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夏雨来说是电影丰收的一年,由他主演并在2005年上映的就有《独自等待》、《电影往事》和《猛龙》,此外,他在2005年拍摄制作完毕主打今年情人节档期的《上海伦巴》中扮演一位老电影工作者。在《上海伦巴》热映之时,本报记者对这位在18岁就获得威尼斯影帝的30岁男人做了独家访问。
谈《上海伦巴》——从没想过被一个小孩会叫爸爸
记者:为了拍《上海伦巴》,你是不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学赵丹的表演?
夏雨:我没有刻意学赵丹,因为当时一直说的不是演赵丹,而是演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的老电影工作者,这个人物身上有赵丹的东西,但也综合了其他很多电影人的感觉。为了拍这部电影,当时恶补了一下中国的老电影,当时看了有七八部吧。
记者:你对这个人物是怎么理解的。
夏雨:他是一个戏剧的狂热者,为了戏剧失去了家庭,还要抚养两个孩子,所以这个人自己的生活有点一塌糊涂。这个人物处于那么一个时期,他除了对电影的本身的热爱之外,他还有一些历史的责任感,比如宣传这种救国救民的道理。现代人更多的是名啊利啊,很多东西不是很纯粹。而且那个年代的电影人,和老百姓是很贴近的,他一样住在居民区里面,他晚上练戏时声音大了,影响别人休息,别人会拿竹竿捅他地板。这很有意思。
记者:拍这部戏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
夏雨:演两个孩子的父亲对我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我没有那个人物那么复杂的生活背景,那个人物应该比较成熟,但又不是很成熟,这个状态不是很好把握。而且我特别怕小孩,我一见到小孩就不知该说什么,从来没想过一个小孩叫我爸是什么感觉。
谈事业——每部戏的付出是一样的
记者:有人认为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主人公)就是你本人。
夏雨:很多人以为马小军就是我,我就是本色表演。其实在拍那个戏的时候,我是一个青岛人,我不是一个北京人,我去演一个北京人。我从来没在军队大院里呆过,我去演一个军队大院的孩子。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文革那个时代,我要去演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我那时候从来没谈过恋爱,我要去演一个去追女孩的人。这些都是跟我完全不一样的,我那时甚至连北京话都不会说,我还要去学北京话。那个角色和我本人反差其实挺大的,但是完了以后 很多人跟我说,啊,那就是你本色演出。
记者:在后来有没有想过要超越《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表演?
夏雨:真没有想过。因为做演员不象做画家、音乐家那样简单,演戏不是说可以自己说了算。《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大的机器,每个零部件运转很好,最后产生了这么一个东西。我只能说,我演出的每一部戏,付出的是一样的,有的戏付出的甚至比《阳光灿烂的日子》还要多。要说超越的话,那是一个整体的超越,不是一个人自己能做的事情。
谈感情——我们没想给谁做榜样
记者:你和袁泉在《上海伦巴》中饰演一对情侣,互相会不会尴尬?
夏雨:我们都是很专业的演员,我和她一起演戏,就是我在拍戏的时候和一个不错的女演员合作,她在拍戏的时候和一个不错的男演员合作,就是这么回事。
记者:今年会结婚吗?
夏雨:我们都不想说这个事,没意思。我们没想给谁做个榜样,我们也没觉得自己是个榜样,我们只是和普通年轻人一样,在生活,在谈恋爱而已。这个感情最后会出现什么样一个感觉,我们俩也不知道,我们俩只能说尽力往一个很好的方向去走,我们也不希望背一个包袱,我们觉得这个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们不希望是为了大家谈恋爱,我们是为了自己谈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