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香港中生代导演:不走出去就一定会死!

  ——几乎所有的香港电影公司都已暂时停工,近6000电影从业人员,正面临无工可开、无片可拍的失业状态。

  ——香港只有700多万人,本来不可能有电影工业的。过去的几十年是一个奇迹。而现在,只不过是老天爷把给我们的东西收回去了而已。


  ——等内地导演把香港导演身上的东西学完了,香港导演也就没有用了。

  “香港电影绝对不可能重现辉煌,香港导演一定会死。”这些字如此轻松而坚决地从毕国智的嘴中蹦出,寒意四起。

  毕国智,2006年香港金像奖新晋导演奖得主,有着香港年轻一辈导演的典型特征——在国外受过良好的戏剧教育,有些书卷气,有些愤怒。拍电影之余,每周在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上一堂课,将西方的经典戏剧理论教给这些未来的导演们,时不时感慨一下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编剧理论系统。

  陈可辛感叹,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40岁的导演就会觉得已经被年轻人追得喘不过气来,而现在,年轻导演起不来,他和陈嘉上这些人竟然成为了香港最后一批引领风潮的导演。

  毕国智的话多多少少代表了年轻一辈导演的态度:绝望。

  整个香港电影圈都基本在这样一个绝望状态中,现实无法让他们逃出这样的情绪。辉煌的记忆还在飘扬,一个惨淡的现状血淋淋地摆在眼前。

  几乎所有的香港电影公司都已暂时停工,近6000电影从业人员,正面临无工可开、无片可拍的失业状态。“我们基金会3月份都还有七八个电影项目在申请,这个月就没有一个新的申请了。”陈嘉上说。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不久之后,香港也许就没有本地电影可放了。

  这是大环境。

  机会都在内地,香港本土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不仅是电影业的问题,它更多的是一个宏观背景的缩影。毕国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拍纪录片的土耳其朋友,去找加拿大电视公司说故事要钱拍片。加拿大电视公司跟他说,有没有中国的东西?发生在中国,跟中国相关的,什么都可以。你会不会中文啊?土耳其人说不会。加拿大人立即说,那你可以去学中文啊!随着中国的崛起,全世界的目光都在中国上。

  而20年前,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全亚洲都对香港充满好奇和崇拜。无数东南亚投资者来到香港投资电影,全亚洲争相从香港电影中了解香港。这直接造成了香港电影的辉煌。

  也有人从糟糕的环境看到了乐观的一面——陈可辛。他的《投名状》刚刚在金像奖上横扫千军,不久前,他的《如果·爱》也在金像奖上拿回6座奖杯。两部都是合拍大片,两部在票房上都获得大胜。陈可辛是已经走出来的人。

  “其实全世界的电影业都在走向没落,但是香港并没有多惨!香港只有700多万人,本来不可能有电影工业的。过去的几十年是一个奇迹。而现在,只不过是老天爷把给我们的东西收回去了而已,这个时候你要站稳脚。”陈可辛认为,香港其实很幸福了,“中国的电影工业比别的地方晚起步了10几年,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会比别的地方晚十几年遭遇危机。我们应该兴奋才是啊!”

  即便有了内地这条出路,毕国智依然认为香港导演“一定会死”。“等内地导演把香港导演身上的东西学完了,香港导演也就没有用了。香港人只会拍类型电影,一讲到那些地道的东西就不行了,你不是在那里长大的,你没有那个文化!”

  导演自救

  中年一代

  用“金鸡”精神去内地拍大片

  停止抱怨,并拍出好看的电影。陈可辛想对香港电影人说的话很简单。


  两部合拍大片《投名状》和《如果·爱》,让内地赚了钱,也让陈可辛自己赚了钱。对内地审查制度的抱怨之声,陈可辛理解,却已经开始反感。一个真正对电影执著的人,如他,在面对困难时首先应该去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本土电影行不通,就去内地拍;电影审查不让拍这个,那就拍那个;《甜蜜蜜》这样的电影已经没有票房吸引力了,那就去拍大片——就像他的电影《金鸡》里塑造的吴君如,陈可辛认为,会变通才是真正的香港精神。

  “香港今天已经不是15年前的香港,我们要面对现实。香港电影从来就是变通的,电影局是能够面对的,只要你多用一点心思,依然可以在限制中拍出好看的电影。”

  跟曾志伟一样,陈可辛这批“老导演”对香港电影会有一种使命感,培养新人是他们一直致力的事业。正如《金鸡》的故事,陈可辛提到的变通已经变成了生存问题。陈可辛监制了许多年轻导演的电影,他对新导演有个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有回报,不管是在口碑上还是票房上。“如果一名新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无法回报投资方,那么他就没有第二部电影可以拍。”

  青年一代

  丢下艺术包袱把观众装心里

  谈起自己的新计划,毕国智并没有“拯救香港电影”的意思,他说,这只跟人生阶段有关。


  上世纪80年代,香港仅次于嘉禾的电影公司“新艺城”,是毕国智最向往的奋斗环境。两个老板麦加和石天带着下面一大堆导演一大堆演员,给每个人很多机会去拍电影,只要你拍的东西观众会喜欢,你随便用什么方法拍就行。

  毕国智正在筹备的是,找8个年轻导演一起,办一个现代的“新艺城”。这8个导演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已经丢下了“艺术”的包袱。

  “我还在找人,要看他们是不是到了那个人生阶段。现在已经找到了5个导演,都是已经拍过了自己的东西,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是现在都已经想转型——我们已经做过自己的东西了,现在我们要观众了。只有有了这样的心情,你才可以去跟内地合作。如果你还有很多艺术包袱,要放在商业电影里面,那就不要搞了。”
(责任编辑:CL)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可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