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眼下“后宫小说”,“后宫剧集”一部接一部,有专家担心“这会影响中国女性人格”,担心现在的女性有“重新为奴婢、为妾室的心态” 。
专家焉、学者焉,其嗓音通常分外高亢,我等小民,只有肃然起敬的份。
真要说妾妇心态,在下倒觉得男性群体更值得警惕。“臣妾意识”、“妾妇心态”是历史上中国士人源远流长的病态人格。《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邛、笮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此时之“臣妾”,已不独为女性之自称,亦可用于指称一般男性,甚至大到一个邦国。几千年来,士大夫一直存在着以妾妇自拟的传统。在君权统治下,他们承受着可能被君王恩宠有加、又随时可能被贬黜疏远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他们的心灵套上了一具阴柔的枷锁——天威难测、宠辱无端,他们的心底时常泛起类似于一夫多妻制下妾妇般的幽怨。表现在文学上,便产生了大量的拟女性的文学设计。
今天,虽然早已告别了君权政治,但这种曾经积淀为集体无意识的妾妇心理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否完全消除殆尽,着实还难说得很。撇开知识分子或知道分子这一“精英阶层”不论,男性人格的“妾妇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同样在娱乐圈得到最为鲜明的凸显。风起云涌的选秀节目,选出了一大帮花样美男,他们奶油、白净、懦弱,在PK时泪如泉涌、楚楚可怜,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常用的“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的描写程式诡异地与眼下选秀节目的审美趣味相吻合。刚刚在某门户网站上看到一个“中国选秀史上十大绝色美少年”的帖子,果然绝色,都是屏角窥人,深闺处女式的风姿。
如果这样的男性群体、男性人格成为社会的主流,很难想象,这会是个有活力、有朝气、健康蓬勃的社会。没有人会傻到把娱乐影视作品对应于现实生活,所以,与其担心几部娱乐作品造就女性人格的倒退,倒不如关注、警惕正在“妾妇化”的男性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