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年6月18日PM
主题: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国际电影论坛
将军与士兵的对话——约会德国电影大师沃尔克·施隆多夫
地点:银星皇冠假日酒店
嘉宾主持: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石川博士
嘉宾:德国著名导演 施隆多夫
德国年轻导演 马布斯·伦特
德国年轻导演 艾斯
石川: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同学,今天下午我们在银星酒店举办这样一场将军与士兵的对话,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知道在座有很多上海各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的学生,在这些同学心里都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导演。在我们眼前就有这样一个榜样,所以我们今天下午展开一场跟施隆多夫导演的对话活动。
开始的时候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台上的几位来宾,首先是德国国宝级电影导演施隆多夫先生,大家欢迎。坐在施隆多夫旁边的这位漂亮的女士,也是德国的一位年轻电影导演艾斯小姐。再接下来是另一位德国电影导演叫马布斯·伦特先生。旁边一位是同济大学文学院的教授顾世渊,他今天担任我们这场对话的翻译,我们表示欢迎。还有两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本科同学,第一位是黄凯,第二位是邱昕炜。在台上的各位来宾当中,大家看到了将军也看到了士兵,一会儿在我们中间会展开一场对话。
在德国或者在中国,我想有一个问题是共同的,就是说很多学影视专业的、学电影专业的同学在学校毕业以后,要寻找一个途径,能够进入到电影创作的领域,能够找到投资,然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什么是我们心目当中理想的电影?我们用什么样的步骤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拍摄我们理想的电影呢?我们今天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邀请施隆多夫导演简单为大家讲几句,请大家欢迎。

沃尔克·施隆多夫:大家好,我刚到上海四个小时,但是我马上感到像来到家里一样。今天坐在我面前的都是学电影的学生,这些学电影的学生跟我在纽约或者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学电影的学生没有什么区别。怎么样做最好的电影,当然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我想先谈一下如何做一个好的导演。
我也曾经是一个小兵,我也曾经想当将军。当时我在巴黎学哲学,20岁左右,脑子里充满着哲学的幻想。当时我也想拍电影,但是我不知道拍电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时有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认识一个作家,这个作家是为电影导演写剧本的,因此我当时一心想认识那位写剧本的作家,我找到了那位为导演写作的作家,他在一个很小的出版社办公室里接见了我,我费了很多口舌说服他,一定让他把我推荐给导演认识。于是他拿出一个很小的卡片,就象名片差不多大,在上面写了一句话,他说“亲爱的×××,你结识一位学哲学的德国学生,应该不是一件坏事。”于是那位学哲学的德国学生就跑到法国导演那儿去,法国导演正在准备一部电影,这位德国学生就拿了那位作家写的卡片,交到了那位导演的手里。他说,这个事情不坏,我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需要观众。我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我非常客气地说“好,那我不再打搅你了”,于是我会转身离开他,很可能会继续学我的哲学。但是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我厚着脸皮在那个地方,跟他说“我还是想认识你,还是想看你怎么工作。”弄的他没有办法了,他就把我送到他的助手那儿去了。我跟副导演说,我实际上就想在旁边看看你们是怎么工作的,我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副导演最后告诉我说,“那好,你下星期一八点到××× 地方去。”于是我只有挤到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尽量不让人家注意。
电影的故事是在地铁里,主角就是鹦鹉,鹦鹉要讲话,但是那天出现一个情况,鹦鹉不开口了。大家都准备好了,摄影机也放好了,就等鹦鹉开口可以拍,但是鹦鹉就是不张口。我对旁边一筹莫展的工作人员说,我说你可以在鹦鹉的嘴上涂一点芥末,鹦鹉的嘴就会动,那时候你就可以拍了。我就这样从学哲学的年轻学生变成了导演。我在结识的法国导演那里待了五六年,一直做他的助手,开始了我的导演生活。拿破仑从士兵到统帅,他说一个士兵怎么会变成元帅?他问士兵,你是不是有运气?他说到最后谁在生活中有运气,谁就会成为将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沃尔克”,共找到
8,557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