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好像是突然之间,今年看电影拥挤了起来,电影院排起了长队;好像是突然之间,大家发现影院竟然有不少带劲儿的电影可以用来贺岁;好像是突然之间,电影成为了大家的热点话题和休闲方式……于是,不少媒体得出一个结论,2009年的贺岁档非常火爆,并追问火爆的原因,且把电影的火爆和金融危机联系起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我来说两句] |
2009年电影贺岁档是井喷了,但并不是媒体所夸张的“井喷”。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牛年贺岁档的“牛”几乎是必然的。这怎么讲?相信每一个对电影怀着深厚感情的电影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感慨万千。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就是其中之一。
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元旦期间专门去影院观察,看着影院火爆的场面,看着满座的观众,他坐在最后一排情不自禁,激动、流泪————盼了多少年的电影繁荣局面终于要来了!他激动地告诉业内的朋友们,就让我们坐在影院最后一排默默流泪吧!
中国电影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市场化改革,到今天已经十几年了。期间,那些热爱电影的老电影人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中国电影经历了年票房不足10亿元的惨淡,各种改革的举措试了又试,直到十六大明确了电影的产业属性以后,中国电影才终于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产业化改革到今天已经六年了。业内的各种力量都在默默地积蓄力量,积累经验,到今天,终于出现了象毛羽所讲的那样“从量变到质变”的局面。看着火爆的电影,能不令人高兴吗?但我们转过头来分析,其实今年贺岁档的火爆并没有媒体所说的那样夸张,且有必然的原因。
《赤壁》无疑为“井喷”贡献巨大 |
贺岁档的“火爆”有客观的产业原因
(一)金融危机并未影响电影市场
从金融危机对电影的影响来看,至少目前明显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原因有三点,其一,电影的票价并非一般人所批评的那么高,2007全年的票价平均为22元多,2008年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这个价格不能算低,可也不能算高。金融危机对这样一个价格的消费影响不会太大。其二,危机可能会对新项目(制片、影院)的上马产生影响,但是要有效果至少还会有一段滞后,而且我国的经济在今年年底可能就会逐步复苏;所以美国或者韩国遭遇金融危机时电影的经验似乎并不适于当前的中国电影。其三,中国影院电影观众的主体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且总数并不大,经济不景气对这个特定群体的社交约会等生活方式造成的影响不太大。
(二)增长完全合理
从票房数据来看,08年的贺岁档,即07年12月份的票房是4亿元左右,08年的12月份是5亿元多一点,增长还是合理的。因为09年的元旦和春节离得较近,如果把春节也算进宽泛的贺岁档的话,09年的贺岁档,即2008年12月加上2009年1月份,两个月总的票房会超过10亿元。相比去年,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增长也是比较合理的。
[1] [2] [3] [4] [下一页] |
余宝(郑中基)与女友拍拖八年,女友突向基求婚,余宝却落泪拒绝,因家规定下要长女先嫁,弟妹才能嫁娶,女友一怒之下决定分手.原来余宝的姐姐余珠(吴君如)是一名近四十岁的老姑婆...
09-01-20 1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