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2004年没火,2005大热,为什么今年“发紫”?翻开任何一家日报类报纸,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天都有超女的消息,而且大都是重版重做,其投入规模远远超过任何一项娱乐赛事。平时并不主动配合电视媒体的纸质媒体,究竟要在这场超级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
超常投入 集体失态
这个夏天,娱乐圈并不是除了超女就没有别的新闻,但是,“不可一日无超女”似乎成了平面媒体的共识。粗略统计,全国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几乎所有的日报类报纸最迟都在总决选阶段开始投入。以成都媒体为例,娱乐版面在没有超女赛事的情况下,平均每天对超女的版面投入均超过50%,有的高达三分之二,本市一家媒体某日竟一气做了13个超女专版,于是超女成了近期中国文化娱乐新闻的“重中之重”。成都某媒体娱乐部主任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承认,如果哪一天没有超女的稿件见报,他就要被扣钱。某些拥有“主流话语权”的媒体,甚至将超女拔高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中国内地最好的娱乐节目”,有的媒体还悲叹:“‘超女’三甲播完以后,中国人将看什么?周一见面将议论什么?”。
包装攀比 利益驱动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媒体的投入和追逐,都是在这场商业秀的主办方没有摇动任何橄榄枝的情况下,主动和自觉的行为。更为超常态的是,这种投入竟形成了报业市场抢夺受众、促进发行的新一轮竞争。首先,超女信息成为各报争相抢夺的报道资源,“每天必须有”,几乎成为报纸娱乐编采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其次,比包装策划,把超女的生平、成长、粉丝、亲友……一切“旮旮旯旯”都弄上版面,而且要“做大,做大,再做大”,标题字号、图片都在攀比中超常刊出;另外,各种手法用尽,不遗余力炒作,让没有黑幕的“黑幕”,各种各样的“曝光”“踢爆”等等在八卦手法中做到极致,反过来又强化了读者对超女的印象,于是超女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
终极血拼 双刃之效
媒体在超女正面战场的血拼,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正面推动超女的影响,但事实上未必。湖南卫视在超女各赛区的决赛阶段,就已经注意到媒体的疯狂举动,记者当时采访时,对方就表示,由于关于超女的各种说法太多,他们不想再宣传什么,甚至决定对媒体采取低调态度。而到总决选阶段,除了南方都市报等少数合作媒体,平面媒体几乎已经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进入比赛现场。湖南卫视没有明确说过为什么要对媒体低调,但树大招风的道理谁都懂,舆论和人言一样可畏。
另一方面,媒体对同质新闻的反复轰炸,在争取超女读者的同时,也以剥夺读者其他信息获得的方式,排斥掉更多并不关注超女的读者,甚至将一部分中立者推向反感的对立面。(记者 刘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