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名叫《我的朋友张艺谋》的书引起关注。该书作者雷佩云,是1971—1978年间在咸阳第八棉纺织厂与张艺谋共同工作生活了七年的工友,他亲切地称呼张艺谋为“谋谋”,保留着不少张艺谋的老照片。该书还披露了张艺谋“走后门”进电影学院的内幕。
六年前 “忆谋相馆”招来记者 雷佩云以“谋谋朋友”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爱好摄影的侄儿要在咸阳开一家照相馆,雷佩云想起张艺谋送给他的22张照片,就出点子,将这些照片挂在店里,并取店名为“忆谋照相馆”。
这一吸引眼球的做法很快招来了各路记者,包括张艺谋授权的纪录片拍摄者甘露和李锐,以及香港电台的“杰出华人系列”纪录片摄制组。此外,《南都周刊》2006年对他的介绍如下:“好友雷佩云——张艺谋在咸阳第八棉纺织厂时最好的朋友,两人曾同在织袜车间工艺室做宣传,雷佩云擅长书法,与张并称织袜车间两大才子;还曾一同驰骋篮球场,在厂队雷打中锋,张打前锋。”
30年前 张艺谋靠后门进大学 1978年恢复高考,张艺谋想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因为年龄超6岁,并不符合当时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条件。《我的朋友张艺谋》完整地披露了他最终上大学的内幕。
首先帮张艺谋的是张的前妻肖华的哥哥。肖华哥是北京某中学的语文教师,他找到一位北京文化界的朋友。这位老兄也觉得张艺谋的作品不错,决定把他介绍给著名画家黄永玉。
第二天,肖华哥和他的朋友领着张艺谋来到黄永玉家,黄永玉问明来意,又看了张艺谋拍的照片后,决定帮忙。只见他摊纸挥笔,画了一幅丝瓜,然后拿给张艺谋,说自己并无电影学院的关系,但可以拿着这幅丝瓜画去找原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吴印咸。
经黄永玉的引荐,吴印咸接待了张艺谋三人,看了作品,他建议张艺谋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漫画家华君武,再由华君武推荐给相熟的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他们在艺术上都很内行,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黄镇和华君武都觉得张艺谋是人才,便给北京电影学院的领导写了个纸条:“北京电影学院,关于张艺谋入学问题,请你们研究解决。”秘书将条子送到北京电影学院,学院领导看后不以为然。但没想到黄镇也很强硬,再次送去纸条:“你们应当立即解决。”最后院长和党委书记商量之后,决定给张艺谋一个“代培生”的名额,这样张艺谋才入了学。本栏稿件由记者李藜采写
买香港书号自费出版
经过约两年的写作,今年3月,25万字的《我的朋友张艺谋》终于定稿。其中收录的121张照片,除了雷佩云自己的22张,还有朋友和记者友情提供的。他将张艺谋称为“复合型人才”,用“艺谋与体育、艺谋与书法、艺谋与武术”这样的标题分章节,试图全面展示青年张艺谋的风采。
书写好后,雷佩云想赶在奥运会前出版,但却面临无钱出版的窘境。最后,他找到咸阳当地的一位老作家帮忙,花2600元到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买了个港版书号。拿到书号后,他便着手联系咸阳本地的印刷厂设计、排版、付印,“前前后后花了3万元,总印数2000册,定价38元。”本来他觉得定价二十五六元就差不多了,但印刷厂老板认为他卖得太低,建议他标到40元以上,最后折中定了价。
这2000册书在9月份出厂后,有两三百本赠送给了亲戚、朋友和当地领导,剩下的全都放在雷佩云的家中。雷佩云通过媒体还找到了张艺谋秘书庞小姐的联系方式,前天上午已经将书寄向了北京。
(责任编辑:小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