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话剧

30年戏剧优秀剧目研讨会 当下“三缺”引共鸣

  11月14日,几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戏剧优秀剧目研讨会在京开幕。毛时安在发言中提到“当今戏剧,创作缺勇气、剧团缺人才、看戏缺习惯”的问题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媒体的共同反响。

  老作品《于无声处》受专家好评

  “改革开放三十年戏剧优秀剧目研讨会”于11月14日在京揭幕。
开幕式由中国剧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董伟主持,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戏剧发展做了总结发言。徐晓钟、刘锦云、季国平、夏潮、董耀鹏、王晓鹰等戏剧界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专家、院团代表参与随后的研讨。改革开放30年里,70年代末《于无声处》、80年代《曹操与杨修》、90年代《商鞅》是每个年代代表作品。不少专家提到了《于无声处》,虽然首演距今已经30年了,但现在进校园演出仍然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强烈反响。该剧表现的人性深度、人在历史大是大非前的选择,仍然不陈旧。所以戏剧要把握当下关怀和人性深度。

  当今戏剧创作缺乏勇气

  毛时安在发言中提到:当前戏剧缺少前进的锐气,缺乏关注当下的勇气和智慧。他举例说:很多戏剧创作者面对当下社会问题“绕道走”。比如住房问题,背后隐藏着各种社会矛盾,却很少有这类作品。缺少对老百姓衣食起居医疗问题的关注。很多剧本“虎头蛇尾”,不会用艺术表达深刻含义。缺乏想象力也是个创作中的大问题,很多活跃在一线的剧作家表示写不出《哥本哈根》这样的作品。

  国内剧团众多人才奇缺

  现在全国有两千多个剧团,但优秀导演、作曲却屈指可数。例如目前活跃在创作一线的京剧作曲只有五个左右,这与剧团数目很不成比例。戏剧人才奇缺、青黄不接也是目前很明显的问题。例如有一个戏曲节37台节目,有11台出自同一个导演,13个作品出自同一个作曲。很多团在创作上却存在着“拔苗助长”、“饮鸩止渴”、“涸泽而渔”的问题。一些地方上富裕起来拿出上千万排戏建剧场从一方面来说是对戏剧的支持,但同时他们也铺张砸钱,点名请名导、请大明星,也造成了戏剧作品集中到少数一些人那里。

  观众缺少买票看戏习惯

  让观众走进剧场是戏剧界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走向市场”和“免费配送”之间又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改制、走向市场要培养观众消费习惯,买票走进剧场欣赏艺术。另外一方面不少艺术节、演出季是政府买单赠票,观众不花钱白看戏。虽然是普及艺术的办法,但与市场化却形成矛盾。
(责任编辑:炊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 毛时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