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制作人和导演给这次“叛变”提供的一致口径。在当下,这是再正当不过的理由。所以冯小刚(冯小刚新闻,冯小刚说吧)可以反过来质疑提问者:“你说观众不需要大片?《疯狂的石头》口碑好,媒体都宣传,一两千万票房; 《龙虎门》没什么动静,随随便便七八千万。”
为了《夜宴》的宣传,制片人王中磊用了几百人为他做推广。几个月内,《夜宴》的广告渗透到各大电台、电视台,就连北京许多商场的楼面、机场、高速公路上都开始竖起了巨型海报。这一切的费用,是300万人民币。
而5个月前的5月22日,仅仅一场戛纳Majestic沙滩的夜宴,就花了华谊和寰亚50万欧元。
宴会中最活络的人物,是章子怡(章子怡新闻,章子怡说吧),戛纳评委、美国导演、日本演员、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都集合在她的裙裾下。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也出现在宴会上,美国报纸猜测他是因为一夜之间对迷人的中国女性有了好奇心才参加了这场宴会。“小刚导演”是当天晚上章子怡的口头禅,在发布会上,章子怡对着众多国内外媒体记者大谈自己爸爸、妈妈都是“小刚导演”的“粉丝”。而冯小刚则开心地向记者夸章子怡体贴可人,去日本出差还记得给他买老花眼镜。
戏里戏外,章子怡都是《夜宴》最重要的一张牌。冯小刚明白无误地解释了章子怡的作用:“全世界每年有上千部电影在海外寻找片商,很多优秀片子连看都没人看,但是《夜宴》因为有了章子怡、袁和平,才会在电影节上让那么多片商排着长队要看片子。”
“以章子怡作杠杆,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极其聪明地宣传了自己的电影。”正如美国著名娱乐杂志《综艺》亚洲版主编帕特里克·弗雷特(Patrick Frater)所说的那样,章子怡只是杠杆,海外市场才是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个梦想中的“海外市场”,《夜宴》才会拉上《哈姆雷特》做包装:“我跟西方人一说这是中国的《哈姆雷特》,周迅(周迅新闻,周迅说吧)是奥菲莉娅,西方人就全明白了。”
但其实,冯小刚本人根本不喜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一部我不愿意去看的电影。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太闷了。”冯小刚把“太闷”两个词尾音拖长。
《夜宴》是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第一部花费上亿的“古装武侠大片”,相当于他之前所拍摄的几部贺岁片的总和。与《十面埋伏》和《无极》相比,《夜宴》的电影质量并不比前几部大片差,观众与媒体的不满更多来自冯小刚对一贯的平民立场的偏离。
“市场”是制作人和导演给这次“叛变”提供的一致口径。在当下,这是再正当不过的理由。所以冯小刚可以反过来质疑提问者:“你说观众不需要大片?《疯狂的石头》口碑好,媒体都宣传,一两千万票房;《龙虎门》没什么动静,随随便便七八千万。”《可可西里》从某些方面也可以成为“大片有理”的例证。王中磊说,《可可西里》放映时口碑出奇的好,可票房却很差,但是一问,又好像大家都看过。唯一的结论就是,国内观众看这样的电影不需进电影院。
从张伟平到王中磊,从新画面到华谊兄弟,这几年采访下来,回答者的逻辑和措辞出奇一致——国内观众电影消费能力差,小片不能拉观众进电影院,为了拉观众进电影院,就只能拍豪华大制作。大制作需要回报,回报只能从海外市场获得,海外市场目前只接受一种模式:亚洲一线红星+古装动作+似是而非的剧情。
国内的电影消费能力不强的确是事实。在采访中,王中磊指出,2006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近10亿,其中11部进口分账影片占据5.1亿,在总票房上,国产片除了年初的《霍元甲》过亿,《疯狂的石头》拿下2000万元,几十部电影票房不过3亿多人民币。而同期上半年日本票房第一的《海猿:爱的极限》票房为70亿日元,约5亿人民币,第10名的票房也有1亿多人民币。难怪王朔说:“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微不足道。”
“大片风”的根源,是李安(李安新闻,李安说吧)的《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是第一部在北美地区主流商业院线的华语电影,一直到现在,《卧虎藏龙》还是北美地区最成功的华语电影。这部投资1500万美元的电影2001年在北美地区取得的总票房为1.3亿美元。之后,张艺谋(张艺谋新闻,张艺谋说吧)的《英雄》于2004年取得了5300多万美元的票房。用王朔的话说,《卧虎藏龙》、尤其是《英雄》的成功,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影响就是:“在新一轮进场的影视投资公司、国外基金经理什么的新投资人心中打了一针鸡血。”
德里克(Derek)是《综艺》美国版的主笔,从事电影评论30余年,在他看来,《卧虎藏龙》的成功是一次“偶然”。“其实美国人也不知道《卧虎藏龙》会那么成功,这只是一次偶然,或许和当时美国的‘功夫热’有关。”他耸耸肩。在德里克看来,包括《英雄》在内的跟风之作,都违反了商业电影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差异性。而“大片”,也并不是只有古装武侠宫廷这一种。德里克提醒记者注意,正是为了避免没有差异,米拉·麦克斯在发行《英雄》的时候才不得不将其推迟到2004年上映,而且在宣传中刻意突出李连杰(李连杰新闻,李连杰说吧),给观众造成这是一部李连杰电影的错觉。
事实上,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电影市场显然没有中国电影投资人想象得那么大。德里克说,美国人做生意是“一场战争”。虽然表面上美国没有配额制,但是美国人并不像亚洲人那么关心“世界其他的地方”。每年能在主流院线上映的非英语电影超不过两部,而这两部电影的名额,除了中国,还有韩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影在争夺。所以在德里克看来,华语电影目前在海外取得的成绩,已经“相当不容易”。
《无极》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去年《无极》在古堡举行了宣传派对,简直让全世界媒体都流口水。我想帮一家法国电视台进去做报道、看片花,却被陈红拒绝了。她说这是最贵的电影,所有采访人员都由美国方面负责,她无法安排。”留法6年学习电影导演的刘小月记忆犹新。但《无极》最终被北美发行公司退货,在亚洲之外只在北美的15块银幕和荷兰上映,北美票房不到67万美元,荷兰的票房则是4442欧元。帕特里克和德里克不约而同地用“糟糕”这个词来形容这部电影。
《夜宴》为了照顾海外片商和所谓西方人口味,做了很多改动,甚至是结构上的整体改动。剪辑师刘淼淼回忆,为了达到导演意愿和海外片商意见之间的平衡,《夜宴》先后改了七八稿才定稿,为了让海外观众能看明白,片头用字幕说明时代背景,文戏的开场也被改成现在的“追杀太子”。可是《夜宴》的努力显然没有打动西方人的心。在帕特里克看来,对西方观众来说,“《哈姆雷特》故事太老了,电影却是给当代人看的,要让观众喜欢,最重要的还是细节的讲述方式”。德里克也不认为《夜宴》是能让西方人喜欢的那种:“《夜宴》里有很多很复杂的文化,一般西方人理解不了。”《夜宴》首映后,《好莱坞报道》将这部电影形容为:“好比你去赴宴,却不知道最后自己吃了些什么。”
德里克说,他最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这几部所谓的“大片”都要使用相同的班底:谭盾、叶锦添和袁和平。“我不能不说,他们三个的组合在西方观众眼中已经没有新意了。”而且,在德里克看来,中国大片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它没有根基:在美国,正常的电影工业中,全明星的一流大制作、所谓的“票房炸弹”每年不过拍一两部,中坚力量是70%的中小制作,它们也是电影工业利润的中坚来源。但是中国大片的拍摄资金都来自于其他行业的投机资金,所谓的“热钱”,这样的制作模式对电影工业的正常模式相当有危险,因为没有根基。而在历史上,一次投资失败造成整个制片公司的倒闭也非常常见。
这些大片真的能赚得着钱么?
中国古装大片在海外的票房已经呈现了下跌趋势,同样是张艺谋制作,《十面埋伏》从2004年12月到2005年4月在北美上映,4个月总票房不过1100万美元。随着海外市场票房的逐步下跌,古装大片在国内票房压力逐步增大。对于《夜宴》来说,这个压力更大;《夜宴》的预算是1500万美元,后来追加了500万,一共是2000万美元。王中磊的目标是海外发行收回40%,国内要收回60%。为此,《夜宴》发行了800个拷贝,超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600个拷贝,希望票房达到1.5亿人民币。但事实上,按照目前的市场规定,院线公司抽成30%以上,如果票房达到1亿元人民币,华谊能拿到手的不过3600万元。
就像王朔说的那样:“都说挣着钱了,《甲方乙方》投四五百万,北京收1200万,全国300万,总共1500万,院线抽完成,本利相抵。《天下无贼》投三四千万,票房1.2亿,谁挣着钱了?反正我知道投资方之一‘太合’没挣着钱,一年之后投的钱还没收全呢。票房成功,都是聊出来的。”
放映上越看不到利润,成本对拍电影的人来说就越重要。王朔在接受作家孙甘露采访时透露:“大部分人都是自己晕投资。晕着一个是一个,电影只要上了,工作人员就先在成本里挣钱了。电影的成本里,过去说一半是人员成本,1/3是器材、胶片、洗印费用。现在整个人员成本就可能变成影片成本的2/3乃至80%。从业人员越从放映上看不到利润,越不肯事后拿钱。必须先拿钱才有保证。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制片主任最后只从你的成本中拿走20%,那他还真是拿你当朋友了。有的剧组,投资下来揣一半,拿另一半拍戏。”在那些导演兼制片人或者导演和制片人是一家人的剧组里:“他也是这种大权独揽没有监督的……一个再烂的电影,拍下来,按合同拿钱,一点不黑,也比一本最畅销的小说版税拿得多。再从成本里省点,假如你是包制作,省的就全是你的。”所以王朔觉得:“电影成本是人为扩大的。”德里克则用“泡沫”来形容。
有趣的是,至少从目前看,“古装大片风”依然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王中磊掰着指头数了一串公司依然在计划中的大片:“吴宇森(吴宇森新闻,吴宇森说吧)的《赤壁之战》、李少红(李少红博客,李少红新闻,李少红说吧)的《青龙偃月刀》,还有……”而王小帅也即将执导一部5000万投资以上的电影。德里克只能用“想象不出来”来表达他对这些电影前景的看法。
相关链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电影的镀金年代(图)
三联生活周刊:大片之谜 (责任编辑:天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