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 > 相关新闻

《长生殿.弹词》和计镇华的表演

  一、《弹词》本事

  明清鼎革之际正值昆曲隆盛之时,这样的相遇使得戏剧走进了历史,历史也走进了戏剧。商女与倡优则被目为历史的歌者,为彷徨失路的文人深所看重。

  清初文士与伶工的交往屡见于记载,“江左三大家”都留下了与名伶往来的诗文。

顺治年间,钱谦益送苏州名伶王紫稼北上京城,“题十四绝句,以当折柳。赠别之外,杂有寄托。”(《牧斋有学集》卷四《辛卯春尽歌者王郎北游告别戏题十四绝句》)第八首云:“ 可是湖湘流落身,一声红豆也沾巾。休将天宝凄凉曲,唱与长安筵上人。”数年后王紫稼被杖毙阊门,龚鼎孳作《王郎挽歌》曰:“白门病死王郎杀,天宝风流已不多”,“偏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不逢君”(《定山堂集》)。钱诗和龚诗共同言及的“天宝凄凉曲”、“天宝风流”,涵蕴了特殊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条:“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伶官……唯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龟年唱罢,忽闷绝仆地,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殡殓,经四日乃苏。”

  这一段典故和杜诗《江南逢李龟年》当然是清初文人极为熟悉的,历史总是演出惊人相似的场景,现实际遇因为接续上了历史记忆而别具一番滋味。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人眼中,前宫廷乐师李龟年无疑是王朝盛衰之变的最好的见证者和歌吟者,一支《红豆曲》,唱尽了沧桑愁思。同样,在清初士子眼中,那些遭遇易代之悲、流离失所的名工乐人,不啻当代的李龟年,他们的歌声,一样唤起了故国情怀和沧桑愁思。“天宝遗音”遂成了揽古思今的情感符号,成了解说历史的独特形式,甚或,它就是历史投射在一代代歌者身上的不绝回声。不惟王紫稼,朱音仙、苏昆生等由明入清名伶,也都纷纷被指称为“天宝遗音”,如龚鼎孳另有“口号四绝赠朱音仙(为阮怀宁歌者)”,其二云:“当筵妙舞复清歌,自受腰身称绮罗;醉后莫谈天宝事,新翻乐府已无多。”

  这也就难怪,李龟年这个历史形象,会在明亡近五十年后走上清代戏曲的舞台。在洪昇毕十余年之力创作的传奇《长生殿》中,他是李杨爱情之外的另一条线索,出场虽不多,地位却极为显要:从霓裳羽衣宫廷绮筵上的首席乐工到流离江湘白首漂泊琵琶卖唱,他的际遇是安史之乱前后历史的注脚和缩影,他的歌声传递了无尽的缅怀与追问。《弹词》一出是洪昇专力为李龟年这一角色安排的重头戏,甫一面世就获得了极大效应。一时间,“户户‘不提防’”(出自《弹词》第一支曲子《南吕一枝花》),唱遍大江南北。作为参证的是,后《长生殿》十年而出的《桃花扇》,再次于兴亡沧桑的书写中给了苏昆生、柳敬亭等伶工足够的笔墨。这些民间歌者悲凉的歌声,穿过历史的风烟,经久不息地萦绕在人们心际。

  二、《弹词》的演出

  《长生殿》一问世,“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吴舒凫《长生殿序》)洪昇步踵汤显祖的绚烂文采、徐灵昭、赵秋谷于律谱上的精心商订,使得《长生殿》兼具文辞和声律双美,并因此在舞台演出中倍受欢迎。且不论当年徐麟《长生殿》序》谈到的“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 吴舒凫《长生殿》序谈到的“畜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一个世纪之后的梁廷柟也再次证实了该剧“百余年来,歌场舞榭,流播如新。”(《曲话》)即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昆剧折子戏选本和曲谱戏谱如《缀白裘》、《纳书楹曲谱》、《遏云楼曲谱》,于《长生殿》一剧无不收录最多折子,而《弹词》则为必录的一出。

  《弹词》系较为纯粹的唱工戏,全部由十二支曲子连贯而成,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这十二支曲子抄录如下:

  【南吕一枝花】 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哪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吓哈倒,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梁州第七】想当日奏清歌趋承金殿,度新声供应瑶阶。说不尽九重天上恩如海:幸温泉骊山雪霁,泛仙舟兴庆莲开,玩婵娟华清宫殿,赏芳菲花萼楼台。正担承雨露深泽,蓦遭逢天地奇灾:剑门关尘蒙了凤辇鸾舆,马嵬坡血污了天姿国色。江南路哭杀了瘦骨穷骸。可哀落魄,只得把霓裳御谱沿门卖,有谁人喝声采!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

  【转调货郎儿】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二转】 想当初庆皇唐太平天下,访丽色把蛾眉选刷。有佳人生长在宏农杨氏家,深闺内端的是玉无瑕。那君王一见了就欢无那,把钿盒金钗亲纳,评跋做昭阳第一花。

  【三转】 那娘娘生得来似仙姿佚貌,说不进幽闲窈窕。端的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昭君增妍丽,较西子倍丰标。似天仙飞来海峤,恍嫦娥偷离碧宵。更春情韵饶,春酣态娇,春眠梦悄,抵多少百样娉婷也难画描!

  【四转】 那君王看承得似明珠没两,镇日里高擎在掌。赛过那汉飞燕在昭阳。可正是玉楼中巢翡翠,金殿上锁着鸳鸯。宵偎昼傍,直弄得那官家丢不得、舍不得、那半刻心儿上。守住情场,占断柔乡,美甘甘写不了风流帐。行厮并坐一双。端的是欢浓爱长,博得个月夜花朝真受享。

  【五转】 当日个那娘娘在荷亭把宫商细按,谱新声把霓裳调翻。昼长时亲自教双鬟,舒素手拍香檀,一字字都吐自朱唇皓齿间。恰便似一串骊珠声和韵闲,恰便似莺与燕弄关关,恰便似鸣泉花底流溪涧,恰便似明月下泠泠清梵,恰便似缑岭上鹤唳高寒,恰便似步虚仙佩夜珊珊。传集了梨园部,教坊班,向翠盘中高簇拥个美貌如花杨玉环。

  【六转】 吓哈恰,恰正好喜孜孜霓裳歌舞,不提防扑通通渔阳战鼓。划地里慌慌急急、纷纷乱乱奏边书,送得个九重内心惶惧。早则是惊惊恐恐、仓仓卒卒、挨挨挤挤、抢抢攘攘出延秋西路,携着个娇娇滴滴贵妃同去。又则见密密匝匝的兵,重重叠叠的卒,闹闹炒炒、轰轰劐劐四下喧呼,生逼散恩恩爱爱、疼疼热热帝王夫妇。霎时间画就一幅惨惨凄凄绝代佳人绝命图!

  【七转】 破不喇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半行字是薄命的碑碣,一掊土是断肠墓穴,再无人过荒凉野。嗳莽天涯,谁吊梨花榭?可怜那抱悲怨的孤魂,只伴着呜咽咽的鹃声冷啼月。

  【八转】自銮舆西巡蜀道,长安内兵戈肆扰。千官无复紫宸朝,把繁华顿消,顿消。六宫中朱户挂蟏蛸,御榻傍白日狐狸啸。叫鸱鸮也么哥,长蓬蒿也么哥。野鹿儿乱跑,苑柳宫花一半儿凋。有谁人去扫,去扫!玳瑁空梁燕泥儿抛,只留得缺月黄昏照。叹萧条也么哥,梁腥臊也么哥!染腥臊,玉砌空堆马粪高。

  【九转】 这琵琶曾供奉开元皇帝,重提起心伤泪滴!俺也曾在梨园籍上姓名题,亲向那沉香亭花里去承值,华清宫宴上去追随。俺不是贺家的怀智,黄幡绰与咱皆老辈。俺虽是弄琵琶却不姓雷,吓哈他呵!骂逆贼早已身死名垂。俺也不是擅场方响马仙期。那些旧相识多休嗳话题。俺只为家亡国破兵戈沸,因此上孤身流落在江南地。恁官人絮叨叨苦问俺是谁,则俺老伶工名唤做龟年身姓李。

  【尾声】 俺好似惊乌绕树向空枝外,谁承望旧燕寻巢入画栋来?今日个知音喜遇知音在,这相逢异哉!恁相投快哉!待俺慢慢地传与恁一曲霓裳播千载。

  毫无疑问,这十二支曲子是《长生殿》中最动人的唱词之一,它区别于生旦戏言说情事的缠绵悱恻,而别具言说历史的感慨苍凉。吴舒凫评此出谓:“白头宫女,闲说遗事,不如伶工犹能弦而歌之,感人益深也。”又评『梁州第七』云:“辞气悲壮之极!当时朝臣,能作此语者有几?尘蒙血污,即以老伶哭杀参对,思深哉!”而那个因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的赵秋谷(执信)对《弹词》亦是激赏有加,认为此篇“实胜国所无也。”这是就文义而言。以优伶弦歌来评说前尘往事,自有一种长歌当哭的穿透力。如前所述,这是清初文人对歌者价值的一种发现。【南吕一枝花】和另一支出自《千忠戮•八阳》的曲子曾引发“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流行盛景,本身说明了历史歌吟的分量。

  《弹词》的曲牌唱腔亦极富创造力。这主要表现在《九转货郎儿》一套曲牌上。【九转货郎儿】乃北曲中仅有的集曲套,为《长生殿》教律的徐灵昭曾谈及此套:“此调凡用九转,每转各用一韵,此定格也。……所转之调不同,故章句亦异。”具体而言,此处【九转货郎儿】除【一转】用【货郎儿】本调外,其余八曲,中间皆插入本宫调别曲或其他宫调曲牌,兼运用转调手法,以达到曲调丰富而多变的效果。《弹词》的曲调总体上苍凉激楚,感叹悲伤,为老生唱工名剧,与《千忠戮•搜山打车》、《宁武关•别母乱箭》并为老生三大基础戏。

  以《长生殿》的演出史来看,《弹词》在早期当有不少附于全本演出的机会。比如康熙年间的几次重要演出:康熙二十七年(1688),二十八年(1689),内聚班演《长生殿》;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寅江宁织造府演《长生殿》,《弹词》想必是不会漏过的。随着折子戏演出形式的日渐风行,《弹词》想来也不例外加入了折子戏竞争的行列。在流传下来的演出本中,可以看到所存曲子较原本略有删节。今存晚清全福班艺人殷溎深的《长生殿曲谱》减去【梁州第七】,王锡纯、李秀云合作的《遏云楼曲谱》(选《长生殿》14折)又减去【八转】。戏宫谱采取这种节略措施应是出于缩短演出时间、减轻演员负担的考虑,虽于套数、体式上损失了完备,但仍照顾到文理、曲脉的连贯。此种做法在实际演出中屡见不鲜,并不限于《弹词》一出。

  近代以来随着昆剧渐趋式微,《弹词》演出亦日渐稀少,但此剧仍为曲家偏爱。1912,吴梅拜访清曲家仇涞之,仇为之唱《弹词》。1934,红豆馆主溥侗在上海庚春曲社活动中演唱《弹词》。溥侗是满清皇裔,酷爱并擅长昆剧表演,他来演唱《弹词》是特别合适的:三十年代距满清皇室被推翻已有二十年,溥侗此际亦已年逾五旬,唱到“不提防余年值乱离”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据俞振飞回忆:当年能够唱热《弹词》这场戏的只有红豆馆主溥侗。溥侗唱这出戏时不像别人一样坐着唱,而是离开座位连唱带做;另外,他上场不用扇子,认为李龟年穷途流落、卖唱糊口之际只抱琵琶;溥侗还为《六转》设计了独特的身段。三四十年代,在重要场合唱过《弹词》还有上海曲友樊伯炎、北昆艺人魏庆林。魏庆林的演出尤值一提:他的嗓音高亢醇厚,做工稳健,《弹词》是他最擅演的剧目之一,1940年曾演出于北京长安大戏院。

  三、计镇华演《弹词》

  作为当代首屈一指的昆剧老生演员,计镇华与《弹词》这出戏有着不浅的缘分。其间从学到唱,从隔膜到熟悉、喜爱,再到这次在上昆2007版《长生殿》中饰演李龟年,亦已走过了不短的过程。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上海戏校昆大班学习时,计镇华即已跟随郑传鉴老师学了老生行的三大基础戏:《弹词》、《搜山打车》、《别母乱箭》。不过,计镇华自谓当时是个比较懵懂的学生,反应慢,也不用功,所以学尽管学了,演出的机会却很少轮到。像《弹词》这样的唱工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掌握起来是颇困难的,遑论理解。然而,正如给花浇水时浇得越慢,水渗得越透,计镇华艺事上的进益也正如此,开始是并不知觉的接收,效果在日后方才显出。

  计镇华再次接触《弹词》时已是文革末年的1975年,当时江青抓“整理传统”,为昆剧传统戏录音、拍电影。也许是毛泽东主席想看《弹词》,江青点名要计镇华唱《弹词》、《搜山打车》、《酒楼》,最后都拍成电影。《弹词》是第一个开拍的,当时面临一些问题:计镇华当年向郑传鉴老师学《弹词》是照演出本学的,只唱十支曲子,唱词也较洪昇原本有所不同,而且并未学身段;而这次拍电影,江青提出要照洪昇原本唱全十二支曲子,同时要补上身段。这是个难题,其实也是个机会。曲牌和唱词的问题,作曲家辛清华据文学本一一校正,补上了长期弃演的【梁州第七】和【八转】;身段的问题,郑传鉴老师进行了加工设计。计镇华实际上获得了一次重新学习《弹词》并发掘这个戏的魅力的机会,而此时的他已非当年的懵懂少年了——经过二十年演艺生涯的磨练,他在艺事上已渐入成熟之境,他的气质、嗓音,在舞台上已经显示了逼人的风采,而在内心深处,对于表演他亦产生了真正的自觉和热爱。这一次《弹词》拍得很顺利。第二年,在钓鱼台国宾馆,江青还亲自教计镇华唱了一段《弹词》,当时她的声音已颇显老态,咬字却很遵古法。以计镇华的观察,江青对传统昆曲其实是懂的,文革中那种封杀昆剧的粗暴做法是政治原因,不是艺术态度。

  1979年,计镇华再次因为一位中央领导人的愿望演出了《弹词》,这位领导人就是酷爱昆剧的叶剑英,而这次演出算起来竟是解放后《弹词》在公开场合的首次演出。从文革中走过来的叶剑英元帅,是否在《弹词》的曲意中体味到了别样的历史与政治沧桑?据说,《弹词》拍成的电影叶帅看了不下四十遍。在这次演出之后,1981年,《弹词》受邀进京公演,受到首都观众的极为热烈的欢迎。对此,计镇华的理解是:一个剧种的根本生命在其声腔魅力,像《弹词》这样曲词、唱腔俱佳的剧目,理应视作昆曲的精华。

  对《长生殿》这一享誉当年、传唱数个世纪的经典剧目,上昆从建团之初就予以了充分的重视。除了恢复演出《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埋玉》、《闻铃》、《迎像哭像》、《弹词》等传统折子戏精粹,自1987年迄今,二十年间上昆先后上演了四个版本的《长生殿》。其中87版和2004七夕版都因压缩篇幅、集中表现李杨爱情而删去了《弹词》,不过,计镇华在87版首轮演出中却饰演了另一个宫廷乐工 ——《骂贼》中的雷海青;在2000年上下本《长生殿》中,计镇华得以出演《弹词》中的李龟年,此一版本于同年赴台参加“跨世纪千禧昆剧精英大汇演”——其实,早在此前的1997年,计镇华就曾受台湾中研院之邀赴台演出过《弹词》。《弹词》已然成为计镇华昆腔演唱的代表作。

  当2007版《长生殿》开排,计镇华自然成了众人眼中当仁不让的李龟年。且看他白须旧袍,怀抱琵琶,炯炯目光中含着悲愤与凄切,风尘仆仆中犹自流露着凛然风骨——多年锻炼出来的台风,使得计镇华出现在舞台上尚未开口唱,就以稳健端重的气质镇住了全场。这是计镇华理解的李龟年:不管他多么落魄潦倒、含羞忍辱,他那宫廷音乐家的见识和气度,他那沧桑忧患中的自持,仍然涵蕴了令人震慑的精神力量。

  《弹词》是唱工戏,唱是关键也是考验,而对计镇华而言,正是丰富而多变的唱腔让他找到了自己的表演空间,生发出创作的欲望。编剧唐斯复原本只为《弹词》保留了五支曲子,经计镇华和副导演张铭荣要求,才又增加了两支曲子,最后呈现的七支曲子是:【南吕一枝花】、【转调货郎儿一转】、【二转】、【四转】、【六转】、【七转】和【煞尾】,总共控制在半小时里唱完。考虑到时间的关系,这是个基本能够接受的安排。然而计镇华的内心还是不无遗憾的,在他看来:李龟年的《弹词》是《长生殿》全剧的缩影。洪昇高明啊,他在剧情过半的第三十八出安排《弹词》,是帮助观众再一次重温剧情、重温李杨爱情和盛衰之变,同时,伶人的弦歌恰便是对历史的解读。

  这是一段戏中戏:李龟年原本就是演员,是宫廷首席乐师,而他弹唱的是自己亲历的历史,所以这段弹唱无论在技艺还是情感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计镇华对自己的唱抱着很高的要求,无论观众的反应有多么满意,他总说“我想李龟年比我唱得好”。他从角色情境和唱腔特点出发,对七支曲子做了反复的琢磨。唱【南吕一枝花】时,那是李龟年刚刚登场,起音低沉苍凉,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悲怨。这是一段散板,但要注意情绪的把握,不能将之唱散。当唱到“哪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吓哈倒,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时,前一句是拿高渐离比雷海青,雷海青的骂贼恰如高渐离的击鼓藏剑,其刚烈无畏可感可佩,故以高腔行之,音调转为高亢激越;后一句以伍子胥比自己,流露出对自身落魄的自嘲与自责,故以低腔行之,声音回复低沉苍凉。【南吕一枝花】的唱腔起伏大,正给演员创造了可供发挥的空间。其后,【九转货郎儿】的【一转】也是散板,这段唱腔旨在导入听众——注意听李龟年开始弹唱天宝遗事,所以计镇华做了发挥,唱到最后一句高腔“慢慢的把天宝当年遗事弹”时,有意将声调拉长,将听众的情绪吸引进来。

  从【二转】开始,李龟年进入到对李杨情事的描叙中。【二转】回忆杨玉环进宫,低音1和高音2跨度拉得很大,唱到“深闺内端的是玉无瑕”时高音上去,突出对杨天生丽质的强调。此支曲子中计镇华富有磁性的低音和亮堂的高音自如转换,栩栩如生地渲染着杨玉环的美貌。不管李杨的情事是否安史之乱的祸端,洪昇笔下的李龟年仍对之怀着凭吊的深情,毕竟,那昔日的欢爱亦是盛世的证明。『四转』写李杨恩爱,夸说杨贵妃的美貌和宠遇把汉宫的赵飞燕也比下去。此段唱腔从44拍到42拍,从慢到快,再从快到慢,突出李杨深情。

  【六转】和【七转】情绪急转,描写“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惊变”。此时的李龟年,似乎又置身于那不堪回首的动魄惊心的当年惨境,【六转】中,一连串的叠词如“慌慌急急”、“纷纷乱乱”、“惊惊恐恐”、“仓仓卒卒”、“挨挨挤挤”、“抢抢攘攘”急促而低沉地脱口而出,表现出慌乱无措的情绪。到了【七转】,悲剧已经发生过了,情绪转为感伤凄凉,唱腔渐渐放缓,当唱到末句“只伴着呜咽咽的鹃声冷啼月”,最后一字以慢半拍徐徐吐出,越来越轻,直至自己也听不见,烘托出忧伤的意境。这里的留白给了观众回味的无穷空间。最后,【煞尾】以苍凉的身世感喟,从追忆返回到现实世界。

  与《长生殿》其他戏相比,《弹词》一出的身段较少,所以通常认为这出戏容易唱冷。而计镇华认为:只要表现出人物情感的波澜,在唱腔中把握轻重缓急,铺垫和高潮,这戏就永远是热的,因为,李龟年的内心原本是激荡热烈的。所以,终《弹词》一出戏,计镇华只是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结合剧中的念白,通过与其他角色的有限交流,在节奏上做调整过渡。07版《长生殿》总体风格是华彩热烈的,现代化的舞美设计,与传统戏曲的写意表演手段时有冲突,具体到《弹词》这出唱工戏而言,影响虽相对不大,但计镇华总觉得一群人端着板凳上场,总不如传统演出中安置好桌围椅披大气。这一个遗憾,或许在此后的修改版中能够避免?

  

(责任编辑:炊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龟年 | 王郎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