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著名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携新作《镜花水月》来沪造势。该剧将于明年1月来沪上演。
这部灵感来源于西川诗作的话剧,无论其梦与现实的交汇、抛弃紧张功利的狂想、非情节非逻辑的编排,以及融合当代艺术方法所产生的视听感受,都是极为夺人眼球的亮点。
诗歌做注脚《镜花水月》的创作灵感来自西川诗作《镜花水月》,包括镜、花、水、月四个部分。孟京辉将其以话剧的形式,拼凑出一个浪漫、迷离的梦境。该剧重在营造一种梦幻意境,并没有交代特别完整的故事情节,希望不同的体验,会带给观众不同的理解。
谈及创作,孟京辉称,“把诗歌改编成戏剧是一大挑战。但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质感和非故事情节、非情绪化的剪辑,强调多种元素的碰撞。舞台上会融合雕塑、装置、多媒体、钢琴、吉他种种形式,体现当代艺术的多样性。演员根据诗进行想象,依据现实和梦来结构戏。即使这样可能还有许多戏剧空间无法触及,我们再打乱再调整,让他们各自生发,形成有各自主题的东西。这样,戏剧的空间就被孩子式的胡闹打开了。”
孟京辉表示,创作这部戏完全是一种淘气的、任性的满足,“我们抛弃紧张、功利,完成狂想的阶段,让演员和观众一起‘陶醉’,所产生的视听感受也和观众直接连在一起,大家一起‘晕’,晕乎乎的感觉也是一种享受。”
梦是唯一现实
与《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不同,孟京辉表示,《镜花水月》不是完全依靠演员的灵感,“更多的是我在引导他们去做,比如剧中有很多梦中的情节———梦见许多蟾蜍,梦见被杀等;而在创作中,许多灵感就是从梦境中来的,如剧中会涉及到嫉妒、谋杀、欲望之火、忧郁症、梦游症患者等等;或者两个男人做同样的梦但梦到不同的女人,抑或一个女的把一个男的杀了,但很可能杀的就是她自己……剧中有四个段落,其连接处是一个梦境和另一个梦境的衔接点,这些梦虽然没有逻辑关系,但有时候会走向重合。”
孟京辉还称,“我欣赏的东西往往和做出来的东西很拧巴,我喜欢沉闷的电影,但做出来的戏往往却是反情节和非情节的,这种任意胡为又比较真诚的作品是我喜欢的,就像说的‘梦’一样,梦往往是踩不着边际、毫无逻辑可言的,这种不被打断的无逻辑性也是一种生活的写照。就像费里尼的访谈录所说的‘梦是唯一的现实’,这也是我们这个戏的注解。”
不能迁就“看不懂”
对于该剧在北京等地演出时出现的“毁誉参半”,孟京辉称,“看得懂得和看不懂的人数确实差不多,但许多观众在看完戏后主动找我交谈,他们说虽然看不懂,但也很喜欢。我觉得观剧最重要的是‘有期待’,也就是欣赏一个流程所散发出来的‘颗粒感’,然后把它‘吸入’,使身体产生情绪、产生沸腾的感觉。我相对不喜欢情节,因为那是一种被格式化了的群体的审美习惯。”
对于作品让人“看不懂”的疑问,孟京辉强调,“我经常会搞一些幽默、搞笑,但这不是唯一的戏剧形式,艺术的发展终归还是多元化的,对于某一种形式,必然会有的人欣赏而有的人看不懂。”他建议观众自己去寻找打开这部戏的“钥匙”,并坦言“美学的‘弱势群体’不能迁就,观众必须慢慢去提高”。
问及如何评价自己两种风格的作品,孟京辉表示,“艺术家要用‘说话’表达自己,有时候用这种方式说话,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没有必要固定一种模式。”
第35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昨日落下帷幕,中国首次应邀作为主宾国参加并派出了8个艺术团体演出,其中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孟京辉执导、青年演员沈佳妮等主演的话剧《镜花水月》从首场开始就一直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阵阵好评...
07-10-23 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