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子都》是继《十五贯》以后,浙江昆剧团又一大手笔之作。"苏州昆剧节组委会对于《公孙子都》非常满意,并邀请我们参加7月5日开幕式的演出。"陶团长说,"但是在实际的考察过程中,昆山的剧场并不利于《公孙子都》的发挥。
传统的昆剧以文戏为主,《公孙子都》的创新之一,就是在武戏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挖掘,而且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我们每一部戏,都会选择最漂亮的演员。"陶团长坚持艺术首先是要给人美感。当然,包括昆剧在内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陶团长认为,年轻人对于艺术的爱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只要昆剧做到精美,其他不成问题。同时他承认,昆剧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要开拓适合市场的模式,但是昆剧中的精华决不能丢失。
从《暗箭记》到《公孙子都》再到《英雄罪》,而今又回归到《公孙子都》,这个新编昆曲历史剧,已经连改了四次名,不过比照剧本的修改次数--12次,4次改名之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全国昆剧院团中惟一一个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也是浙江惟一入选精品工程的昆曲剧目。
公孙子都的扮演者就是浙江昆剧院团长林为林,他对《公孙子都》修改十二稿很有感触:"所谓'十年磨一戏'。这个戏的题材非常好,对人生很有警示作用。"在昆曲舞台上,以武戏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戏还是个空白。甚至在京剧舞台上,这样的武戏大戏也很少,该剧的排演填补了这个空白。
该剧故事独特,引人入胜,通过对公孙子都不择手段、阴谋杀人直至走向毁灭的心理描绘,揭示了一念之差可成英雄,一念之差将成罪人的人生感悟,并对公孙子都这一人物所具有的人类共有的劣根性--嫉妒进行了展示和批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警世性。
剧情介绍
公元前712年,我国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列国争霸。郑国庄公假借周天子之命,以颖考叔为帅,子都为副帅,发兵讨伐许国。子都争功心切,趁考叔杀死许国战将许貅,许国将破之际。发暗箭射死考叔,窃取了灭许大功……
为赏子都灭许之功,也为解考叔之颖姝丧兄之苦,郑庄公将颖姝赐嫁子都。子都虽万般不愿,终因"君命难违",无奈答应。事后,郑庄公得知杀害考叔的竟是子都,颇为震惊。考虑考叔已死,右膀已失,再杀子都,左臂将丧,要掌管刑名的谋臣祭足将子都杀人事隐忍不发,不将子都治罪。祭足另有思考:即使法不诛其心当诛……
子都暗箭伤人后,终日惊惶,也觉懊悔。新婚之夜,子都、颖姝两情相悦。颖姝举杯泣求子都为她找出杀兄仇人。注视杯中,杯中幻出考叔身影,子都惊恐醉倒。梦境中见考叔前来索命,又见庄公威逼他道出真相。梦中呓语,子都承认自己杀了考叔。颖姝得知眼前的丈夫原是杀兄仇人,柔弱女子面对子都欲爱不是,欲杀不能……
子都登台拜帅,郑庄公叫祭足递给子都一个锦囊。子都打开一看,竟是射杀考叔的弩箭,再加癫狂了的颖姝的到来,子都精神彻底崩溃……年少英雄成了罪人,落得了遭人唾骂的下场。
主演介绍
林为林,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昆剧团团长,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殊荣。他九岁学艺,1978年入浙江昆剧团。师承张正堃、邱唤、沈斌、曲永春、魏克玉等京昆名家。受益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和京剧表演艺术家历慧良的指导。林为林是浙江昆剧团第四代“秀”字辈演员,他扮相英武,台风沉稳,功底扎实,以长靠、短打武生戏见长,腿功尤为叫绝,享有“江南一条腿”之美誉。其代表作有《界牌关》、《挑滑车》、《夜奔》、《探庄》、《试马》、《钟馗嫁妹》,及新编历史剧《暗箭记》、《吕布与貂禅》等。曾多次赴香港、台湾、日本、泰国等地讲学、演出,享有声誉。
2002年度参加全国昆曲评比展演,一举荣获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文化部颁发的“昆曲艺术促进奖”,名列榜首。是2002年浙江省城市报喜鸟杯“新绅士”荣誉称号文艺界唯一获得者。1994年开始任浙江戏曲会演评委,浙江省高级职称艺术类评委,兼职任台湾国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驻校艺术家。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昆曲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昆研会副会长,中国表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词典》、《当代戏曲艺术家名录》皆收有小传和介绍。
浙江昆剧团
成立于1955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表演团体。
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称誉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浙江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昆曲的发祥地。
自《十五贯》后,剧团又相继创作和改编演出了《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等,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 反响。一批传统折子戏,如《拾画叫画》、《题曲》、《界牌关》等,经过不断磨砺雕镂,已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曾出现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培养了汪世瑜、王奉梅、林为林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享誉海内外。1982年,浙昆获中国文化部授予“继承革新奖”,1986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奖。
1994年,当时出于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生存的共同需要,将两团优势互补,人员精简,合并成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合并九年来,浙江昆剧团在出人出戏上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先后创作排演了昆剧神话儿童剧《寻太阳》(获浙江省首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曹禺文学提名奖、“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昆剧新编历史剧《少年游》(在1995年晋京参加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中,普获赞誉),昆剧新编传统剧《暗箭记》(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大型优秀剧目。在首届全国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取得了三个“最佳兰花奖”、三个“优秀兰花奖”、五个“兰花奖”的优异成绩。在2002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昆曲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一举夺得四个由中国文化部和联合国颁发的“昆曲艺术促进奖”和四位受表彰有“显著成就”称号的功臣。这些年来,浙昆还多次应邀出访日本、泰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广受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