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号称是35年来首部华语歌舞片,同时也是陈可辛进军内地电影市场的首部作品。曾经凭《甜蜜蜜》风靡了无数影迷的陈可辛终于抛开《见鬼》和《三更》这种恐怖题材,重新走上“爱”的道路,他解释说:“影片的主题是‘忘记’,周迅代表‘忘’,金城武代表‘记’。周迅想把过去忘掉;金城武却相反。我想探讨的是‘回忆中,我们是否真的爱过?’”也许歌舞片是一种带点冒险性质的类型片,但听陈可辛讲爱情故事却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事情,更别说影片的主角还是金城武和周迅这对俊男美女。 信息时报:《甜蜜蜜》获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8项大奖,是迄今为止获金像奖最多的影片。据说这个片子是七年前《甜蜜蜜》的延续? 陈可辛:是的,我在用不同的方法拍同一件事——黎小军和李翘去香港都不是为了对方,然而剧终的再次相遇却证明了他们是注定在一起的,爱情总是被蒙蔽的。 信息时报:你怎么看待周迅的角色? 陈可辛:周迅让我想起《甜蜜蜜》里的张曼玉。张曼玉是那种没有被文化地域限制的演员,你需要她在哪儿,她就可以在哪儿。她可以在巴黎,可以在纽约,可以在伦敦。我发现内地具备这样特质的演员特别少,有的演员演古装戏很漂亮,你一旦让她演时装戏那味道就不对了。周迅未必是最好的演员,可她身上具备张曼玉这种特质。 信息时报:拍这部片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陈可辛:我最担心的是金城武,因为在回忆的那一部分他才20岁。20岁是一种状态,周迅好办,你给她穿得漂亮一点,脸蛋抹得红彤彤的,那感觉就出来了;但我需要金城武“垮”一点,比《不夜城》里还要“垮”。 信息时报:你怎么看内地电影? 陈可辛:以前觉得内地商业电影、商业导演太少了,现在发现内地电影市场才刚刚起步,在既定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这里充满刺激和挑战。像冯小刚,学会了借用港星,拍的却是内地的事儿,这样做,能把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观众都讨好。 信息时报:你觉得自己在妥协吗? 陈可辛:香港导演个个都是监制,没有办法,内地导演可以拍一些非主流电影,因为内地有那么多人口。而香港不行,香港只有600万人口,美国可以有伍迪·艾伦这类导演,但如果按照香港的人口比例,那就只有三四个人会去看伍迪·艾伦。当然,王家卫算是个特例,他用商业的手法讲他自己的故事。所以,香港导演有时候会妥协,妥协并不是一件坏事。 信息时报:《如果·爱》这种歌舞片投资8000万,你有信心收回成本吗? 陈可辛:用这样的问题问香港导演,他们都会信心十足的。香港电影导演从小就知道,拍电影可以不赚钱,但肯定不能让老板赔钱,因为只有这样老板才会继续投资,你才会有电影拍。但香港电影市场就那么大,票房五六千万的影片三四年才出现一部,《功夫》票房一亿多,周星驰还亏8000万,因此香港导演都得考虑香港之外的市场。也就是要保持多种选择,要有多条退路,这也是一种变通。张艺谋说离开这片土地就不会拍戏了,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子,我们香港导演的适应能力一定要很强。我们的优势就是适应能力。这也是我做导演的同时还要做监制的原因。(时报记者 谭争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