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梅兰芳》 > 媒体评论

山寨版《梅兰芳》关照大众情怀 草根也有话语权

徐垚
徐垚

   徐垚版MV:不是草根,胜似草根

  不久前,在徐垚的博客中看到了这版视频MV,歌曲标题是《非恶搞版<梅兰芳>mv》,在这个迅速读题的文字时代,一开始还真被“恶搞”二字镇住了,不过细细观之,却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草根精品版”吗?

  应该说,对于演艺事业,徐垚不是草根——科班出身,当红《红楼梦》演员,他完全可以以一种更加锦上添花并彰显自己的形式来表达对电影《梅兰芳》的追捧,但他选择了更加“草根化”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的,那和草根版《北京欢迎你》MV类似的表现手法,以及同样草根出身的李玉刚歌曲《新贵妃醉酒》的曲子,无处不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我能,我爱,我有话语权。

  歌词作者通过梅老板经典剧目的串联,写出了其一生的坎坷、情愫和那些留给我们永远的经典。本人虽为程派青衣和麒派老生的戏迷兼票友,却因此而为此歌曲而动容。

  《梅兰芳》:锦上添花,孰爱其戏

  在“宣传人”与“传媒人”间,很多人难以作出自我界定,而我却坚定地认为“传媒人”更加贴切自我。然而,如今的大众传媒界,存在着一个通病,或许这是传媒这个行业的通病,即“凑热闹”。其实这是正确的,传媒应该关注热点,关键在于不应该仅仅地局限于热点的表面,仿佛传媒具有话语权,大众都是脑残,其实谁脑残还不一定呢。看近日《梅兰芳》首映式的报道,官方网站在京剧演员表演一则新闻中,连表演者的名字都没写(或许记者不知道)。其实,传媒应该清楚,关注《梅兰芳》的人,不仅有关注陈凯歌的,关注黎明的,关注章子怡的,更有许许多多关注京剧、关注梅派的人,他们不是垂垂老矣的暮年长者,他们很多都是芳华绝代的少男少女……然而,传媒不知道,或许,他们连徐垚、马晓灿都不知道,非得等他们红紫至章子怡的地步时才“值得一提”……也许,这是这十年内地娱乐传媒界的通病,其实也反映了这个传媒界的心态之不平和。

  也许,几周后,会有很多看过《梅兰芳》的“梅粉”出现,但给出两段唱段听,却未必听得出各唱派的区别。“经济泡沫”也许很多人都清楚。“文化泡沫”呢?大抵是这样产生的。

  让明星草根化,让草根明星化

  刘咚咚的词,徐垚、马晓灿演绎的这版草根《梅兰芳》表现了作为戏迷、票友和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具有“平民性”的平民对“大师”和“艺术”的热爱,至少从歌词和徐垚的表现上是能看出的。曾经有位比较偏激的票友说过:“别说京剧是艺术,过去不就是大宅门太太小姐们爱听的‘流行歌曲’么?艺术了,就高雅了,你喜欢,你就脱离群众了。”这话不完全有道理,但从相声意外的曲艺曲种上可以得到印证。在戏曲上,京剧、昆曲的“浮肿”、“泡沫”也能说明问题。关键是,谁能放下“艺术”的架子,谁能放下“明星”的架子。梅老板所处的年代,是京剧辉煌的年代,那是一个“艺术”无比贴近大众的时代。而今天,我们常说“空虚”,但我们是否想过,传媒和观众是否都有必要首先自我弥补一下这个“空虚”呢?因为,哪怕一首歌曲的流行,也是会有其妙处的,关键是我们是不是会坐下来品。与几十年不同的仅仅是,现在的人,缺乏了那份“品”的耐心。

  也许,徐垚的这份草根版MV仅仅能将一种“准专业草根”的心情表达殆尽,但,这已经够了。

  
(责任编辑:懿宝)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梅兰芳 | 章子怡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