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影坛动态 >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媒体热评—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独立评论:制片龙头败退,港片已步向绝路?

  这些年一谈论起港片困境,越来越象是一个对着垂死的人大唱哀歌。一干人等愤慨激昂的吆喝两声,但最终的结果还得是站列两厢,忍痛接受香港电影工业骤然崩塌的现实。自2000年起,短短几年时间陨失数十家中小制作机构的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巨头在做了几番市场尝试之后则纷纷考虑撤出制片市场。

2002年《少林足球》后寰宇封减制片份额的公示只是个讯号,到了2007年,纵横香港电影市场多年的“中国星”则更是一股脑的将制片业务冰冻,随着港片市场的急剧萎缩而暗思激流勇退。这对于困境中的香港电影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釜底抽薪,这不仅陨灭了工业复兴的一个可值得期待的希望,更是将电影人自强、自立的信心重新丢进谷底,使已经俨如风暴一般的危机更为加剧。

  自2000年港片市道滑坡开始,“中国星”曾一度充当了香港电影救市自保的一面旗帜。当年淡市之年以小成本文艺片《孤男寡女》创造票房黑马的神话,随即几年里更是以《钟无艳》、《瘦身男女》、《绝世好Bra》等片稳固了商业霸主的地位。2002年香港电影市场跌入谷底,诸多商家害怕蚀本而抽身撤资,但惟独“中国星”把身板挺直不退反进。那时侯,“中国星”是模范,是敢于风里浪里折腾一二的英雄。所以,才有了《大只佬》的爆发,才有了《黑社会》与《鬼马狂想曲》这样的商业振兴。但就是这样的一面旗帜,却没能熬过2007年就宣告败退,就在众人群心群力振作香港电影的呼声里销声匿迹。

  原因,大家都想知道,却也都心底有数。人人知道港片市场不好,投资下来多半赔多赚少,若想求财求利这已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但谁也没料到“中国星”会沉得这么早,而且是败退得如此冷清、如此之急。究其症结,相信得从“中国星”自身的产业状况说起,更得探讨一下香港电影沦落到如此地步的最终原因。相信谁也不想俯在案头看这么冰冷而枯燥的商业报告,但面对严峻的局势,大家又不得不在细致的分析与挖掘中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台湾电影之死加剧港片工业衰亡

  很多人在想,台湾电影的死亡与香港电影何干,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曾知晓,香港电影市场最繁荣同时也是产量最高峰的八九十年代,百分之八九十的电影都是由台湾商家注资拍摄,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港片品牌,而所生产出来的电影,百分之九十的商业目标也是台湾市场。

  举例说明,在八十年代末,台湾诸多制片公司借助香港搞实力扩充,开掘商业市场,一直持续到1997香港回归大陆。1993年学者推出的六部影片《武侠七公主》、《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新人皮灯笼》、《新报仇》、《溶尸奇案》、《灭门惨案》等等都是在香港电影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作品,学者不仅负责资金的投入,更兼顾了发行。以龙祥为首的另一部分台湾产业班底,则泾渭分明地经营着自己的产业发展线路。与学者一样,龙祥也通过向香港大规模注资的途径去赚取利润。例如,龙祥利用其子公司龙城、龙泰、龙者、龙翔等诸多名义去做岛外业务,而更是与相关分支机构金公主、三本、德宝、三裕、王城、玖峰、弘基等等大打香港牌,合作出品了《东方不败》、《风云再起》、《新仙鹤神针》等卖座武侠片,并与嘉禾联合推出了《少年黄飞鸿之铁猴子》。

  可以说,台湾资金是香港电影的一支血脉,而台湾市场更是香港电影的谷仓。港片在台湾市场流通,要么是院线狂收,要么是音像制品大卖,声色暴力无一不有利润。香港几乎所有的三级片都是为台湾市场预备的,很多作品在本地都没有发行,就直接送到台湾的院线以及音像市场。九七之后,台湾终结引入港产三级片,也不再投资做跳板性制片业。这样的遭遇,注定了三级片制作的停滞,片商大量撤资、产业公司转行的现实逼迫三级片草草退出了历史舞台,沦为了昨日黄花。

  另外,东南亚各国各地区的电影市场的情况也与台湾近似,港片的生存环境并不是看似广阔的内地,而是此前一直被称为外埠的周边市场。近年来,东南亚各国本地电影的保护政策以及对香港电影的限制,造成了港片卖埠的萎缩,促成了环境的恶化,没有了市场的港片单靠本地票房是无法求存的,而没有了外埠资金也一样难以作为。

  香港电影繁荣时期制片公司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做引资融资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吸纳台湾资金涌入的中间机构。97之后,香港与台湾之间的资金、资产的交互受到影响,直接的后果就是数十家制片机构集体退出港片生产前沿。有不少观点认为,是港片素质的下滑断送了市场,这是不太正确的。例如1999年香港电影能够风涌而出《枪火》、《喜剧之王》、《O记三合会》、《爆裂刑警》、《暗战》、《龙在边缘》、《半支烟》、《目露凶光》、《中华英雄》、《星愿》、《紫雨风暴》等一系列上乘的作品,但商业滑坡的颓势不但没有遏止反而加剧,年效益居然未过五亿元,当年被称为是危机爆发的开始。想来这其中的因由并不是影片内核出了怎样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的结构与环境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香港电影后继无人、断炊断粮

  香港曾有令人骄傲的电影工业,但却没有一个令人骄傲的电影教育体制。港片鼎盛之年,大量失业的年轻人走进片场谋生,以工业作坊式的传承学得了一身技艺。但现而今,随着港片环境的逐年恶化,年轻人已不再将大片场作为改变生活的目标,越来越鲜有新人加入电影基础创作的阵营中来。这样的状况起初没有得到人们重视,但短短六七年之后,我们就会发觉,旧有电影人早已经跟不上现代年轻人的脚步,无法捕捉当前影迷的精神思维,电影界在新一轮的创造力枯竭的同时,已经到了无血可继的地步。

  曾身为无线金牌监制、银河主力干将的韦家辉就慨叹,称走入电影院里的影迷群体在十年之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已经隔绝成了两代人。以往城市喜剧的经验,以及那些旧有的娱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新商业娱乐元素的开发迫在眉睫,电影的创作班子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接棒。但在现实环境中,这只能是电影人的一相情愿。在当前的港片创作班子里,以往在八九十年代活跃的老电影工作者仍旧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即便是灯光与美术这样的基础环节,也都是旧有的那拨人在执掌。

  香港最大的失策,就是在电影工业尚发达的年代没有考虑成立专业的电影院校。陈旧而迂腐的学徒式机制,既无法保证人才的延续,更不利于年轻一代影人的迅速成长。想想在七十年代末,以徐克为代表的一系列海归派为香港电影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利用技术革新与思维创新把港片产业推向高峰。但这种现象在现今却无法再现,原因很多,缺乏专业教育就是最为至关重要的症结。新时期了,我们不能再以老眼光对比于以前的经验如何如何,毕竟当前的香港已经没有了邵氏与嘉禾这样的制作阵营,没有了如大学校一般的大片场。

  在巡视香港新人导演的队列时,居然发觉,满眼清一色的全是圈里人出身。无论是摄影师、演员、编剧还是其他相干人等。他们在圈中挣扎沉浮多年,更沧桑、更世故、身上几乎已无半点锐气,演员出身的导演多半更是跨刀玩票,完全不会做大胆而实际的市场探求。除了对好莱坞电影艳羡一番之外,香港必定还有属于自己的电影娱乐,只是这些元素并不掌握在旧有电影人的手里,他们经营的那一套,当下的年轻人未必就能买帐,更难说就能轻而易举接受。没有了新人与新思维,任何传统行业都难逃一死,电影工业也一样。这是市场的选择,是与电影人个体的创作实力不划等号的。

  “中国星”之败,香港电影之觞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星”的暂时停产事实上就是香港电影冰冻的讯号。虽然目前仍有几家大机构在勉力维持,但现实却是大家都在紧缩财政,力图保住尚未甭盘的现状。2006年,港片产量骤减为四十余部,创了历史最低。而且其中多数电影都是为内地市场打造或走合拍路线,纯粹的港片基本已经寥寥无己,可以说已然到了濒临绝产的地步。

  寰亚与寰宇是死心塌地的走合拍路线,或是直接将内地院线作为自身的救命稻草,几年来一直都在为寻求合作铺门路,虽说卑躬屈膝,但至少还能保证一些作品能够回收本钱。可“中国星”这方面就做得不太理想,自2003年《大只佬》遭遇“剪刀门”而变为了《大块头有大智慧》之后,与内地的沟通就一直都存在问题,难以通畅。

  如果说与内地关系无法沟通顺畅,是“中国星”心灰意冷的重要原因的话,那港片对内地市场的集体化妥协,则是香港电影目前无法独立摆脱困境的最大症结。2004年初,《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出台,曾令无数香港电影人为之欢呼雀跃。有了这一政策,香港电影就不再受进口配额限制,进入内地市场畅顺了许多。而且香港与内地的合拍影片,不仅港方工作人员比例可以高达三分之二,而且对于故事发生地和情节的限制也大大放宽。再拿票房来说,进口分账片只能获得最多15%的比例,而合拍片可拿到45%。

   看到这一政策,香港电影人多数都以为是取得了救命稻草,内地化港片以及合拍片马上就成为主流,风涌向内地,但现实环境却未能给港片带来更大的市场效益,反而是束缚了港片的创作,使其原本多变多元的产业结构骤然变得单一化,只能沦为一个又一个杂乱、无稽、无序的模式化产物。港产片要流通向内地,那必然得过几道关口。政治审查与文化政策审查是横竖两扇铡刀,假若不符合规矩或疏漏了半点细节,那必然得遭到清退,不仅商业上遭受打击,甚至还会影响到该出品公司的信誉程度。

  港片的生命力是什么?是娱乐,是创造力。传统意义上的黑帮片、赌片、鬼片、情色片都是其赖以生存的法宝,为了求新曾变换花样将各种手段玩到了极致。但若想走进内地市场,这些因素却最先通不过,未等辩白就会被早早枪毙掉。多数港片都相继规矩起来,不敢将传统优势发扬光大,只能随便堆砌几部所谓喜剧、阳光戏,这样特殊的环境造成了港片在短短几年里素质持续下滑,大家群起拍闹剧,缔造了一系列的娱乐垃圾。

   香港电影人或许无法理解,一个诺大的内地市场怎么就养活不了一个小小的香港电影。他们没有预想到,电影市场与商业领域的开发,最先取决的是文化环境的开放程度。而港片市场沦陷的原因并不是外面来了狼,而是自己把自己送进了狼嘴,而且还丢了家。 

  光鲜的金像与黯淡的香港

  每到一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都会出现一些如何能令香港电影走出困境的救市之言。想来今年,也一样会把这样的问题抛到台面上让电影人讨论,以群策群力找到方法改观现状。但事实上,电影人们日渐分化的态度,已经难以将意见统一起来公开探讨,原因就是大家都已不再团结。对生存目标的不同追求造成了人们意见上的分裂,而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则更无法使人心凝聚。金像奖的舞台,已经彻底沦为一场渗透着虚伪与假面的综艺秀,没有人会想到前程如何,只在考量是否能有宽敞的后路。

  想一想,一年仅产几十部电影,只有两三家制片公司参与的奖项有什么号召力。尤其是在《电影双周刊》倒掉而丧失唯一的民意支持后,评奖已经是业内自己包办的家庭游戏,那三三两两的小金人又有谁还能管它的轻与重?黯淡的香港电影环境下,早已经没有了什么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只有电影人们的一声叹息而已。拿一个金人还不如拿到下一部片子的制作费,得到一个虚拟的荣耀头衔,还不如直接拿到获准市场的通行证。

   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韩国电影的崛起导致外部市场的萎缩(地域原因导致了其极高的海外市场依赖性)、盗版音像制品的肆虐、网络电影下载的盛行、专业精英人才的流失与匮乏、资金运作模式陈旧等,都可以被看为是港片没落的罪因。但也千万不要疏漏一个关键的因素——人!早已无法团结起来的香港电影人是港片的掘墓人,缺乏调理与互通的关系,是业内始终无法形成策略性意见的致命伤。不要指望谁能充当救世主,也不要政府出面扶持一二,能够掏出大把钱来帮你拍电影。是市场环境成就了你们的一番功业,但反过来面对这个破败下来的市场,大家是否都该想想要为其做些什么。

  新一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马上就要拉开帷幕,这个时候谈生论死有着别样的意义,希望大家能在一些危险的产业讯号里吸取足够的教训,把即将死亡的香港电影重新还魂,至少能保留下可以复燃的火种。要知道,在一个危局之下,没有谁配得上英雄的称号,面临的只有耻辱与懊悔。只有团结,才是复兴的唯一手段,香港电影不仅仅需要做一次认真而实际的自我检讨,而是需要集体行为的自我救赎。同样金像奖不该成为回光返照的一场游戏,它更应该成为一次雄伟的誓师,为明天的回归积攒希望。

  搜狐娱乐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责任编辑:小锘)

相关新闻

香港电影摄影师学会颁奖 徐静蕾郭富城最具魅力

香港电影摄影师学会颁奖 徐静蕾郭富城最具魅力

香港电影摄影师学会颁奖 徐静蕾郭富城最具魅力 来源:现代快报 徐静蕾郭富城最具魅力 4月9日,一年一度的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颁奖晚会盛大举行...

2007-04-12 14:04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龙祥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