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张华 首先声明,我们支持“超女运动”本身。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超过央视“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强硬表明:人民不只关心大国大事,人民也关注小民小事。“超女运动”是一场空前盛大的平民狂欢,在这个开化的年代,平民需要狂欢。 但我们坚决反对的是:把绝大多数人狂欢的权利扼杀在少数人极不人道的伪商业摇篮里。 我们的愤怒首先来自那个所谓的天娱公司对超女生存权的扼杀性剥夺。这难道不是一场明目张胆的剥夺吗?让全国5个赛区的前10名选手签下长达8年的“卖身契”———拒签者扫地出门,即使签约,选手连起码的合同文本也拿不到。这分明就是一份强奸自愿、划纸为牢的不平等条约,而且这纸不平等,还单方面地强攥于一介法盲手里。强盗往往是精于逻辑的,他们也许要说,这不是“卖身契”,这是发展规划,是造星蓝图。而事实却是:要把签下的50位选手包装、制作、代理、推广,并确实能把她们做成明星———哪怕像张含韵这样,每个人至少要投入七八十万元人民币,而天娱公司仅仅是一个挂靠性质的演艺经纪公司,在制作上完全缺乏起码的实力。真相就在于,为怕肥水外流,天娱公司干的实际是一桩“捡到筐里就是菜”、宁烂勿予的霸占勾当。不签者死,签者生不如死。这才是超女“卖身契”的本质。 我们的愤怒更来自那个所谓的天娱公司对大众娱乐权的私人篡改。超女是谁的?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可否认,超女的发端带有很强的个体商业策动性,但当我们千人唱和、万人鼓跃地把超女从一个电视节目发动成一场带有时代精神和全民快乐主张的某种社会文化潮流的时候,超女不再是一场歌唱秀,她已经成了快乐时代大众情绪的一种集中代言,她是大众精神产物,支撑她的是整个快乐大众和他们乐此不疲的时尚生活。 某种意义上讲,“超女运动”已经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她必须有所负载,她里面除了娱乐、消遣、公众情趣……还应有绝不容缺失的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超女也是一种公众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娱乐的道义所在。民间给了这场“超女运动”罕见的力捧,不求有所回馈,但至少不是变本加厉、竭泽而渔地把公众情感渔利到枯干。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50进20,20进10,10进8,8进6,到现在居然玩到“6进5”,当某一个人的去留都要全民最大限额地集体高消费,并用“情感请客、短信买单”,这种榨汁机似的极端行径,无耻到流汗! 这是个公道的问题,别用商业运作一语粉饰,哪怕是一场游戏,规则也是一条不容践踏的底线。 是公众让超女登堂入室,建立起一座华美大殿。但少数人偏要在大殿后面大搞“超女后宫”。前台歌舞升平,后宫清规戒律。与世隔绝只为修炼一心事主的本事,这幕现代丑剧居然在号称“快乐大本营”的地方上演! “超级女声”后期越来越变味,“造星运动”正在蜕变成一场“屠刀行动”,“娱乐民主”正在走向“娱乐反民主”的歧途———什么“想唱就唱”,现在是“我要你唱才能唱”,什么“打造快乐”,不过是“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钱”。 打到“超女后宫”去,保卫超级女声!其实最后真正被捍卫的,正是我们的平民狂欢权!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后宫”,共找到
254,309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