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些前辈的圈内人谈女明星,是最过瘾的八卦运动之一。所谓嘴上起风暴,谈论女明星这种赏心乐事,自然就是起了一场粉色风暴,谈的时候唇边舒展,齿间留香,发梢温柔,连呼吸,都变得荡漾起来了吧。 女明星自然是演艺圈里最耀眼的风景。而每一个年代,都会有代表性的女星。30年代之阮玲玉;50年代的王晓棠、秦怡;60年代的谢芳、祝希娟;70年代80年代的陈冲、张瑜等,无不都闪闪发亮,影响整整一代人。 但是却“八”出些端倪来了。70、80年代前的女巨星,无论艺术生命短暂与否,无不在当红的那一些日子里全力发热发光,红尽一时。而90年代开始的女星,漂亮是越来越漂亮了,用现在的标准话是:美貌、身材、智慧、勇气全面兼顾。但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不代表就能成为巨星。 前辈们说:石兰,真是浪费了。石兰的电影我确实没看过,但杂志上的倩影都有印象,这是后80年代一个长相独特,身材不输巩俐的女星。像“巩俐+张艺谋”一样,她和周晓文搭档,热情奔放,敢露敢脱(当然有底线),《青春冲动》等青春二步曲让她一炮打响。可惜,前有“张巩”,她的光芒始终无法透彻发放,而且她也缺乏一线巨星的气质,后来也有点意兴阑珊,好像就不再拍戏了。今年看了她的被封杀7年的《大鸿米店》,其实那时她已有青春滑落之势,仍在片中尽力一搏,以全裸情欲戏出镜,演出落力,非常敬业。无奈时也命也,一封7年,光阴不回头,从此性感石兰消失,可惜。 90年代是一个令女星扼腕的年代,女巨星?只有巩俐幸存。最可惜的是宁静了,这个集天生性感和冲击力演技的大眼美女,敢爱敢恨又敢脱,被姜文称为“炸弹型女星”。只可惜同样是生不逢时,国产片本身是低谷,盗版夹击,美国大片冲击,没有良性的娱乐圈操作。这颗炸弹,在炸响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红河谷》等几部叫响的影片后,结婚生子去了。现在在电视长剧里倒是很红,但失去了电影这个更高级的平台了。前几年的令人寄托希望的四小花旦里,赵、周是犯了方向性错误,赵薇的负面新闻太多,演技没有提高,《绿茶》、《玉观音》、《泡制女朋友》几乎是惨不忍睹。周迅演技是有,但拍了太多的电视剧,自贬身价,这是不能成为担大梁巨星的致命伤。徐静蕾向才女型方向发展,但转型的动作太早了,还没几部代表作,还没红透红过瘾就转幕后,浪费!除非早知道自己在做明星这方面没有前途才会退而求其次。章子怡前途无量,国内的观众缘较差,这和中国人对年纪轻,又猜疑是谋女郎的女艺人那种狭隘心理很有关,但她的演技有待开拓,叫座力也是很有限,也不算入浪费之列。 女明星,就算从20岁开始红,就算是最仁慈的上帝,给你最美好的年华也就给你十几年,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刘晓庆那么能穷折腾的。上帝创造了她们,又浪费了她们,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为之感慨。 所以,以上故事告诉我们:做女明星真难!而在这个美女众多的年代里,做一个有相貌有身材有演技又有叫座力的女星尤其难上加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