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就是休息
6月24日,忙于侯耀文治丧事宜的中国铁路文工团副团长孟卫东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从1965年到铁路文工团工作,四十多年来,侯耀文一直在跑。
“侯耀文治丧委员会”为方便侯耀文的热爱者表达挽悼之情,特别设立了吊唁电话。
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在半天的时间就接到五百多人的吊唁,很多人是哽咽着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有一女孩儿,二十多岁,她说她是看着侯耀文的相声长大的,她的话让我们还真不敢相信。”
即使工作繁忙,59岁的侯耀文每天也会保持差不多9个小时的睡眠。
“坐火车就是睡觉。在车上晃哩晃荡的习惯了。我在铁路40年了,现在有时候在家不晃荡还不行了。最累的时候,累到什么程度呢?我有胃病,胃病检查之后,居然是阳性,就是癌症,所幸的是我父亲给我吃一种药给治好了。”
打我到铁路工作,我就老往下边跑。铁路局、分局,还有工厂、农村,去的地方数不过来了。
相声艺术家也要有历史感,在舞台上这一会儿,由观众评论;人的整个一生,要由历史评定。
对相声艺术家的评定不归媒体评论,也不归上级领导。归观众吗?观众喜欢你,但是观众丢弃你的时候也毫不吝惜。就像法国总统戴高乐,他带领法国战胜了德国法西斯,但是二战结束了,法国民众选总统不选他了。人其实非常实际。
我父亲是在过去的时代成就自己的,他和我们有几个不同,一是历史时期不同,二是个人能力不同。人都生活在历史的大环境里,你不可能逃脱,也不可能回避。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你所有的行为都会受到历史的制约。
所以我们每一代人和每一代人所从事的专业是一样的,但是性质有所变化,内容有所变化,标准也有所变化。我父亲他们那一代人,赶上历史变革时期,1949年是一条线,那会儿国家的要求、政治的要求、民众的要求,民众对相声的认识、欣赏的水准,都和我们今天不一样。
但是一个好的相声演员的标准基本相似,我父亲讲,相声行业内的五个家是单项的——要想成为“大师”,就要具备另外五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外交家,还有就是杂家。
一个相声演员,你喜欢他可以,甚至再严重一点,推崇他也可以,但是不要册封他。要给他时间,给他空间。我父亲之所以能成为大家推崇的、公认的领军人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他没有把这个专业作为他自己名利的阶梯,他把它当成自己一个事业,这是将来检验我们这些人成败的一个标准。
侯耀文的去世是中国曲艺界的重大损失,侯耀文是曲艺界的一面旗帜。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刘兰芳
[上一页] [1] [2] [3] |
![]() |
也想试一下,没想到,他一试中的。考官听说他的父亲就是侯宝林时,还出主意让侯耀文马上退学。侯宝林知道后生气地一拍桌子:“谁让你去的?”说完...
06-24 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