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首,是缠绵悱恻的二胡独奏《阿炳像》。这是钱老1993年的作品,至今回响在无锡惠山阿炳的墓侧。瞎子阿炳,这个穿行在江南小巷中的道士、乞丐、民间艺人,把他的整个生命,浓缩成了一首旷世之作:《二泉映月》。20世纪80年代初,享有世界声誉的指挥家小泽征尔流着泪听完了这首乐曲,当他说出“这是应该跪着听的音乐”这句话时,阿炳的在天之灵应当欣慰了——他用他一生的贫穷落魄,用他一生的艰难困苦,用他一生所受到的社会的轻视和践踏,为后世的所有中国人换来了尊严与赞誉。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这首乐曲屡屡奏响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乐曲深刻跌宕的旋律,不但诉说着阿炳生前死后的哀荣,还倾泻着民族不朽的精神和多难的历史。
阿炳是民族音乐的大师,而塑造大师的人,也必须是巨匠。我佩服钱老《阿炳像》的精妙构思。100个雕塑家,恐怕有99个在为阿炳塑像的时候会选择他专心“拉”琴的坐态,让右手的手臂尽量伸展,让左手的手指在弦上奔突。但钱老偏偏选择了一个在冷雨凄风中踽踽独行的形象。他佝偻着羸弱的身体,侧低着头,斜倾着肩,整个身体就像一棵在风中簌簌发抖的芦苇。他的两只手臂没有演奏家在乐声中的舒展与洒脱,而是如残疾一般,左臂卷曲向上,紧夹着琴杆,右臂艰难地向里“推”。虽然钱老没有让阿炳拉开二胡的弦弓,尽情演奏,但他消瘦的身姿,却依然充满着音乐的流动与韵律。那被风扯起的衣襟,那内弯的手臂,那颤抖着、挣扎着的身躯,以及那破旧长衫上粗犷朴拙的刀痕和“遮颜”的破帽,就像《二泉映月》深沉哀怨的旋律,如泣如诉。
最令我赞叹心仪的是《张继·枫桥夜泊》。这尊作于1993年、立于苏州寒山寺枫桥文物陈列馆的青铜雕像,完全是一首清丽的弦乐小夜曲。诗人斜依书箧,头微仰,身半卧,眉轻蹙,目假寐,整个身体流畅贯通的线条,形成了舒展轻盈的旋律;由两三个干净平滑的大面构成的身体,则形成了简洁丰盈的和声。这首抽象与具象结合、古典与现代相融、灵动与沉稳共存的夜曲,还有一个最后的华采乐段,那是作者的神来之笔——一支轻松地搭在腿上的手臂,像婉约流畅的旋律缓缓流向一只微微抬起的食指——张继,这个醺醺然的诗人,正在凝神细数着钟声。
佛寺的钟声,共有一百零八记,象征着人生一百零八种烦恼和修行路上的一百零八个关坎,是所有“晨钟暮鼓”的佛教寺院共有的仪规。但这个不大不小的寒山寺,只因为“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便在中国成了一所家喻户晓的寺院。据说,这首诗还是选入日本小学课本中少数的中国唐诗之一,因此使寒山寺除夕闻钟,成了许多日本游客来中国旅游的首选。假如说是张继的诗句让该寺名传遐迩的话,那么,钱老的雕塑,则可以与无形的唐诗前后呼应、光辉互映,堪称寒山寺文化的两件瑰宝。
钱老的雕塑每尊都有着极强的音乐性,让人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昂首高歌,两臂张开如风中鹰翼的《陈子昂》,似黄钟大吕,让人听到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慨叹;那轻扬玉手、朱唇微启的《觅渡女》,如莺啼燕语,让人听到姜白石“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的丽辞。即使是那些紧闭钢唇的《孙中山》《曹雪芹》《伍子胥》《炎帝》《神农氏》,也让人感到一种逼人的声浪。那是一种来自地心深处的声音,巨大、深沉,是老子所谓“听而不闻名曰希”的“天籁”,你充耳不闻,但它的确存在。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美艳绝伦、动人心魄,但转瞬即逝。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它长久屹立在天地之间,但冷寂无声。
钱绍武的雕塑,大形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