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总政话剧团演出的新解读版《日出》即将于11月27日第二次走进与曹禺经典最为相衬的演出场所——首都剧场。日前,剧组在此轮演出前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希望能通过这样的会诊为该剧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修改意见。席间,曹禺专家田本相提出:“虽然《日出》在细节上还有不少瑕疵,但导演王延松在剧本精神内涵上的深入开掘对于当下戏剧界用后现代主义肢解经典的风气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由于大多数导演都认为复制前人对于当代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在排演经典剧目时选择解构方式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的手法。
田本相表示:“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已将曹禺定义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虽然有这样的共识,但理论界并没有把这个定义提升起来。从这个版本的《日出》中我们看到了导演手法上的审美现代性,这与曹禺剧作的精神气质是很契合的,这样的排演虽然没有解构,但怎么能说是没有意义的呢!”
从《原野》、《雷雨》到《日出》,王延松连续为天津、上海和北京的院团排演了三部曹禺经典,每一次他除了一遍遍通读原著外,还会翻阅大量与作者创作时期有关的理论著述,从中寻找依据,以确定自己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视角和切入点。特别是在《日出》中,王延松以陈白露为叙述人,着重展现的是堕落天使的精神救赎过程,由于一切导演手段都是从剧作本身出发的,使得该剧有了一种带有文艺气质的厚重感。在田本相看来,王延松这种建立在对原著理解上的导演构思是非常可贵的。“现在戏剧界流行用后现代主义去肢解经典,似乎不用一些新的手法排演就没有意义,但这其实暴露了导演自身的浅薄”。
(责任编辑: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