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画的恒春古镇和垦丁海滨风光、市井小民不舍追求的音乐梦想、两段不同时空却同样感人的爱情故事……台湾本土影片
《海角七号》持续在岛内引发观影热潮,目前累计票房已超4亿元新台币,创下了华语片在台放映的票房新纪录。
从8月下旬上映初期的票房平平,经过观众口耳相传的好口碑,《海角七号》奇迹般崛起:9月24日打败
《赤壁》成为2008年台湾地区华语片票房冠军,10月4日票房突破3亿元新台币超《色,戒》,两天后一举超过由
成龙作品《警察故事3》保持了16年之久的台湾地区华语片票房纪录。而在日前揭晓的第45届金马奖提名中,《海角七号》也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最佳新演员、最佳男配角、年度台湾杰出电影等9项大奖提名,提名数量仅次于《投名状》。
在台湾,“海角七号”热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引发老中青三代人沟通和交流;在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圈,“海角七号”现象也扎扎实实地为电影人上了一课。
举债拍片创下的票房奇迹 制作成本5000万元新台币(约合千万元人民币)的《海角七号》绝称不上大片,故事情节也相当简单:台湾南部海边一个小镇上,生活不是特别顺心的老中青三代人组成了一个并不和谐的乐队,他们要争取在日本巨星的海边演唱会前做暖场演出,在这一过程中一群人从互相隔膜到误解消融,从彼此对立到相亲相爱。
《海角七号》在投拍期间不被看好,导演魏德圣向银行借贷才最终完成影片,剧组已没有资金宣传。上映当天,《海角七号》全台湾票房仅有92万元新台币。谁也没能预料到,一个多月后,这部影片竟然在口耳相传间成了台湾地区票房冠军。
非典型“大片”的制胜之道 投资不高、演员阵容不强,甚至故事套路也是音乐爱情片俗套的《海角七号》,为何能取得比任何典型大片还高的票房?有评论认为,它的成功证明,所谓大片并不完全由大场面、大明星决定,关键是影片要有能打动大众的情感以及能被大众认同的价值观。而《海角七号》正是这样一部另类“大片”。台湾资深影评人王长安撰文认为,《海角七号》的成功在于呈现了台湾南部小人物的生活面貌,他们“快乐地面对生活,自在地面对歧见,宽厚地面对历史,真诚地面对观众”。
大片不应离现实越来越远 据当地媒体报道,《海角七号》掀起了观众观看华语片的热潮,其他台湾本土片也因此受益,《男孩》票房突破2100万元新台币,
《九降风》更得以破天荒地重新上映。
业内专家指出,《海角七号》的热映已经使得电影人开始反思起自己的创作方向,回归高艺术质量的现实生活题材成为很多导演的共识。《海角七号》的成功虽然不能简单复制,但内地市场鲜见现实题材的高票房大片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遗憾。去年贺岁档,目前国产大片中距今年代最近的
《集结号》,取得的票房和口碑双重成功折射出了大众对于这类距离现实更近、距离当代人心灵也更近的“大片”的心理需求。由《海角七号》吹来的清新之风应该给予华语圈的电影人更多启示和信心。记者施晨露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