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氏“坑坑理论”
“上大学时,央视一套黄金档有个戏找我演男一号,已经签了合同参加完发布会进了组,我们全校都知道这个事情,当时心里觉着自己特风光。后来由于制片方对一些演员不太放心,导演就让我们准备一场戏第二天演给他们看。我没精心准备,连台词都记不住,第二天完全是拿着台本现场念,结果就在临开拍之前因制片方的要求导演把我给换了,换的还是我同班同学!之后那段时间,整整三个月我待在学校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整个人完全懵了,没办法去面对这个事儿,觉得在学校里抬不起头。
直到3个月后佟大为碰巧在电视里看见了自己当时开记者会的样子,才惊觉不能再这么意志消沉下去,“我真不知道这三个月是怎么过的,也开始总结自己为什么这样,怨谁?一开始还觉得是怨制片方,后来才意识到就怨自己,是我没珍惜好自己的‘饭碗’,没有准备好。从那次开始,我才明白必须要很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拍戏机会。”
佟大为把这种挫折叫做“坑”,“这话一定要用东北话来说才到位,人呐,一生都是坑儿!”他非得跟我换成东北口音说这段儿(可惜光看文字听不出效果),“这坑儿啊,没准儿掉进去呢是好事,掉进去坑里头你爬出来了,你就知道如果再掉坑儿里该怎么出来。如果多掉进去几次,即便坑儿上有掩护,你也知道那是假的不能往里踩。退一万步说,即便前面全是坑儿,我实在迈不过去必须进去的时候,我也知道该怎么慢慢下去才不会把腿给摔折了,然后再爬出去。”佟大为就是以这个独门秘技“坑坑理论”来应战自己曾经遇到或者将要遇到的困难,他相信没有爬不出去的“坑”,也相信每个“坑”都有属于其间的风景,给他以斩获。
比如前面提到临时被换人的那个“坑”,曾经他觉得“那段时间天再晴我的心情也是灰的,黑的!想不通,有一段时间很怨恨制片方,后来慢慢就觉得这种经历很好,而且要感谢那个人。如果要是早几年我太一帆风顺,指不定现在要跌多大的跟头,也不一定还能不能爬起来。人生有些磕磕碰碰,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坏事,相反会让人走得更好。”
“年轻的心不知道结局之前的艰辛,就是想一直往前走。等摔过跟头,才想起没有人为我的夜路照亮,没有人用手指着某处说应该在前方的哪一个路口拐弯。很好,因为路就是自己走的。”这是佟大为曾经写给自己的话,而现在看来,他的“坑坑理论”比之前的这番解读又多了一层冷静,一些客观。
他这番诠释让我想起了Thomas Edison的一句话,“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如果你年轻时没有学会思考,那就永远学不会思考)。”想来说的都是同样一种痛定思痛,百折不回。
“年轻人要有品牌意识”
这句话从佟大为嘴里讲出来的时候,着实让我“惊喜地吓了一跳”。居然,在人类通常所谓肤浅的娱乐和消遣底下,隐藏着这样一种对于个体发展的清醒洞察和透彻的一针见血。
“如果是一个前景很好的戏,即使拿很少的钱我也要去做这件事,像之前拍《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即便当时拿的片酬只是平时的四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我也接,因为这可能是中国的一个里程碑,没准儿将来教材里面都会提到‘中国第一部用胶片拍的电视剧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接这样的戏,相当于是为自己在打造一个品牌。我希望现在的在校生或是职场人士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它会让你未来的道路越走越明朗。”
细想下来,佟大为好像还真没接过什么“烂剧本”,而且参与的影片也一个比一个专业。最近在拍的《赤壁》他有一组镜头用了12万尺胶片,相当于12个小时的片子。佟大为说,按国内最多为5比1的耗片率来算,这12万尺胶片已经可以拍两到三部电影了,“而这样的投入却只是为了拍我的一组镜头,付出自然极大,但是片子出来的效果也真的很好看,说不定它又是国产电影的下一个转折点呢!”
除了要有品牌意识之外,佟大为认为年轻人还应该善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向毛主席发誓我还没问到这个问题呢!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建议)。他说,“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观念,是否把第一份工作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第一份工作可能只拿1000块钱或者1500钱,但如果这个机会是到大公司去干一段时间,那就绝对是你的财富。不要过于看中第一份工作的‘工资’这种很实际的东西,重要的是看你在这个公司待的一年两年学到了多少东西,拥有了多少资源,这是很重要的。
我看一些节目,说现在大学生一味地想自己是什么学院毕业的,觉得自己这个专业很冷门很少有这个专业的人;或者是想我毕业一定要拿三、四千块钱一个月,要什么什么样的待遇……其实我觉得都没必要。你刚从学校里走出来,无论能力和专业有多强,跟社会还是脱节脱钩的,要虚心,懂得把自己的门槛放低一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