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德国当地时间2月5日开幕的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上周末迎来了多部华语电影的登场亮相……[我来说两句] |
入围“新世代”竞赛单元的《渺渺》赢得了“过多”观众的热情支持,首场放映后立刻加演;而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拉贝日记》在媒体场后也得到了好评;另外,入围全景单元的内地新生代导演邹鹏的作品《东北东北》则让不少德国观众对中国的北方城市有了心仪之感。
《渺渺》首场放映满座
由王家卫的泽东公司出品的影片《渺渺》已相继在去年的釜山电影节、中国香港亚洲电影节以及台湾金马影展上亮相。此番,影片再度入围柏林电影节的“新世代”竞赛单元,导演程孝泽和监制彭绮华带着两位女主角柯佳嬿、张榕容也是早早赶赴柏林。
当地时间2月7日,《渺渺》在柏林举行了首场放映,观众的热情出乎电影节方面的预期。据了解,“新世代”单元,是重视电影分众的柏林影展针对儿童与青少年而规划设计的单元,入围影片都必须接受由儿童及青少年组成的评审团评选,最后选出“水晶熊奖”影片。但当天的观众,不仅是十几岁的少年儿童,还有许多成年人。在首场放映满座之后,组委会立刻做出了加演的决定,才能满足寒风里还在等候购票的观众。
与之前在台湾、香港等地放映的情况相似,柏林的观众在观看《渺渺》时也是过程中笑声不断,在结局部分都潸然泪下。导演程孝泽说:“电影果真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不同地区的观众并没有因为语言的隔阂而对影片产生不同的认知。”
《约翰·拉贝》
柏林更名《拉贝日记》
同样在德国当地时间2月7日,另一部由华谊兄弟与德、法等国电影公司共同合作出品的战争史诗大片《拉贝日记》(原名《约翰·拉贝》)在柏林电影节举行了全球首映礼。作为唯一一部得到中国官方授权、由外国导演拍摄的南京题材影片,《拉贝日记》从亲历者角度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始末,更是证实“南京”事件信息最为完整详实的史料。此次在柏林的记者会上,不仅有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亲自出席,而且在片中出演美国医生的好莱坞演技派男星斯蒂夫·布歇密还在现场拿出一本厚重的《拉贝日记》,一边给记者翻看一边表示:“这就是让我们所有人加入此片的最大原因。”
记者会上,制片人米歇尔·郝夫曼表示,12年前,他在德国看到《拉贝日记》一书,当即感到“这就是我总有一天会拍摄的影片”。但他并不想用好莱坞的方式讲述这个“既很德国、又很国际、同时发生在遥远中国”的故事。于是,筹备多年之后,才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组合。而《拉贝日记》中头号主角,“约翰·拉贝”的扮演者乌里希·图库尔则动情地回忆起他接手影片的过程。原来,该片最初找的男主角是他的多年好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的主演乌尔里希·穆埃。但影片开拍前,穆埃突然罹患癌症,无法继续工作。于是,穆埃给了图库尔最大的祝福:“我不行了,但你行。让德国为你骄傲吧。”今年1月,图库尔凭借此片获得了德国最重要的巴伐利亚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大奖,也算是完成了对穆埃的承诺。
记者会后,影片的中国制片方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在解释影片“临场更名”的原因时说:“电影由之前的《约翰·拉贝》更名为《拉贝日记》,主要是考虑到这部作品在中国民众中的崇高地位。希望在电影暑期档公映时,铭记南京历史的中国观众能从那段惨烈历史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中国民众的顽强不屈中获得力量。”
《东北东北》
聚焦未成年女孩
影片《东北东北》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邹鹏的首部长篇作品。影片围绕着一个哈尔滨的未成年女孩晓雪的故事展开。导演邹鹏巧妙地用二人转的副线与晓雪的感情线相呼应,表现她们不由自主、讨好他人的人生。邹鹏在现场也称自己就像二人转的演员一样,“为观众付出很多”。邹鹏认为,相较故事,把握哈尔滨这个城市的气息更为重要。哈尔滨是邹鹏的家乡,当他自电影学院毕业,想要成为一名导演时,他自然地选择了哈尔滨为拍摄地。
在《东北东北》柏林首映的现场,邹鹏的老师、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王宏卫特别夸奖了自己的得意门生。称邹鹏在拍摄学生作业时直觉与热情就很好,但没想到他毕业之后很快就付诸实践,“与中国其他青年导演的作品比较,邹鹏有他新鲜和不太一样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