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报 |
| |
剧照 |
在上海和北京,目前还没有什么民间演出个人能够完全依靠话剧生存,但投资、创作话剧《如果我不是我》并在上海演出成功的周申和刘露却对此显得信心满怀。理想和生存,在两人的生活蓝图中,似乎并不矛盾。
周申、刘露,一对从大一就开始牵手的中戏导演系情侣,相识7年多来始终在努力实现他们共同的戏剧理想——就在前几天,他们自己投资、共同创作的第一部商演话剧《如果我不是我》在上海演出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评,首轮演出30万元的投资也都一并收回。
“有时只是需要跨出去”
周申和刘露一直都是让人艳羡的一对,本科时就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同班同学,两人的专业成绩都是班里名列三甲的佼佼者。7年多“情侣+战友”的关系,也使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在读导演系研究生的几年中,他们在学校创作排演的作品每一次演出时几乎都人满为患。
毕业时差一点留校的周申遭遇了波折,一年多后,周申一个人冲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定下了今年7月份的演出档期,而当时,《如果我不是我》还只是一张什么都没有定下的白纸。“有时候实现理想其实没有那么难,跨出去,也就做到了。”周申说。
现在,两个年轻人似乎已经向成功跨出了第一步,准备一心一意搞话剧。被问及是否担心会养不活自己,刘露说:“刚开始也许有些难,但我们会一步一步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而周申则更有信心:“只要我们的戏能够打动人,就会有市场。”
没人写真正的80后生活
《如果我不是我》是一个看似很普通的小剧场话剧,无论是剧情、形式还是主创演员阵容,都显得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按照周申自己的话说,“完全没有卖点”。但就是这部“没有卖点”的民间话剧,却在连续一个月的演出中,赢得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几乎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完全依赖口碑收回了投资。
“其实我们这个戏,主要就是用真实打动观众,里面的故事都来自于我们身边的朋友,剧中几个主角的故事都真实发生在身边。我们也不求花哨,不用手段,就是希望讲好一个故事。” 回想创作之初,周申说:“当时写完剧本,我说我要用现实主义表现,很多人都来劝我,说这样肯定挣不了钱,要找卖点。但我却觉得,生活就是最大的卖点。”
周申说,很多人看完后认为结局不真实,男女主角的“出走”太理想主义,但其实,这个结局的原型就来自于这个戏的音乐总监樊冲,一个从小县城闯出来的“80后”。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在写我们真正的80后生活。《奋斗》也不是我们80后的真正生活。生活有时候远比舞台上的精彩,我们要做的就是捕捉和记录。”刘露说,他们的下一部作品仍然是讲述年轻人的生活和故事,而将来等观众了解了他们,他们也会排经典戏剧,去实现更多的理想。
(记者 潘妤)
![]() |
7月27日晚,由御嘉影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小剧场话剧《谁爱谁,爱谁谁》在人艺剧场结束了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观众依旧火爆,而刚从美国回来的"百老汇舞台剧之王"王洛勇、戏剧界大腕女导演田沁鑫、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章抗美的到来...
08-07-30 1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