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王晓鹰(右一)在创作排练间隙 |
昨天,记者连线已经抵达成都的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由他执导的全国首部抗震题材话剧《坚守》前天已经投入排练,预计6月中旬在北京首演。
四川地震发生后,身在外地的王晓鹰主动向文化部请缨奔赴灾区慰问。他连夜收拾了行李,但因为组织只派遣短线创作如歌唱和舞蹈节目的主创人员去灾区,只好拎着行李又回家了。24日,他接到朋友转来的消息,说成都方面突击写了一个抗震救灾的剧本,想请他去导演。他即刻欣然接受。
王晓鹰25日早乘首班飞机抵达成都,当天下午就遇到了青川6.4级余震,随后的剧本修改也是在两次余震中进行的。据介绍,剧名定为《坚守》,写的是偏僻山村经历恐惧慌乱之后在村长的带领下想方设法自救坚守,直至数天后救援队到达,表现出生命绝境中人的情感关系和人性成长。该剧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成都市委宣传部、国家话剧院、中国剧协、成都艺术剧院联合推出。除编剧王爰飞为成都人外,舞美设计严龙、主要演员侯岩松和杨靖等都来自国家话剧院。
这两天,王晓鹰先后去了备受关注的聚源中学和灾情惨重、伤亡巨大的向峨镇。所到之处,民房、学校全部垮塌,无一幸免!但是,那里的人和事却深深打动着他。他说:“我遇到了聚源镇的一位干部,他的孩子在新建小学上三年级,全班60个学生只活了6个。他曾去过现场但无法施救,他没有留在儿子身边而是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参加救灾。3天后,他的儿子被挖了出来,但已生命逝去。”
王晓鹰说:“20天创作一部话剧,按平时的想法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急就章怎么可能成上佳之品?不过凡事都有实际情况需要面对,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用创作表达一种情感,用行动体现一份参与,可以算是我为抗震救灾所作的力所能及的事吧。不必非要‘上佳’,尽力就行!”
(记者贾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