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评论

北京娱乐信报:贺岁片拍得好不如卖得好

  2009贺岁档电影市场在热闹了一个多月后,伴随着《赤壁(下)》的上映渐渐接近尾声。在经历了《梅兰芳》的沉稳、《叶问》的凝重、《非诚勿扰》的幽默及《赤壁(下)》的闹腾之后,这个密集得令人目不暇接的贺岁档展现给我们的不光是电影本身,更让我们见识到各部电影五花八门的市场策略,这甚至要比银幕上的故事都更富戏剧色彩。回首贺岁档,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影片,拍得好不如卖得好。

  档期过密造成“内耗”

  拿一份贺岁档电影排期表,火热程度一目了然。去年11月20日起,《桃花运》率先揭开了贺岁档大幕,接着铺天盖地而来的,绝不仅仅是《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和《赤壁(下)》这4部大片,其间还夹杂着《硬汉》、《女人不坏》、《爱情呼叫转移2》等中等规模影片。与此同时,《预见未来》、《圣诞传说》等进口大片也纷纷登场,想分一口“贺岁蛋糕”。

  如此密集的档期安排,导致贺岁片们陷入了“内耗”的局面,每部影片的票房都挖掘不深。它们互抢档期,彼此消耗,致使一些精耕细作的影片只能匆匆而过,没有达到预期的口碑或票房目标。比如口碑颇佳的《叶问》,如果能避开看上去很美、实则争夺残酷的贺岁档,它或许能获得更好的市场效应。

  分析

  档期篇

  你进我退乱成一团

  成功案例:《非诚勿扰》

  作为一年中最好的电影档期,贺岁档每年都是各家电影公司的必争之地。在这一场不见硝烟的贺岁争夺战中,如何巧妙运作档期,绝对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此次贺岁档,影片频频调整上映日期已成了家常便饭,很多影片还调了不止一次,而其中最大的赢家该算《非诚勿扰》。

  《女人不坏》最初决定将档期从去年12月4日改到12月18日,是为避开提前到12月5日上映的《梅兰芳》,一举两得的是,徐克的新片还能躲开计划在元旦左右上映的《非诚勿扰》。若真是如此,计划于去年12月12日上映的《叶问》将成为受益者,而《非诚勿扰》势必在元旦遭遇《赤壁(下)》。

  不料,华谊方面突然宣布,《非诚勿扰》提前至去年12月18日上映,理由和《梅兰芳》提前上映没太大区别,也说是应院线强烈要求。此举立即逼退了准备改到去年12月16日上映的《叶问》,《女人不坏》则再次把档期推前7天。由此,《非诚勿扰》在占据了圣诞档的大部分市场后,把优势一直延续到2009年《赤壁(下)》上映之前。华谊巧妙地以退为进,为影片抢到超过两周的档期。

  与《非诚勿扰》形成对比的是,几部口碑不错的影片,却因档期大受影响。如刘烨主演的《硬汉》,由于放映空间有限,在影院每天只能放映一两场,等口碑积累起来,影片也该下档了。而《叶问》更是深受其害,这部口碑超高的影片前有《梅兰芳》、后有“非诚”,加之宣传效果一般,发挥空间非常有限。假如它能换一个档期上映,所取得的成就应该比现在大得多。

  营销篇

  拆成两集事半功倍

  成功案例:《赤壁》

  一部大片的成功,除了本身的质量,宣传、营销策略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点上,《非诚勿扰》与《赤壁》虽各有千秋,但都很成功。

  《非诚勿扰》一直在宣传中强调“冯氏喜剧重回贺岁档”这个概念,加上冯小刚的黄金搭档葛优,这个曾经称霸贺岁档的喜剧金字招牌让观众无法忽视。此外,靠植入广告规避制作成本风险也是冯小刚作品驾轻就熟的法宝,在《非诚勿扰》公映前,靠着广告收入,该片已收回一半成本。近日有投资方爆料:《非诚勿扰》的广告收入高达6000万元。依据投资方所言影片成本5000万元,也就是说,《非诚勿扰》公映前已开始赚钱。即使观众认为片中广告太“明显”,但冯小刚一早的诚恳道歉,已让观众得到心理安慰。

  作为古装大片的《赤壁(下)》自然很难使用“广告植入”的营销策略。于是吴宇森把自己的影片分为“上下集”放映。其实,拍摄续集在好莱坞很常见,《赤壁》的做法只是偷换了一个概念。这样做不仅让一次性投入拍摄的《赤壁》得到了两次上映机会,还因为“连贯性”的问题,通过上集就已锁定了大批下集观众。

  类型篇

  贺岁片逗乐是王道

  成功案例:《非诚勿扰》《赤壁》

  尽管这些年贺岁档影片类型逐渐多样化,但大部分观众在这个时期最想看到的还是喜剧片。《非诚勿扰》和《赤壁(下)》的上座率也证明了观众的这种偏好。

  虽然冯小刚自己都承认《非诚勿扰》有粗糙的一面,但它每隔几分钟就能引发一次全场大笑的本领,是其他任何一部作品无法企及的。不少观众都说“冯氏喜剧终于回来了”,足见大家对这种幽默引发的快乐是多么看重。

  《赤壁(下)》则是个另类例子。吴宇森想把故事讲得更娱乐化,不想却成了“无厘头”式的闹剧。由于这部电影的上集制造了数不清的“笑果”,所以很多观众宁可顶着骂声走进电影院,因为“就是图个乐儿”。

  采访中,很多观众说,贺岁档与很多节日重合,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家当然喜欢看到喜剧。尤其对成年人来说,年底一般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看一部喜剧片能舒缓疲劳。而像《梅兰芳》、《叶问》这样话题相对沉重的电影,有些观众宁愿选择放弃。

  娱记酷评

  票房不是全部

  一直对张艺谋曾说过的话印象深刻:萝卜种好了,没人吆喝怎么行?于是,今年的贺岁档,卖萝卜的商人似乎多过了种萝卜的农民。

  从表面看,大片已有了一套驾轻就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新片一出,媒体凶猛“造势”。从《英雄》到《无极》,再到《赤壁》,导演越“正经”,观众越“爆笑”;标榜“史诗正剧”,却收获周星驰“无厘头”式的“笑果”。哪怕有编导因此质疑观众“不懂我的心”,观众依然大叫“雷着了”。

  电影是商品没错,但电影是特殊的商品,从来就不是靠票房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的。在华丽的票房背后,没有思想的力量、审美的力量,大片再大,也不过是一时髦流行的玩意儿。《赤壁》这样的影片或许迎合了娱乐消费心理,但有一天,它们也会面临观众和票房的疲劳。

  
(责任编辑:懿宝)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梅兰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