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林设计的碑
一部影片的回响
本报“《黄石的孩子》来自陕西双石铺”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多方关注。昨日记者联系上了《黄石的孩子》的制片方,对方表示已经了解到故事的发生地在陕西,他们想和当年“双石铺的孩子”见面。
对于最近本报报道的电影《黄石的孩子》真正的发生地,不是在湖北黄石而是在陕西双石铺之事,电影《黄石的孩子》制片方的宣传负责人朱先生表示,目前剧组方面已经很清楚此事,“我们已经看到了报道,何克和艾黎他们的故事的确发生在陕西双石铺。
”朱先生称,目前给大众所交代的,就是电影并不是纪录片,只要电影的核心内容准确,在地点上稍微有一些的改动也是允许的。但是朱先生说,对于曾经发生在陕西双石铺的故事,后人是有必要知道的。电影是否会更名?朱先生说:“电影更名是个非常大的事情,并且我们在湖北的黄石已经做了一场发布会。”
据朱先生透露,《黄石的孩子》在湖北黄石搞的首映会,得到了黄石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朱先生表示,无论是导演还是制片人,目前也都想了解曾经发生在陕西双石铺的故事,那是一段非常值得纪念的历史:“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们能够和当年的"那些孩子"见面,让我们也更多地了解发生在那里的那段历史。我们也愿意配合凤县政府,做一些纪念性的活动。”
一个故事中的孩子们
双石的孩子今何在
影片《黄石的孩子》呈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英国人何克为保护60名中国战争孤儿死在中国。影片故事发生在黄石,但历史上这段故事发生在凤县双石铺。影片却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何克所照顾的60多名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他们 大多数不是孤儿
首先要说的是,这60多名孩子大多数不是孤儿。在聂家四兄弟的回忆录《鲜花献给你——我们的养父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一书中提道:自何克到校后,先后从宝鸡、河南、四川等地来了几批学生,还招收了流亡到当地的难童。这其中提到的宝鸡学生实际上就是当时宝鸡孤儿院收留的孩子。文中提到河南、四川的学生是当地培黎学校因各种原因停办后转来的学生,并非孤儿。
路易艾黎在《从牛津到山丹——乔治何克的故事》中说:“他们中有一个是从上海撤退时,在一艘拥挤不堪的渡船上与母亲失散了,还有一个是报童,还有四五个是东北过来的难民,还有些是从河南来的难民。”
培黎学校在山丹重建后,河西走廊一带的孩子陆续来到山丹。4个月后,也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山丹培黎学校已经有三百多人,并很快发展到六百多人。
在解放山丹的1945年到1949年5年间,路易艾黎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拒绝让一些已经学成的孩子毕业,以免他们离校后被抓了壮丁而送去战场。但还是有十几个从双石铺跟随何克到山丹的孩子们离开,或是找到工作,或是回家探亲一去不返。
他们 为石油事业作出了贡献
山丹解放后,首批20个培黎毕业生被送到当时的玉门油矿工作,随后大批培黎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国各地的油矿。聂家四兄弟1950年回到父亲身边,后来聂家老四一直陪伴在养父艾黎身边,直到艾黎去世。据培黎学校校友会会长陈发兴回忆:何克去世的时候,这60多名孩子都在山丹,解放后余下的约40人就随着培黎毕业生的工作潮被分配到各地的油田。
他们 还有10人在世
2005年,在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10周年的时候,当年的培黎孩子又回到了山丹,大家互相认真地说起当年的每一个人,细数之下,他们所知道的当年随何克迁往山丹的“双石的孩子”在世的,包括聂家兄弟四人在内不过10人。
以下就是我们知道的这些在世的“双石的孩子”名单。或许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依然健在的“双石的孩子”,在此一并祝愿“双石的孩子”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张志复(河南郑州)范文海(河南)张魁元(北京) 张海良 (乌鲁木齐)孙 林 (西安) 孙必栋 (兰州)聂广淳 (吉林通化)聂广涵 (北京)聂广涛(辽宁沈阳)聂广沛(北京)
一个人物的纪念
艾黎雕像下月凤县落成
影片《黄石的孩子》的感人故事其实发生在凤县双石铺镇。日前,凤县城建局委托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石村,为故事主人公路易艾黎雕像。昨日记者采访了石村教授并见到了还未成型的艾黎像。
石村说,在受邀雕塑艾黎像后,他查阅了很多资料,“艾黎的图像资料并不是很多,我在网络上查阅了关于他的资料,也查看了凤县地方志上对艾黎的记载。他为凤县双石铺做了很多事情,双石铺的电灯照明都是他带去的。我在雕塑时主要想表现他在双石铺工作授课时的随意和蔼以及循循善诱的状态。”
记者和石村教授来到位于长安区的雕塑厂,艾黎雕塑正在制作中(右图)。已初步成型的艾黎像高2.4米,身着衬衣、领带、低领毛衣,双手抱肩一手持书,微微低头,像在讲述着什么。仰视雕像,一种敬意油然而生。石村教授一到工厂就立刻换上工作服开始工作。泥巴、木槌、小铲,在他的手下就像有了生命一样,“这个雕像是体现1939年到1942年,艾黎40多岁时在双石铺工作时的状态。那个年龄的他意气风发,非常帅气潇洒,和老百姓在一起的他很随意。他的眼神里都透露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对于《黄石的孩子》应该更名为双石铺的问题,石村教授表示:“这个应该也是必须要更正过来的。既然是个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就应该也有义务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虽然艺术作品可以剪辑、概括,但基本的事实不能改变,不能给后人错误的知识。而且这是个很容易考证的事情,相关原型人物还有人健在。”
石村教授透露,这个作品还有20多天就能完成,下月将在凤县落成。
一个老人的心愿
曾在培黎学校学习7年的杨春林老人有个心愿
学生想给艾黎立块碑
“虽然当时我只有十来岁,有些事情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晰了,但是我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怀念这位老师,还想在他的故居前立一块碑。”今年68岁、躺在病床上的杨春林老人一提起艾黎,立刻就来了精神。
19日下午,记者在宝鸡市一医院住院部见到了杨春林老人,一听是本报记者要向自己了解关于艾黎及其培黎学校的事情,立刻从病床上拿起当天的《华商报》说:“我早上就看了这篇报道啦,还准备这两天抽空写篇文章找你们去呢!没想到你们比我更快。”杨老说,小时候在凤县双石铺的一家铁工厂干童工,是艾黎把他带到了培黎学校。
但令杨老遗憾的是,1987年12月27日,由于交通不便利,自己没有亲自参加艾黎老师的葬礼。在杨春林的心目中,艾黎老师一生高风亮节、光明磊落。现在,杨春林唯一的希望是在有生之年能在艾黎的故居前立一个碑,碑的规格及样式他都已经设计好了。
一本书中的地名
中译本《黄石的孩子》跟着电影名出错
书的名字竟然会跟着电影的名字出错!
电影《黄石的孩子》是根据资深记者詹姆斯麦克曼纽司的小说《洋鬼子:乔治何克的生平和传奇》改编成的剧本,电影还未拍完,市面上就已经有两个版本《黄石的孩子》,一个是根据电影剧本写成的小说,一本就是《洋鬼子:乔治何克的生平和传奇》的中文译本,也叫《黄石的孩子》。但这本中文译本中所写的事情,却与电影有所不同。书中乔治何克是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当了培黎学校的校长,然后将学校的孩子从双石铺转往山丹。所以有读者称,这本书不应叫做《黄石的孩子》,“叫《洋鬼子:乔治何克的生平和传奇》或者《双石铺的孩子》都行。”
记者昨日联系到中文译本《黄石的孩子》的责编周女士,问她为何这本书的名字要叫《黄石的孩子》,她说因为书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黄石,但记者告诉她这本书中写的是双石铺而不是黄石,周女士说:“电影不是就叫《黄石的孩子》吗?”当知道电影方面已经承认是将双石铺错当成黄石时,周女士说:“这件事情我不给你们一个明确的回答,你们自己判断。”
(责任编辑:Mich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