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张靓蓓(台湾资深影评人,传记作者)
年前,伊朗名导阿巴斯人到了北京,他的个展也在北京举行。
看到这则消息,不由我想起新加坡那家古色古香的戏院,那是我初识阿巴斯电影的地方,而霎时攫住人心的正是《何处是我朋友家》,他的电影。
片中孩童的纯真、执着,一心要把同学误放在自己书包的笔记本交还给同学,免得隔天同学又要受老师责罚。这份友情,曾让许多人感动过。那份纯真、那股生命活力,我们都曾拥有;但在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有了经验之后,它逐渐被冰封冷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
阿巴斯的电影,提醒人们遗失了什么,让我们重新寻回属于人性里美好部分的同时,连带也认识了另一个伊朗。阿巴斯有如一扇“窗口”,揭开了伊朗新貌。所谓新貌,其实也不怎么新,而是多年来就存在于伊朗的生活方式,老百姓的“真实样貌”,只是以前多半没见过。因为这些极少出现在“你给我三十分钟,我给你全世界”的大众媒体上。
譬如《生生长流》,描述伊朗大地震后,导演和儿子一起去找寻《何处是我朋友家》里的两个小童星,他们是否还活着?就在寻人途中,父子俩看到这场天灾虽然夺走五万人的生命,但存活下来的人,却乐观地面对苦难,不论在河边打水的少女、或因灾变无法度蜜月的小夫妻,抑或忙着家事的妇人……大自然揭示着生命的意义,在一个大远景里,我们看到山峦依旧,小路蜿蜒,刚经历的一切苦难,似乎已被抛诸脑后。《橄榄树下的情人》描述一名男子的痴情固执。《樱桃的滋味》,则直接面对伊朗的禁忌话题“死亡”……
迥异于以往我们对伊朗的激进印象,在阿巴斯的镜头下,出现的不是声嘶力竭的批判,而是将纯真、乐观、梦想、喜感等情绪,自然地捕捉下来。它像一面镜子,让世人看到伊朗的另一面,也看到未变脸前的自我。
不过,阿巴斯的电影,透露的也只是他的所见所思,并不能概括所有。经常被当成一个民族的代言人,是欧美以外国家的导演们经常要面对的难题,其实每个人代表的也只是他自己。以个人替代集体,在民族代言人的帽子下谈个人作品,对个人、对集体,都可能是以偏概全的走调演出。
但就目前来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当沟通管道不足,当我们从电影里看到一个不同的面貌时,自然想透过他的眼,对于未知多加探索。所以我在纽约专访阿巴斯时,也禁不住好奇地问他,对伊朗妇女近况的看法。
但我提醒自己,那只是“他”的看法。
年前北京举办阿巴斯的展览,让我不禁想到:阿巴斯的感受、看法,如果仅限于他,那么阿巴斯的电影为什么又会感动这么多人?而且不受地域、上档日期的限制?
其实每件杰出的艺术品都必兼具创作者的独特性、地域性,同时又突破限制,触及人性的共通处。因此,它才能够跨文化、跨地域,甚而跨越时间的考验,成为人类共享的智慧,不是吗?
(责任编辑:小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