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近年来连续推出了多部舞台佳作,无论在省内还是在国内的知名度均大大提高,受到了同行和文化界的好评。其中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于2004年至2005年作为山西省“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周的展演节目之一,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上演;大型儿童剧《刘胡兰》于2005年在上海商演100余场;儿童剧《我能当班长》于2004年在江苏、浙江等地演出50余场,并荣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和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在此基础上,近日他们又推出了一台新颖别致、独具创新的《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一经上演即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肯定。随即又专程前往北京大学和全国政协礼堂演出数场,在北京的演出更是受到了北大学子及在京山西籍老乡的热烈欢迎,剧场外蜂拥购票的观众、剧场内难寻一座的景象和观众频频响起的掌声,都令主办者感到些许意外,没有想到在北京如此受欢迎,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为了推出这台演唱会,戏剧职业学院从策划、创作到排练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涉及到20多个单位,参与演出的达180余人。它汇集了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戏曲剧种即四大梆子于一体,并荟萃了这四大剧种的代表剧目和代表演员,使观众在两个多小时内即欣赏到了山西代表剧种的特点、代表剧目的精华和代表演员的风采。该演唱会根据剧种的不同,分为序曲、南风歌、塞北曲、上党调、晋中腔和尾声六大板块,唱段以山西戏曲经典唱段为主,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该演唱会大胆采用了交响乐与戏曲演唱相结合的方式,为传统艺术注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使之更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所以说,这是一台超浓缩的、高水平的、极具创新意识及探索意义的演唱会。
该演唱会最可贵的是其大胆创新、立意新颖的胆识。首先在内容上它把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剧种、代表剧目、代表演员荟萃于一台,体现了超浓缩的效果。其代表剧目有中路梆子《富贵图》,蒲州梆子《西厢记》《赵氏孤儿》,上党梆子《佘赛花》《续范亭》,北路梆子《王宝钏》《交印》。代表演员有“晋剧皇后”王爱爱,晋剧名家、梅花奖得主栗桂莲,“蒲剧名旦”、梅花奖得主武俊英,上党梆子名家、梅花奖得主张爱珍,北路梆子名家、梅花奖得主张彩萍。观众既可以欣赏到四大梆子的独特魅力,又可以感受到山西戏曲的总体风貌。在形式上,它把西洋交响乐与中国最具传统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戏曲结合在一起,既保持了戏曲唱腔和剧种的韵味,又体现了交响音乐的特色,并使二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给人以全新的视听享受。戏曲与交响乐能融为一体吗?这不得不承认是个难题。尽管多年以前我省有的剧团就曾做过尝试,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结果都不了了之。最大的问题是二者的关系如何处理,二者如何融合为一体。有的是太突出了交响乐,盖过、甚至淹没了戏曲;有的是仅仅把交响乐作为陪衬,难与戏曲音乐融会贯通,难与戏曲内容融为一体,难免让人感觉还是两张皮。这次,戏剧职业学院在总结吸取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内容上突出了戏曲唱腔表演,以戏曲表演为主题;在形式上既要突出交响乐,更要注重交响乐与戏曲音乐的和谐共鸣,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在阵势上、在数量上西洋乐器占了绝大多数,但民族乐器、特别是戏曲乐器、各剧种配器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既要体现出西洋乐的特色,还要体现出戏曲特有的音乐特色,二者完美融合后所体现出的则既不是西洋乐也不是纯粹的戏曲音乐,是融交响乐于戏曲音乐中的新的戏曲音乐。乐队人数多达80多人,整个舞台也被乐队占了四分之三多,乐队既是主要画面,也是主要背景,却没有喧宾夺主。
该演唱会还较完美地体现了歌与乐的融合,即戏曲唱段与交响乐于新戏曲音乐的融合。戏曲演员在新戏曲音乐的伴奏中,表现得如鱼得水,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婉转低吟,既表现出戏曲唱段特有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又体现了交响乐的恢宏厚重和细腻传神。
该演唱会还较完美地体现了歌与舞的融合。数量不多的舞蹈表演为演唱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较好地借鉴了普通歌舞晚会中的舞伴歌、歌伴舞的演出形式,大大改变了戏曲演唱的单调。
该演唱会还较完美地体现了音乐与戏曲特技表演的融合。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帽翅功、翎子功、水袖功隆重推出,它既是戏曲知识的介绍推广,又是戏曲精华的美好展示;既体现了音乐美,又体现了技巧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该演唱会还较完美地体现了舞美与整台演唱会内容的融合。尤其是多次出现的幕布上的山陕会馆戏楼上的砖雕图案,图案中的戏曲陶俑古朴典雅,栩栩如生;还有依次出现的舞台背景画面:鹳雀楼、云冈佛、太行山、乔家院,选材得当,画龙点睛;使得该演唱会表现形式更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表现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该演唱会还较完美地体现了主持人即解说、朗诵者和字幕与整台演唱会内容的融合。主持人既是主持者,又是解说员,还是朗诵者。再适当地配以字幕,使得该演唱会适应面大大增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内行外行,也不管你是省外甚至国外人士;都可通过解说、通过字幕对山西戏曲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个初步的认识,甚至从此喜欢上了山西戏曲。
当然,该演唱会尚有修改加工的余地,还希望通过不断地加工修改,使之更臻于完美。如在歌、乐、舞三者的比例配合上,舞蹈显得弱了一些,分量也轻了一些,空间也小了一些,与歌乐尚不成比例。在唱段的选择上,还需再下功夫,真正把最能代表四大梆子的、最优美的唱段选出来。在戏曲特技表演中还应加上戏曲武打特技表演,同时又是富有山西剧种特色的武打表演。另外,字幕停留的时间也稍微短了一些,未等观众读完就过去了,如时间能再长一点,并留有让观众咀嚼回味的时间就更好了。(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