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乐声合团参加二十七组比赛的作品分别为《呼太阳•唤雀鸟》、《等你到天明》、《春天来了》、《青春舞曲》。参加二十八组比赛的曲目为《巴哈呀咪》、《莱国里》、《踩着云》。除《等你到天明》、《青春舞曲》系新疆音乐作品外,均为云南本土民族音乐作品。
《春天来了》反映的是云南民族大家庭团结一致的主题。二十八组三首作品均取材于云南红河哈尼族音乐。在哈尼语中“巴哈”即月亮,“呀咪”即少女,《巴哈呀咪》描绘了哈尼少女在月夜面对月亮憧憬美好生活,憧憬爱情的场景。“莱国里”在哈尼语中意思是“来玩我”,《莱国里》即是一首美妙的情歌。《踩着云》描绘的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元阳梯田画,在元阳的群山里,层层叠叠的梯田隐没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在梯田中劳作的哈尼姑娘像仙女般地、时而出现在云层之上,驾着彩云耕种,时而又踩着云头在舞蹈------
这些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元素,都有极为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要准确的把握难度较大。但是本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信念,团员们就是要把反映云南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和谐的现实生活状况、把云南优秀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
云南乐声合唱团全体团员自费参加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第二十七组、二十八组两个组别的赛事。按赛会规定,第二十七组参赛曲目四首歌曲中有三首必须是无伴奏合唱作品;第二十八组合唱作品须带舞蹈表演动作。然而在合唱团此前的合唱活动中、这两方面的实践较少。其中无伴奏合唱的发声状态、气息运用、咬字、吐字,每一字的韵头、韵腹、韵尾的处理,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汉语言的字多为单音节,有别于欧美等国家、民族的多音节语言,故在演唱时、字与字之间的联接,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联接过渡也都存在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全团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自我挑战。而参加第二十八组比赛的云南乐声女子合唱团团员、大部份已不是窈窕淑女,她们这些阿姨级乃至少数祖母级的团员边唱边舞,实在难为她们。但是压力之下,除因工作不能请假、和身体条件不能远行的团员外,没有一个团员退缩,大家都把这个挑战看作为使全团的演唱水平和艺术水平能获得一个质的提升的机会。
由于大部分团员都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参赛作品的排练只能利用晚间和双休日。自今年初开始,全团进入密集训练状态,排练时间从过去每周两晚四小时、增加到每周三晚上及周六整天十二小时。参加女声合唱比赛的女团员排练时间达到每周二十小时。他(她)们很长时间不能处理家庭事务,不能陪丈夫(妻子)上街或带孩子到公园,甚至不能照顾生病住院的父母,大家都为了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做出了多方面的牺牲。
为了适应比赛所需更高的要求,许多团员克服种种困难以适应在声音和合声的要求,而这对于没有进过专业艺术院校正规训练的业余歌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合唱团团长王兰萍女士、副团长王达威先生耐心细致的针对部分团员进行辅导,反复作示范;团员们也认真的去体会领悟,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团员们逐步找到良好的合唱感觉。
针对二十八组要求有舞蹈表演,女团员们在把作品唱得熟练的同时,根据作品的旋律节奏,自己编排舞蹈动作,反复练习,互相纠正动作,力求统一规范,每一次排练都洒下不少汗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云南最近组织的“庆七一,迎奥运合唱交流演唱会”及与云南师大音乐学院师生的交流会上,云南乐声合团准备参赛的上述作品与公众公开见面,获得了专家及兄弟团队的认可。但是团员们也清醒的知道,与国内外的优秀合唱团队相比,我们演唱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在比赛即将来临之际,全团将尽最大的努力,以最佳状态飞赴格拉茨。
云南乐声合唱团 邹爱学供稿
2001年7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