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文学》编辑出版喝彩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语文”这个词是中文独有的一个概念,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翻译,汉英字典给出的答案是Chi鄄nese,然而这个解释显然是对“中文”或者“汉语”的一种侮辱。我们几千年以文字和语言流传下来的一切显然是无法以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内容代表的。
说句耸人听闻的话,以“语文”这个概念主导的中文教育培养出的是大量没有文化的文化人才。若干年前,《南方周末》曾刊登过一份法国大学人文科的入学试卷,相信对此印象深刻的读者不止我一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甚至大学教师中有几人能有百分百把握通过这场考试?
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三位学者编撰的这个《大学文学》读本是一则迟到的新闻,尽管这则新闻的力度不足以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其中的一些选择或许会引起争议,比如古代文学篇没有收录李白,现代篇没有巴金和茅盾,当代篇收了朱文,外国篇收了马修。阿诺德。但是只要它美好的出发点能演化成实在的趋势,那么总能把“大学语文课”变成一个能给大学生带来更多快乐的名词。
自初中开始,国内的中文教育对语法的重视已经足够了,如果经过六年的灌输之后,大学生仍然要面对繁复的文字语言训练,那么其实就是承认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失败。就像编者说的,“大学语文如果还是中学语文的教育,首先就会让学生厌烦,变成高四、高五语文”,大学要“侧重文学熏陶”。其实在我看来,此话说得还是不够彻底,何必要等到大学,中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更多的文学熏陶吗?
长久以来,国内教育界的大多数人似乎有这样一种思想,只有获取知识才是教育的功效。所以中国中学生的数理化水平比国外的同龄人高出不止一截;所以学生能熟练地背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却只看过其中两三个人写的文章;所以状语和补语容易分清,现代诗永远看不明白。最可笑的一点也许是,端坐在大学文学史课堂里的学生却没阅读过课本上大部分名字的作品。
“盖使举世惟知识是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情感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趋于无有矣。”鲁迅在1907年说的这番话,放在今天也许更有振聋发聩之效。
中文教育不能“语文障目,不见文学”了。以语法为核心的语言文字训练应以够用为宜,它只是一个文化人站立的基础,靠它,你可以行走江湖,但永远不足以俯瞰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浩渺波涛,不足以领略文字之美。只有文学才能为我们插上那对翅膀。
□牛文怡(北京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