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戏剧演出,项目繁多,种类也是各异,但却有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床戏”和“粗口”的内容在舞台上出现的频率有点高。不论是著名的戏剧大腕,还是刚开始做戏的年轻人,似乎都喜欢用类似的手法。
记者近日一连看了几个戏,主要的道具都离不开“床”。
如果说“床”和“浴缸”称得上是
孟京辉戏剧舞台上经常出现的道具,在他的新作根据德国电影大师法斯宾德电影改编的话剧《爱比死更冷酷》中,一张双人床再次成为该剧中的主要场景;而根据石康小说改编的反映“80后”生活的话剧
《奋斗》中,男女主人公更是频繁“上下”于舞台中间的双人床;青年演员
赵立新(博客)刚主演完法国著名编剧让·克劳德·卡里埃尔的作品《备忘录》,其中主要道具就是一张大床;而在他马上又要主演的另一部根据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作品改编的话剧《婚姻风景》中,将出现一张“更大的床”;而曾经由
徐峥、
陶虹夫妇在大剧场主演的话剧《情圣》即将以《Mr.情剩儿》之名在小剧场再次上演,剧场变了,演员变了,剧情也有变化,但唯一没变的就是:主要道具还是双人床……一位经常看戏的观众对此表示质疑:“以前的中国戏曲是"一桌二椅",怎么到了今天的中国戏剧舞台,就变成"一张大床"了?!”
不仅各国家各时代各作者各风格的作品,都以相似的“床戏”场景被搬上中国当代戏剧舞台,而且最近的不少话剧中还不同程度地出现脏话和抽烟的场景。记者采访一位戏剧制作人了解到,由他制作的一部话剧请来的主演是一个不太有话剧表演经验的影视小明星。“他总是记不住台词,所以就自己往里面加"水儿"词(意指没有什么内容的词),还加了不少口语和粗口。但观众似乎挺喜欢,剧场效果也不错。”但一位带着孩子观看演出的家长,却既气愤又无奈地对记者表示:“本来带孩子来剧场看话剧,是想让孩子接受一些高雅的艺术熏陶,但没想到听到的脏话粗口比电视电影中还多,演员们还总是用抽烟、喝酒来表现颓废的状态。让我们做家长的真的很尴尬,以后带孩子看戏确实得谨慎一点儿。”另外一位中年观众也表示:“艺术虽然源于生活,但也应该高于生活。如果只是把生活搬上舞台,甚至是生活中粗俗的一面表现,那么又何必来剧场呢?有的演出让我感觉他们并不够尊重观众,也不够尊重自己,即便能博得一些人的笑声,但得不到更多的尊敬。”
对此,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表示:“我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因为剧场本身也是一种娱乐的场所,而娱乐有它粗俗的一面。无论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其实都有很多粗俗市井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宣泄,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心理治疗的作用。尤其对于陷于巨大孤独感、感到抑郁、压抑的当代都市人来说,群体娱乐是一种有效的宣泄和治疗。”但杨乾武也强调:“但是剧场里的表演不应该为"脏"而脏,为"床"而床;不应该刻意地去迎合粗俗。如果很多演出的表现形式都很雷同,那说明我们的创作者不够高明。”
看来,剧场不仅是高雅的艺术场所,也是大众的娱乐场所,因此出现上述的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尤其如果是剧情或者人物需要,就更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贫乏的想象力和雷同重复的表现手法,并不值得称道。尤其,当只能靠“粗俗”或者“模仿”来吸引一批观众的同时,也会有另一批观众因此而离开剧场。
(责任编辑:小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