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上海电影集团官网 > 新闻快递

知识英雄与工业美感 ——电影《东方大港》札记

来源:海上电影


  优秀电影始终有着独特的思想灵魂,始终以独特眼光打量着历史与现实,用影像创造记载着能感动或感染人性的人生人世。电影不是简陋的娱乐玩具,也不是简单的政治工具。

  电影《东方大港》的创作萌动于两年前。那年夏天,我们带着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与几部影片去慰问洋山深水港的建设者。先是水路,船晃人晕,但因风急浪高,登岛失败。后转道尚未开通的东海大桥。这次登岛慰问,让我们感受到洋山深水港洋溢着的民族崛起的气度,感受到现代工业洋溢着的辽阔宏伟的美感,感受到建设者洋溢着的大智大慧的风采。

电影,当然可以去虚构那些永远在竹林间黑瓦上飞来飞去的虚拟英雄,但是,更应该去表现这些脚踏实地,创造历史的现实英雄。于是,以国家重点战略工程洋山深水港为背景,以洋山深水港的建设者为主角,创作拍摄影片《东方大港》,成为我们现场确定的一次决策,也成为我们以后几年的不懈追求。

  民族崛起背景下的知识英雄

  在民族崛起的大背景下塑造知识英雄,这是电影《东方大港》的创作追求。孙中山先生曾经构想过建造东方大港的宏伟蓝图。但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内忧外患,使得这个构想始终是束之高阁的梦想。改革开放,让民族有了崛起的渴望与实现崛起的实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就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国崛起和民族崛起,无可回避也无须回避,成为了电影《东方大港》设定的精神气度。这种精神气度,是支撑影片磅礴大气的现实基础,也是人物赖以舒展才华的宏大舞台。

  知识英雄,是影片着力塑造的人物群体。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知识者形象是或隐或现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曾经在《苦恼人的笑》《天云山传奇》和《人到中年》等影片中出现过知识者群像。《人到中年》中女医生陆文婷,这位被称为“价廉物美,经久耐用”中国知识者的典型,曾经引发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者的普遍共鸣。由于知识者在中国当初历史中的困窘地位,知识者的形象基本是忍辱负重的群体。在当今的中国,知识者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中国扬眉吐气的发展进程中,扬眉吐气地贡献智慧并实现着自身价值。王选,袁隆平,钟南山等以及洋山深水港的建设者,这些知识者日益成为民族崛起的中流砥柱,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成为我们当代重要的英雄群体,也成为影片着意刻画的人物群体。

  电影《东方大港》主要塑造了总指挥常天启等一批知识者的群像。毫无疑问,情节是人物的命运史。影片的编剧之一的彭瑞高曾经长期生活在洋山深水港的工地上,对于工程本身有着深入的了解。但在塑造这批知识者的群像时,影片没有人为地制造人性善与恶等尖锐的故事冲突,也突破了工程方案对与错的情节矛盾,而是把焦点对准人物更加深入的内心生活或者说更加私密的情感矛盾。

  中国古代世大夫有句处世立身名言:达者兼济天下,隐者独善其身。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忘我奉献,成为知识者的要求与被要求。但在当代优秀知识者的身上,更多追求的是国家利益实现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这种双重实现,在影片知识者群像身上体现得格外充分。总指挥常天启有着中国知识者常见的情怀——夸父逐日般地渴望用知识创造与实现理想。影片开始时,常天启是以闲情逸态出现在码头和海边,或摆弄铲车旧技或钓鱼放饵。越是临近退休,他渴望能够在最后的时候喷发知识,建造正在拟定中的东方大港。所以,一旦洋山深水港决定上马,他就当仁不让地承担起重任。常天启的形象不仅仅是通过他对于工程建设中的技术贡献,更加感人是他的人本意识。当工程进程与当地百姓动迁发生冲突时,他毅然决然决定变二期为一期,在充分尊重百姓权益的前提下,克服重重困难去完成工程的建设。副总指挥王栋也是栋梁之材,与无私奉献的崇高要求相比,他有些私心也有些杂念。他有当下寻常知识者的渴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谋求应有的地位——国家工程院院士。所以,当他志在必得地想当总指挥的愿望落空时,“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也就自然而然了。甚至为了积累一些工程数据,他忽略了自己应负的责任和规范。但是,王栋虽有私心有杂念,但毕竟也是一个真正的知识者,在临时码头出现险情时,他作为知识者应有的品质与良知就复苏了。王栋的形象塑造,既是影片戏剧性冲突所需要的人物设计,同时也是目前常见的知识者原型。在价值多元的现实生活中,社会理想追求与一己利益追求,有时就是明暗交织,构成活生生的世俗生活场景。海洋学家江虹宇与港口学研究生陈泓似乎是矛盾的一对。前者是海归派,一切以科学与规范为行为准则,从事业到生活;后者是本土的,年轻执著也难免随意。他们的冲突多半是海外经验如何与现实结合的冲突,所以,其实他们都是成长性互补性的角色。他们有血有肉的塑造,构成了知识者群体的多元色彩。

  崇高情怀中的世俗趣味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需要呼吸英雄主义气息的。但是,生活实践又诚实地告诉我们,真正的现实英雄并不是罩着灵光的,他们同样怀有世俗情怀与乐趣。世俗从来不跟庸俗划等号,它是英雄与百姓共同面临的琐碎与平凡的日常生活。

  电影《东方大港》中,常天启与女儿常文睫之间的这条情节线,是最生动且最具有现实意味的。常文睫是一个年轻的知识者,她一直追求着出色。但与拥有崇高情怀,全身心投入事业的父辈相比,她渴望在拥有事业追求的同时,能够拥有自己的情感空间;在为理想努力的同时,能够享受世俗的趣味,甚至渴望有些情感的冒险体验,尽管她曾经婚姻的失败。常天启与女儿的冲突是典型的。作为一个成熟且成功的知识者,常天启下意识地希望女儿能够远离世俗趣味,真正成为一个纯粹的优秀的知识女性。所以,当他发现女儿拍摄的几张出位的写真照片时,一场父女冲突就激烈地展开了。这场冲突,实质上是现时生活的一次生动的折射。常文睫对于父辈生活的违逆,并非是知识者天职的违逆,也不是对崇高的违逆,而是渴望在崇高情怀中保持世俗的趣味,渴望在职业生涯外保留私密的空间。常文睫是在当下价值多元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与常天启在理想主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两者有着鲜明的代沟或者说是代差。在影片中,编导没有用力去评判两种生活方式的对与错,而是通过父女两个人物的冲突与抵触而到理解的过程,既展示了现实的但又是永恒的矛盾——父亲对于女儿因爱而过多推己及人的矛盾。在这种世俗性的冲突描述中,使得这些知识者在展示其崇高情怀的同时,也展示世俗生活的种种侧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这些知识英雄也就有了人间的气息,这部影片也就有了远离说教的叙述空间。

  苗圃的表演是生活化的,她几乎融入生活常态之中,镜头在她的表演前消逝了。特别是最后她与在暴风雨中落水的父亲那场对话,用一种忘却自我的自然表演,淋漓尽致地完成了一代新人向父辈如风如雨的心灵倾诉,深深感动了观众。

  说到表演,影片的基本风格是自然化的生活常态表演。这些演员们大抵自然自如。廖京生饰演常天启内在沉稳,收放有据,准确表现了常天启面对事业成败的成熟心智与面对女儿违逆的无奈之情。王洛勇扮演的王栋激情且富有塑造力,把他内心成长表现得很有层次。苏瑾的表演干净自如,有一种生活常态,自然而放松。吕行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塑造之处。他们的出色表演,让原本英雄主义底色浓烈的影片,轻抹上几道世俗情怀的色泽,影片变得柔和自然起来,观众与银幕上的人物有了一起呼吸的感受。

  洋溢工业美感的视觉冲击

  工业题材始终是艺术家敬而远之的创作领域。在中国电影史上,乡村题材与市民题材,甚至军事题材,成功的作品属于繁花似锦。但是成功的工业电影确实寥若晨星。据说,工业领域的人物历史相对单调,生活场景相对单一,矛盾冲突相对单薄,构成工业题材的先天不足。其实,任何题材的创作,只要你把人物人性人情的开掘放在首位,那么创作的天地同样是广阔的。

  导演张建亚是擅长驾驭人物内心的。电影《东方大港》的突破点,就在于它在同步展示一个在建的国家战略工程的同时,把眼光瞄准那些建设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生活,这样就开辟了它的艺术视野。在展示肩负宏大工程重任建设者的宏大襟怀的同时,也显示了现代工业美感的内在性。

  主旋律影片常常被视为主题鲜明而风格单调的影片。其实,它在保持进步的思想意识的同时,在影片的风格样式从来就是开放的多元的。在风格样式上,张建亚与他过去所拍摄的《紧急迫降》与《极地营救》有着传承的迹象,前两部影片都是灾难片,都善于在灾难性的场景中展示人物的内心崇高。在电影《东方大港》中,张建亚在原剧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灾难性的场景,既增加了情节的可看性,还充分展示了他对于特技驾驭的娴熟。暴风雨的掀起,码头的倒塌,大海上的营救,都在特技的渲染下,显示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即使是空镜头的运用:全景式的洋山港口与东海大桥,巨型轮船的局部特写,以及对装卸场景的运动镜头的运用,也完整地展示现代工业的影像美感。

(责任编辑:宋宋)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