| |
海丁克大师 |
昨晚,传奇指挥大师海丁克率领的享誉世界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开始了一场传奇的音乐之旅。昨天和今天,他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带来《马勒第六交响曲》《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和《海顿101交响曲》3部交响巨制。
作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老一代指挥大师,海丁克下月即将迎来八十寿诞。在昨天中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海丁克出场时步履稳健,绝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略显疲惫,但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举手投足儒雅淡定。
2006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宣布,77岁的海丁克出任该团首席指挥,轰动乐坛。就在日前刚刚揭晓的本届格莱美奖中,由海丁克任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曲》一举拿下了最佳管弦乐队大奖,这是乐团成立118年以来获得的第59座格莱美奖杯,成为格莱美历史上获得奖项最多的交响乐团。实践证明,海丁克的指挥延续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传统和活力,“索尔蒂给乐团带来了标志性的铜管和立体感,巴伦博伊姆带来了横向的细腻线条,海丁克则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使乐团达到完美的平衡。”乐团的华裔中提琴副首席张立国这样评价。
当晚,海丁克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带来的是一个对很多中国乐迷来说之前只存在于唱片中的“神话”——80分钟的《马勒第六交响曲》一气呵成,没有中场休息。“马六”是一部充满悲伤与阴郁的作品,早在103年前在德国首演时,它就被称之为“一场令心灵为之撼动的巨大冲击考验”。而芝加哥交响乐团带来的“马六”经常被古典音乐界的人士称为“皇冠上的钻石”和“交响乐的珠峰”,全世界能够驾驭它的乐团凤毛麟角。海丁克曾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先后录制了两张马勒全集,可以称得上是诠释马勒的第一权威。
乐团还将在2月14日为观众带来《海顿101交响曲》,为这位“交响乐之父”逝世200周年深情献礼。随后献上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将再现其铜管声部举世无双的“黄金之声”。不同于首演,这首作品将加入另一种独特的乐器——瓦格纳大号,为本就辉煌厚重的铜管音色锦上添花。如果说《海顿101交响曲》让观众在时钟的嘀嗒声中体会到乐团演奏上的灵活与诙谐,那《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将让观众在雄浑的气势和乐团的精准把握中感受到音乐的庄严。(记者 曹文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