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戏曲面临尴尬,观众群不断萎缩。乘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近日在济南开年会之机,记者采访了部分戏曲界人士,请他们为低迷的中国戏曲把脉。
戏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工业文明中必须转型
受文化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冲击,戏曲市场近年日渐凋零。有些戏曲界人士慨叹:戏曲如果窗口售票的话,可能台下的人都不如台上的人多。
两届“梅花奖”得主、唱了32年评剧的冯玉萍最大的感受是茫然,“现在的演出状况与以前相比,岂是‘差异’一词能描述,简直就是落差。我们全身心投入创排一台戏,得不到观众认可,不知道戏曲的观众群在哪里?”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对记者说:“戏曲从宋代以来,已有800多年历史,它是农业文明产生的文化,在工业文明中必须要转型。可前些年,戏曲的保护主义色彩比较强烈。保护是应该的,但是过于强调保护,反而禁锢了戏曲的发展,导致戏曲缺乏创新的动力。”
“保护主义思想对戏曲禁锢最严重的就是音乐。”薛若琳认为,“戏曲音乐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自身的凝固因子较多,革新因子较少,加上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戏曲艺术本体趋于凝固,具有排斥性,不容易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借鉴当代其他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
湖北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有楚剧、汉剧、黄梅戏等三个地方戏剧团,其中,汉剧的观众群已所剩无几。院长李道国认为,戏曲观众群萎缩的原因,主要是音乐上的陈旧。比如汉剧,由于其唱腔比京剧拖沓,被人评为“唱错了的京剧”。还有很多地方戏曲脱胎于“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缺乏精致动听、脍炙人口的声腔,因而慢慢地被观众所遗弃。
音乐的每一次变革都带动了戏曲的大发展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对戏曲来讲,音乐有着标志性的意义,这在此次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上得到公认。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说:“戏曲由于音乐得以流传,音乐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豫剧《朝阳沟》、评剧《夺印》,就其思想内容来说,现在可能已经站不住脚,然而有些唱段仍然为大家广为传唱。”
戏曲界人士认为,以音乐为创新突破口是戏曲自我拯救的必由之路。在历史上戏曲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无不是在音乐上发生了重大改革。以京剧为例,200多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徽剧吸收汉剧的西皮、二黄等唱腔以及昆曲、京腔等的音乐元素,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京剧。待至梅、尚、程、荀等流派形成,为京剧音乐带来了新风,京剧风靡一时。
现在被推为戏曲中高雅艺术代表的昆曲,其实也是由“土腔土调”的昆山腔沿革而来。薛若琳说,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在前后20多年时间里,先后有两个音乐家群体对昆山腔进行革新,一是以魏良辅为首的20位民间音乐家,主要以“水磨调”来改革,使昆山腔更加细腻;二是以梁辰鱼为代表的文士群体,对昆山腔进行第二次革新,把南北音乐中最优秀的曲调、旋律综合起来,称“南北合套”,并以此创作了《浣纱记》,使昆山腔由清曲变成剧曲,由此传遍大江南北。
李道国院长说:“戏曲音乐必须要革新,现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再死抱传统的模式不放,行腔依然一板三眼,慢慢吞吞,观众自然要逃离剧场。”
“戏曲音乐应既是草根的,又是时尚的”
采访中,戏曲界人士对于戏曲音乐的革新言辞殷切,他们呼吁,要振兴戏曲,一定要革新戏曲音乐,使之丰富提高。薛若琳说:“戏曲音乐的革新方向应既是草根的,又是时尚的;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时代呼唤戏曲音乐革新家。对戏曲音乐的革新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要雅俗共赏,二是要达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审美要求。要鼓励探索、允许失败。”他说,当年昆曲、京剧的产生,都是把当时最好听的时曲小调、山歌俚曲等吸收进来,为我所用,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时下优美的音乐旋律兼收并蓄呢?
去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的吕剧《补天》在音乐上的尝试创新受到专家高度评价。《补天》既吸收了柔美质朴的沂蒙小调,也有高亢激越的西北民歌的元素,以前者为女兵的音乐主题,以后者为男兵的音乐主题,突破了以前“四平调”“二板调”的简单手法,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84岁的刘厚生先生认为,“戏曲界有些人强调京剧姓京、吕剧姓吕、越剧姓越等,认为音乐上的革新改造,会使艺术本体发生变迁,从此这一剧种也将不复存在。这是胶柱鼓瑟的看法。京剧连它的父母都不姓京,为什么京剧非要永远姓京呢?拘泥固守、不思变革,只会让戏曲观众丧失殆尽”。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