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文是根据著名导演谢晋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的专访所整理
导视:
他是中国获奖最多,观众人数最多的导演。
谢晋: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
他因电影成名,也因电影梦难。
谢晋:什么导演啊,我们都是牛鬼蛇神。
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耄耋之年的他还有什么样的电影梦想?
《面对面》光影百年,专访谢晋。
主持人:
在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谢晋这个名字陪伴了我们60年。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谢晋的高度就是中国电影的高度。五十年代有他的《红色娘子军》,六十年代又有他的《舞台姐妹》,七十年代还有他的《天云山传奇》,八十年代更有他的《芙蓉镇》。作为拥有国内观众最多的导演,谢晋自己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电影与众不同?因为我有哲学。”那么,谢晋的电影和人生哲学到底是什么呢?
王志(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中新网注):这个是什么?
谢晋:这是英国最重要的奖。英国给我最重要的奖。英国艺术学院。
谢晋:这是韩国送的。
王志:这是一个纪念品。
谢晋:这个可以看一下,这个其实蛮重要的。
谢衍:这个是舞台姐妹。
谢晋:这里还有几张,这是最早的金鸡奖,第一次最佳导演,最佳的影片什么都在,这个也是芙蓉镇的,我都记不起来了。
解说:
用荣誉等身来形容谢晋可能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家中还是在办公室,奖杯和获奖证书都是非常抢眼,而这些只是谢晋60年电影生涯的一小部分。
记者:一个年轻的导演,他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他可能非常希望得一个奖,我不知道您在得了那么多奖之后,您怎么看待这个得奖?
谢晋:到现在为止我都无所谓,《鸦片战争》得奖,第6次百花奖,金鸡奖也算在里头,这种感觉不是说麻木,已经,我讲过最有名的话,我在前几次在宁波第几次,第8次,算我讲,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谢晋:这个不是我自己故作谦虚,你捧一个奖杯高兴了,但是最重要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我有的时候在街上碰到,或者到什么单位到什么省去,谢导演,连曾庆红这些同志都讲,他在上海当书记的时候,谢晋导演我是看你片子长大,我说这比我捧的奖杯,我真是感觉要好。
记者:但是这个奖杯放在柜子上,看得见,永远放在这个地方,口碑怎么来衡量呢,看不见,有时候您听不见。
谢晋:我的奖都是一亿多观众,我告诉你,我好几部戏,一亿7000万,一亿3000万,你还没有感觉到这个东西,我跟你讲。我好几部戏都是一亿几千万。一亿几千万的人看你的戏,我跟你讲,我再跟你讲个笑话,我在法国颁一次奖,颁什么奖呢,颁奖人说,那个节目主持人太棒了,我记得他看了很多介绍我的,介绍了上千字,他什么都没,取了最主要的一个。
记者:这个数字是有震撼性的,对于他来说,一亿多观众看一部电影,这个数字可能是有震撼性的。
谢晋:我当时拍的《高山下的花环》一亿多观众。这个节目主持人这么说的,我今天介绍一个在我们法国还没有,他得的奖比我们法语电影多得多,这个人就是谢晋。
解说:
82年前,谢晋作为长房长孙降生在浙江上虞的大户之家。少年时,随父亲举家迁居上海。谢晋的祖父谢佐清曾经和巾帼英雄秋瑾以及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共事深交,在谢晋这个长孙身上寄托了无比的希望。直到今天,在谢晋的家中,仍然珍藏着祖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套500本的小学生文库。
王志:您说的就是这套书?
谢晋:商务印书馆,这个书盒子换掉了,已经不是了。第一期,抗战一开始,这个没有了,中学生文库都没有了,我后来一直保留着,我的这套书有五百本,这个书看完,我增长了很多知识。很多人来买,我说我这个不卖。
王志:这些都做文物了?
谢晋:真的变文物了,没有几套。
记者:也就是电影启蒙吗?
谢晋:这不但是文学启蒙,我跟你说除了《红楼梦》没有,《三国演义》都有《岳飞传》都有,《伊索寓言》都有,《安徒生童话》都有这五百书里面。
记者:这是文学启蒙,电影启蒙呢?
谢晋:电影启蒙看电影啊,包括张石川,郑正秋的电影,所以我很崇拜郑正秋,蔡楚生的师傅就是郑正秋。张石川他们就是《红烧红莲寺》,包括后来的《啼笑因缘》都是他们的。到这期作品完了以后,左联的作品出来了,夏衍的作品出来了,袁牧之的,赵丹他们的戏出来了,吴永刚的戏出来了。
记者:您自己去看?
谢晋:妈妈带我去。那时候一毛五分钱。
记者:看着看着就看上瘾了。
谢晋:所以这个看多了以后糟糕,最后书都不想念,所以我父亲后来很生气啊,不许我看电影。
解说:
身为会计师的父亲一心想让谢晋子承父业,或者有一个更为体面的工作,但谢晋却迷上了戏剧。从中学时,谢晋就开始从事业余话剧演出。1941年夏天,刚刚读完高中二年级的谢晋,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报考了从南京迁往川南江安县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那一年,他18岁。
记者:那你父亲怎么同意你来学电影?
谢晋:父亲已经没法阻止我了,因为我当时已经有点小名气了,在电影界,张石川的部下了等于。我的老师洪深先生介绍我去的。
记者:怎么没有学表演?
谢晋:前三年,不管你学美工,不管你学电工,都要学的,化妆也要学,服装也要注意,这是三年。第四五年级就你选,到底学导演,还是学表演还是学编剧。我学导演。
记者:你自己不想继续演戏吗?还是想当导演?
谢晋:我后来到底考虑学导演还是学表演,考虑下来还是学导演。因为我自己撰写的东西,我体现出来好像很有距离,但是我导演的东西我就,因为我跟着最好的,可以算是全国全世界最好的导演,包括焦菊隐,包括洪深先生给他做场记什么的。抗战8年,我在四川6年,这6年的生活对于我来讲,这一辈子都很难忘的。
记者:六年生活您说对您影响很大,有什么影响呢?
谢晋:最重要的,我们的领导,包括我们从郭老,夏衍这代人开始全部在重庆搞话剧,我也在重庆搞话剧,那个时候没电影,我学就是学话剧的。我看焦菊隐先生拍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我在那儿做场记,管效果,这种熏陶。
谢晋:最后是黄佐临先生,焦菊隐先生他们教我,张俊祥,黄佐临,我最大的新闻还不在这里。我当时还没毕业,黄佐临写信给我,就是黄蜀琴的爸爸,你到我们公司来工作,就是黄佐临他们的公司,文华公司。后来我到张石川的公司去了,我当时还没有毕业,老师就写信说你到我们公司去,我当时能到石挥他们的公司不得了的事情,当时所有毕业的人都失业。
解说:
1948年,谢晋从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回到上海,在大同电影公司担任副导演,正式开始了电影导演的艺术生涯。
主持人:
看着中国第一代导演的电影长大,又由第二代导演手把手地领进电影殿堂,谢晋无疑是幸运的。作为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也是1949年以后新中国第一代导演的代表,谢晋一共执导了36部影片,这些影片很多都成为彼时或此时的代表作。而最初让谢晋一举成名的是一部体育故事片《女篮5号》。
解说:
1957年,由谢晋自编自导的《女篮5号》与中国观众见面,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女篮5号》反映了新旧社会两代运动员的不同命运。与当时风行的工农兵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显得独具特色。
记者:《女篮五号》是你第一次自编自导。
谢晋:是的。
记者:您怎么会对这个题材感兴趣呢?
谢晋:因为第一,我中学时代,小学时代体育都很好,我的一百公尺,我的跳高都不错,后来因为看球看多了,我在香港开始看球,因为我父亲调到香港去工作,我在香港看球看很多,因此一直想搞一个体育方面题材,但是当时有个体育是很好的,正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来,这个戏推出来,都是工农兵,不是工农兵不能拍的。这个东西拍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个戏差点没枪毙,《女篮五号》都差点枪毙。
记者:什么原因呢?
谢晋:这个戏没有写党的领导,我们的球队总归要有一个党代表的,这个戏没有。这是第一,第二个这个电影有锦标主义倾向,因为当时主张友谊第一,我们甚至还让球,那个什么年代,我56年拍的戏。
记者:是啊,在当时那样一种形势下那样一种环境一下,《女篮五号》怎么能出来呢?
谢晋:后来周总理看了,说这个戏要送莫斯科青年联欢节的,哪些地方有缺点改一下就行。顶过去了,最后贺龙来了,贺老总一看这个戏好极了,其他的人都不讲话了。
解说:
后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女篮5号》获得了银质奖章,这也开始了谢晋电影生涯的获奖历程。1959年,满怀激情的谢晋带着新中国进口的第一批彩色胶片来到了风光旖旎的海南岛,在热带季风的吹拂下,演绎了《红色娘子军》这部红色经典剧。
记者:怎么会找到这个剧本的?
谢晋:建国十周年,部队里头,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几个大军区,每个军区要出一个最好的剧本。广州军区就出了《红色娘子军》送八一厂,八一厂枪毙。为什么枪毙?写战争写得太残酷了,修正主义思想,退稿。广州军区区部长很有水平,怎么这样的戏还能被毙。然后给地方的电影厂拍拍看,因为长影啊,上影也拍这些片,每个厂送了两本,我们上影厂拿到,拿到以后看完以后给我。谢导,这个剧本很好啊,不错。我一看果然不错。
记者:你怎么觉得不错呢?
谢晋:我觉得一条很简单,这个人物写得好,不是光是打仗,写人物,而且有传奇性,我们抢先一步我们要了,结果长影他们也想要,已经我们拿走了。拿起来以后好了,作为重点的片子。然后选演员,王心刚是因为我看过他很多军事片,气质比较好,到现在还是我最好的朋友。祝希娟这个演员不好找,太纤细也不行,太漂亮也不行,就找到这个。
解说:
影片中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是第一次参加电影的拍摄,当时,她还是上海戏剧学院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记者:为什么选祝希娟呢?
谢晋:祝希娟那很简单,就是她整个感觉,气质她不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而且她的眼睛各方面跟作者写的完全吻合的。所以这批演员。或者我们到广州到海南岛去体验生活的时候,那个作者来了,梁信同志,我的好朋友,我说你看这几个女孩子来了,你看看,坐了有七八个,哪个演琼花,她。我说对了对了,我说英雄所见略同啊,我选择对的这个角色。有的说谢导,这个演员形象不是很漂亮,我说为了漂亮就完了,她的漂亮在另外一方面。我还请了一个顾问,这个顾问是当年《红色娘子军》的连的连长。
记者:为什么要请当年的连长来做顾问呢?
谢晋:她来到我们这里,教她们这帮人。当时的红军走路都是这样,绝不可能像现在的美国兵这样走。然后把军装穿起来,每人发一个枪,没子弹的。
记者:真枪?
谢晋:真枪,电影非真枪不可。电影不能假,舞台上倒无所谓,每人发一个,炊事班也有。我说你甚至放在床边,开始很重,后来拿惯了,现在祝希娟枪打得非常好。拍完以后这个戏。夏衍他们领导看了以后这个演员太好了,然后完了以后暂时还不放,建党四十周年献礼。
解说:
1962年,在首届中国电影百花奖的评选中,《红色娘子军》获得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配角奖四项大奖,并在第3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万隆奖”。虽然《红色娘子军》获得了大丰收,但是,片子中反映人物性格的一条重要线索吴琼花和洪常青的爱情戏被无情地删去了,对于导演谢晋来说,这是件到现在都感觉遗憾的事情。
谢晋:已经拍好了。拍好了以后,还不是我补戏的时候,补戏完了以后,整个在最后上海电影局张俊祥主持的会上,爱情的戏发生问题了。
记者:什么问题?
谢晋:有爱情的戏,故事里头有啊。有三场四场戏很重要的,俩人走路,吴琼花当时已经跟洪常青这个角色已经两三年了,现在人也长大了,对他也有一种爱慕的感情。而且这段戏演得最好,眼睛露出那种,露出爱情的台词有的。洪常青因为他做党代表,红军规定的很严格,绝对不允许有恋爱、更不许有结婚。结果这三场戏看完以后,局党委开大会讨论这个戏到底怎么办?
谢晋:当时反右已经两三年以后了,但是阴影还在,你一定要用的话麻烦了这个事情?为什么?八一厂已经枪毙这个剧本了,最后没有办法了,最后张俊祥主持这个会议,怎么办啊谢晋?我说我是不主张。我们作者是来信说坚决不要改。你们一定要剪,除非你们告诉我,这个组织决定,不是我说了算的。组织决定那个时候。
谢晋:张俊祥就没有办法了,咬咬牙,他是我老师,我也不好硬跟他干,他说先这样,原话,他说那就算组织决定吧。请注意,就算组织决定。
解说:
《红色娘子军》的成功一举奠定了谢晋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但对于谢晋来说,他早期的另外一部影片《舞台姐妹》却是命运的转折点,在这部电影里,谢晋用诗话的电影语言再现了越剧女演员在新旧社会的不同命运,但遗憾的是,在影片的拍摄阶段,《舞台姐妹》就被诬为毒草接受批判,谢晋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
主持人:
可以说,谢晋的命运紧紧和电影联系在一起。《舞台姐妹》让谢晋由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变成了牛鬼蛇神。但对于谢晋和中国电影来说,更大的浩劫还在后头,随着文革的爆发,内地电影工业几乎完全停滞,中国电影创作者普遍遭受打击。在这期间,谢晋曾经暂时离开牛棚被指令拍摄《海港》与《春苗》两部文革电影,一个在电影面前从来不会选择“缺席”的人,这就是谢晋。
解说:
文革结束之后,谢晋的创作权利得以重新恢复,经历了十多年的磨难和沉淀,谢晋无论作品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均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之后,1986年,谢晋拍出了他电影生涯的巅峰之作《芙蓉镇》。这部电影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和之前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一起,被人们称为谢晋导演的反思三部曲。
记者:您当时已经拍了《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两部关于文革的片子了,为什么想到还要拍这第三部?
谢晋:因为我对文革的戏,我就说为什么都拍悲剧东西,我说很简单,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不是我个人的。他们老说,你爸爸自杀,母亲自杀,这个还是小事情。你想一个国家打成几十万人变成右派,全部平反了,这个什么时代。所以文革结束以后,我觉得不想再拍社会对比这样的主题,这几个大的事件怎么说,我要把它表现出来。
记者:当时选刘晓庆来演胡玉英是一眼相中的吗?
谢晋:当时开始还不是她,我觉得还不太理想,我还想另外找。她给我写了四封信,电报,我是非常赞赏这种演员。
记者:您欣赏她的态度。
谢晋:我欣赏什么呢,这种对角色强烈的愿望,这个是很重要的人。有的人你找他,他还,谢导,我这个不一定合适我。信念没有。她自己觉得她一定能演,我说是吗,那你来来看。她最后,从来没得过奖,金鸡奖、百花奖都是最佳女主角。这个也不是谁捧她,也下了死功夫。
记者:那选姜文来演秦叔田呢,他有什么理由呢?
谢晋:我没找他,后来我一个好朋友,祝士彬,演那个王秋赦的,带他来。到谢导家里来,我说什么事啊,他说谢导,姜文来了,他说他一定要演这个角色,他说他可以试一下给你看。姜文比刘晓庆小10岁。我说戏里头,刘晓庆叫你的角色叫大哥哥,叔田哥,老大哥了,比她大。结果那怎么办,他说你要相信我,我能够化妆上各方面能解决,而且我自己会努力。我说好,试试看。
记者:你当时决定要用他的时候你就没有犹豫,他外形不占优势啊,而且他的经历。
谢晋:不,有个条件,那是我碰到这种演员很少的,演技,演技呀。什么角色他都能演,这个不是演技我不会找他,刘晓庆也是,她那股劲,谢导这个角色我一定能把握好。现在演员,谢导,这个角色,算了,有的更糟糕,先谈这个(点钞票动作)。我从来不要,我从来不要这种演员。
记者:那你挑演员的依据是什么?
谢晋:我跟你介绍一个我自己的经验,我对《红楼梦》做了详细的笔记,《红楼梦》里女的没有写一样的,漂亮不漂亮,这种说话本身就不妥当,晴雯漂亮,袭人很漂亮,林黛玉,当然更漂亮,薛宝钗也漂亮,没有一个一样的。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所以你看我选演员,你就是现在看《芙蓉镇》八个演员,五个得奖。
解说:
在谢晋的精心打磨下,许多演员都如宝石般露出了光彩夺目的一面。在《芙蓉镇》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个性突出,表演不凡,他们共同演绎了一些让人难忘的经典镜头。其中,秦叔田在和胡玉音一起扫街时教其跳舞的细节感染了无数观众。
记者:你为什么那么设计呢?那么苦难的岁月,那么困境当中,你用那么浪漫的手法?
谢晋:这也是当时很重要的细节,姜文这个角色本身是文化馆的,他会音乐,就是华尔兹,只要有点文化人就是知道这是探戈还是华尔兹,还是四步,他就讲,一二三,教晓庆。晓庆跳得很好的舞,做不会跳的样子,而且演得还不错。法国到一二三,二二三的时候突然发出热烈的掌声。都笑,热烈的掌声。后来我问法国记者,他们扫地的时候,尤其扫到跳华尔兹的时候,就鼓掌。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这个法国不了解文化大革命,这么艰苦的,这么受到迫害的,居然还在这么一个镇上,还在跳着华尔兹,太有意思了。你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秦书田在追求胡玉音嘛。他说你们这个民族厉害。
记者:但是您当时怎么会想到要加这个呢?
谢晋:这个对人物性格非常有好处的,姜文演的秦书田追求她,到最后刘晓庆演的胡玉音因为不能做米豆腐了,磨也放起来了。那天磨也放出来了,最后磨也磨起来,然后等姜文来,他敲门进来以后,把盖子一揭开,水蒸气啊,把人都雾住,然后盛了米豆腐给他。给他的时候,秦书田坐在她旁边吃,胡玉音旁边看着他,最后他真的是冲动了,憋不住了,最后抓住她的手。这场戏,拍完以后,看样片,姜文后来说,谢导,我这场戏我觉得我演得太好了,我从来没有演过这么好的戏。我说你看看,我说你的眼神特别准确。我的眼神是啊,我吃到最后我的手,我眼睛看呆了。我说你什么道理啊?
记者:什么道理呢?
谢晋:我说我升格了,一秒钟24格吗?24格,定,大就是24格。我说我是28格。你们看见跳高,跑步,最后慢动作吗。慢动作冲线的时候。
记者:您用高速了?
谢晋:他在摸她手的时候,慢了,慢不稀奇,眼神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就是看呆了,他实际上内心也冲动了。我先告诉你,这个不是你的戏好,我升了格了。怪不得,你拍得好,演员讲原来这个道理。
主持人:
有人把谢晋电影称为“现实主义电影”,鲜明的社会现实背景,曲折的人物性格命运,不倦的人道主义追求,是谢晋在电影中极力表达的内容。也有人把谢晋的这种表达方式称为“谢晋模式”,“谢晋模式”在为谢晋带来亿万观众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和质疑。
解说:
1986年7月,正值《芙蓉镇》火热上映的时候,《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名叫《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在海内外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争论,被称为“1986年中国文坛三大冲击波”之一。
记者:你《芙蓉镇》放了以后,好评如潮,但是也引起了争论。人家说“谢晋模式”说你形成了一个模式。
谢晋:这是错误,这是完全错误。我告诉你,这个人叫朱大可,我太熟了,就是他提出了的“谢晋模式”,这个提法完全错误的。
记者:为什么是错误的。
谢晋:很简单,我告诉你说,他说这个谢晋这种就是好莱坞模式,后来我问了他们几个朋友,我说他看过好莱坞电影吗,他没看过。后来李准好几个作家跟我讲,他一定要叫报上跟我两人笔谈。
记者:论战。
谢晋:辩论,笔谈。那么好几个作者,报社也找我说,谢老,你也写一篇,他既然说你谢晋模式了,你也写。后来几个作家,大作家,谢导,千万不能跟他辩论,他就希望跟你辩论,辩论了以后,他红起来。现在中国有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是什么呢?这个事情根本跟他没关系,他自己想,这个事情我最好跟谢老一辩论,一辩论我就不得了了。
记者:那您承认您有模式吗?
谢晋:我不承认,没有这种说法的,我没有一部戏一样的。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中国的一种非常小心眼一种说法,我每部戏我自己觉得,我可以拍《女篮五号》这样的,我也可以拍《高山下的花环》这种的。
解说:
《芙蓉镇》之后,谢晋拍出了《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女儿谷》、《鸦片战争》等影片,这些影片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没有取得像当年《芙蓉镇》的社会效应。而与此同时,新生的第五代导演迅速崛起,成为国产电影舞台的主角。
记者:那您怎么看他们呢?人家说第五代第六代的导演。
谢晋:陈凯歌一直叫我叔叔,叔叔,因为我跟他爸爸同班同学。他很多事情都谢叔叔。张艺谋跟我一个小组的,原来是我组长。就是政协,我说你,很多武打的搞到四川那个什么九寨沟去的,他说老板叫我拍。老板说好看,拍出来,我说你怎么,不说了,不说了,就这样的。不行啊,这几个大导演,真是,完全可以不用听你老板的。他们其实以为很成熟,其实也不是。
解说:
1992年,谢晋成立了一家影视有限公司,导演谢晋变成了董事长谢晋,接着,谢晋又创办了“谢晋明星学校”,在他的身份上又增加了校长这个头衔。如今,谢晋的长子谢衍也从美国归来,执导制作影视剧的同时,还帮助父亲打理公司的一些事务。
谢衍:我父亲把电影看作生命,当作他的生命对待,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记者:那你怎么看待你父亲对于电影的情感?
谢衍:我觉得对他本身来讲,他有他很幸福的一面,也有他很痛苦的一面。比如说到了现在,电影一百年了,他拍过的电影,以前拍过的电影,现在据说是都非常好的,像《天山传奇》、《木马人》、《芙蓉镇》啊,那当年都是经历过…要被禁演啊,又被怎么样,我爸爸也被弄得蛮惨的。当然现在商业社会整个都变了,他也不会去拍那些武打的,也不会去拍那些东西,对他来讲现在的机会也是比较少,对他来讲他自己还是一直想拍电影。我想这方面他有他痛苦的一面,现在找资金不是很容易,因为现在的电影投资人,包括我们电影界、电影总局也不会来拍这种电影。
记者:那么到现在,就是您刚才讲的抱怨,他是不是也代表一种时代的潮流?会去迎合他吗?
谢衍:他不会迎合,他绝对不会迎合。因为他最近也在准备这部片子也是完全跟潮流不合的,他自己想做的一些片子。他还是要写人,写那些底层的人,反应这些情况这种片子。
谢晋:中国电影现在的文学基础太差了,我是认为。你以为是第七代,宣传得很厉害,没人看。《可可西里》我到现在为止,我很喜欢这个戏,但是他这个不属于像我说的那种,一定要一亿七千万,他可能两千万不得了,一千万。现在500万就不得了,我告诉你。但是还是应该有种电影,七亿农民里头,有三亿人想看的。这个东西如果我们中国导演不追求的话,糟糕。
主持人:
毫无疑问,谢晋时代,也就是中国电影的计划经济时代结束了。但年已82岁的谢晋对于电影还有梦想。目前,谢晋的新片《江湖祭》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今年冬天就要开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希望自己的生命结束在摄影机旁。在这里,我们祝福谢晋,我们也感谢谢晋。
(来源:央视国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谢晋”,共找到103,123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