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前,有关该电影节被“降级”的传闻曾经一度流传———作为上海记者,那段时间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积极辟谣。不过,“积极辟谣”这件小事很可以反映出我们对待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复杂心态:虽然经常发出一些恨铁不成钢的话语,但从骨子里说,还是期盼它有朝一日成为城市的骄傲。
2005年6月19日晚,随着赵薇封后、日本演员藤茏也夺帝,《乡村写真馆》和《求求你,表扬我》分获最佳影片奖和评委会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终于拉下帷幕。晨报记者愿意就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得失进行粗浅的探讨:
得:“缺星症”不翼而飞
摩根-弗里曼带着慈祥的笑容向上海挥手作别,布兰登-弗雷泽用自己的相机珍藏起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德国国宝级大导演施隆多夫在宣布新片锁定南京大屠杀后,踏上了回国的班机……往年被媒体诟病的“缺星症”,在今年得到了彻底解决。加上走红地毯的国内大腕张艺谋、冯小刚、赵薇、莫文蔚、吴镇宇等等;平心而论,这次的星光应该比包括“金像”在内的国内各大电影奖项夺目得多。
失:“参赛片”急需大师
电影节生存的根本是“竞赛片”。事后记者们对《求求你,表扬我》得奖展开了争论(奇怪的是,此前该影片在记者们评选的“传媒大奖”上独中两元),联想到前一届霍建起的《生活秀》遭到的责难,我们发现记者的潜台词无非是:影片不错,但是否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看来,记者也是势利的,很多时候竞赛片的“名声”和“实力”并不完全一致。不过既然威尼斯和戛纳能够对我们的侯孝贤、王家卫低声下气,那么如何寻找国际大师参赛,让“竞赛片”名实兼备,将成为下次电影节的课题。
得:论坛聚风云“大腕”
如果说明星是电影节的名片,那么论坛则是电影节的支柱,今年的论坛真正实现了国际最高水平的尖锋对话,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副董事长盖瑞斯-威根、索尼影视娱乐公司执行副总裁霍普-彭沙芙、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主席杰弗里-吉尔默、法国戛纳电影节总经理维罗尼卡-盖拉、韩国釜山电影节主席金东虎……今年电影节有好几架包机,一个是组委会包机请了300位国内明星参加开幕活动,另外一个是米拉麦克斯公司共同主席哈维-维恩斯坦和随从坐私人包机飞赴上海,参加金爵论坛。“包机”是一种象征,这背后既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也意味着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国际一流电影节的能力和决心。
失:优良传统仍需保留
实际上,参加过欧洲的国际电影节以后你会发现,所有记者对待电影节的态度都很苛刻。好比《华氏911》摘取金棕榈那样,事后的评委见面会上,各国记者的质疑有如狂风暴雨。遗憾的是,这次电影节取消了最后的评委见面会,使得各地媒体和评委之间没有办法迅速进行正式交流。另外,按照电影节惯例,像明星得奖后,一般需要保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明星发表感想,这些感言往往会迸发出一些妙语和真挚动人的话,但这次电影节竟然有部分明星没有发表得奖感言,影后赵薇从上台到离开都一言不发——取消感言虽然让仪式显得简短、朴素,但总归缺少一点味道。
晨报记者黄斌、李建中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国际电影节”,共找到
662,052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