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背景、空荡的场地、没有伴奏的清唱、怯生生的回答、出丑的、紧张的……在以前,这些内容怎能上得了荧屏呢,但现在变了,这一切都成了观众对超级女声追捧的理由。因此,首先要弄明白超级女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很重要。 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人绝对办不出来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央视办了那么多届青年歌手大赛,也没有把海选过程提到电视屏幕上来播出,即使号称“真人秀”的《非常6+1》也只是把选手在训练营中的培训过程做成三两分钟的片花,还时常露出些摆拍的架式。而超级女声的操办者绝对是“真人秀”的拥趸,也是操作大型晚会、大型活动的大腕,同时还是深谙观众命门的高手。 在笔者看来,超级女声葫芦里的秘密有以下三个。首先是“把镜头拼命前移”。像超级女声这样的选秀节目存在不少,如央视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但与之相比,超级女声不但将精彩激烈的决赛、总决赛带给观众,而且还将镜头前移至粗糙原始的海选,这样给了众多少女上电视露脸的机会,即使出洋相也在所不惜。电视信息的接受者在这里成为了内容的传播者,位置的互换极大调动了选手们的参与积极性。“海选聚人气”,这一招很毒。 其次是“将过程无限放大”。电视说白了玩的就是时间,把一段时间做得妙趣横生,让观众乐此不疲,那它就成功了。超级女声很会操作时间,即它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过程”的魅力。举一个例子:决赛的结果由观众手机投票决定,但超级女声把揭晓结果这个小环节做了无限放大。在一般电视台多是一揭了事,而超级女声则一位数一位数地慢慢揭,揭的人还换来换去,本来一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拉长到十几分钟,其中悬念迭出,插科打诨,也绝不乏味。 “小题绝对大做”,这一招也很厉害。再一个是“把声色打造到底”。探究超级女声大获人气的原因,无外乎两个字,一个“声”,一个“色”。所谓“声”,就是让观众在电视上唱出自己的声音来了,尽管是各种奇怪的声音都可能出现,所谓“色”,整个活动搞到最后成了“选美”。海选过程是“审丑”,这已经为大家所公认,而到最后的“选美”的确让观众过饱了眼福。既有“声”,又有“色”,由此组合而成的“声色阵线”正是超级女声之所以诱人尤其是诱惑男性观众的地方。“声色阵线,男女都不放过”,这一招也够狠。 此外,超级女声的葫芦还有个公开的秘密。“内容为王”是电视人的第一准则,超级女声把“内容”对准了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平民阶层,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牢牢掌握了这一从众心理与忠诚度都很高的群体。而且在大多电视仍抱着“美丽产业”这一口诀不放时,超级女声却反其道而行之,挖掘了“审丑产业”这一形式,正契合了人民隐秘的心理需求。超级女声的实践证明,丑不但可以传播,“审丑”还可以成为时尚。 对于观众而言,要知道超级女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至少可以不被超级女声的“声色”所迷惑。超级女声是一个纯粹的名利场,选手为了名利,电视台为了腰包。看着这场由大众传媒操纵的“人民造星运动”席卷全国,愈演愈烈,笔者忍不住想敬告电视台:适可而止吧。 □张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北广剧评工作室)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超级女声”,共找到
128,028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