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艺术评论》_搜狐娱乐 >> 第七期

学术品格铸就的青春盛会

YULE.SOHU.COM 2004-12-01 17:54  作者: 王国平  来源: 《艺术评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靓颖沈阳拍写真
图:关咏荷产后家庭照首曝光
章子怡愿为"他"息影结婚生子
小S婆婆4千万豪宅慰劳媳妇
大牌明星们的卖身契曝光(图) 徐静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历程
蒋雯丽曾落榜张国立曾当工人
林青霞首度回应婚变传闻

  以4月18日中华世纪坛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为起点,以5月15日国家奥林匹克中心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为终点,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圆满的姿态划入历史。

  历经十一年的风雨及磨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再稚嫩,也不再单薄。不再稚嫩是因为大学生电影节一直得到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相关媒体朋友和全国大学生的呵护与关爱,由一棵青青幼苗慢慢茁壮成长为一棵青青小树;不再单薄是因为有着十年的铺垫与积蓄,在吸纳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始终站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头位置,不断拓宽自身的外延与内涵,形成立体、多元的活动形式及内容。

  但是,十一年的发展历程并不相互分割、相互断裂,而是始终在一个核心概念的范畴中逐步推行,自成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就是始终坚持大学生电影节自身的独特品格,也即十二字宗旨令:“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大学生电影节是一次青春的盛会,大学生始终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主人。大学生电影节为大学生集中观看当前最新的国产电影服务,大学生电影节也为大学生和电影人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创造一个理想的平台,大学生电影节更为大学生表达自己对电影的感悟以及对影像的痴迷提供放言的空间。所以,大学生电影节与其他一些政府性、群众性和商业性的电影节存有一定的区别,那就依托大学生群体的青春力量来张扬浓烈的学术氛围及文化气息。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大学生电影节历史的一次缩影。于是,解读本届大学生电影节的相关活动内容以及找寻内容背后的理论支点,可以凸现整个大学生电影节发展历程对学术品格的积极坚守。

  百年影史 学术重构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寿辰。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在人类历史流脉中不过沧海一粟;但对于电影,它掀起的却是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浪潮,甚至延伸到思想、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而在现实语境中,电影逐渐在引领社会文化时尚和创造商业经济层面上担纲重要角色。与这种历史地位与未来发展趋向不相匹配的是,中国电影在治史层面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中主要体现在现有的多个版本的中国电影史学专著有着严重的雷同性与重复性,几乎都是在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基础上进行局部性改写而成,结构框架、史论观点趋向一致,无论是结构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存在过于偏激、不合实际的弊病。百年是一个门槛。在曲折的道路与辉煌的成就面前,在新的历史卷帙即将铺开的时候,对中国电影史进行重新梳理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责任。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凭借自身影响力,广邀中国电影权威史论专家,于4月24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书院成功举办了“百年中国电影史重构研讨会”。专家学者与大学生济济一堂,就现有电影史著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专家认为,电影宏观史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重新书写洋洋洒洒的宏观电影史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很难真正找寻到所谓的“真知灼见”,但这并不是说重构电影史就无所作为,关键是着力对部分观点进行实实在在的补遗,以求历史的公正立场;同时电影史的重构可以更为实际地偏向微观的解读,对具体电影进行独到的发掘比宏观的随意判断更具有历史意义,也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有的专家还认为电影史的重构应该允许个人化的电影史,以个体独立的观点及自我的语言风格来阐释个体对电影发展历程的思考,直接亮出自己的看法,而不受“官方治史”的政治制约;专家还呼吁电影史的重构应该进行角度的转换,例如选中一个特定的社区,进行地域性的个案历史跨度研究;有的专家则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急于求成地要得出什么观点,而是进行电影史料的搜集与保护,拯救日渐被淹没或被毁坏的电影相关文物……这些观点与建议对中国电影史的重构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它们寻求的就是对以往电影史的突破,呈现史学研究上的创新。同时,专家也寄语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电影史的重构最需要的是青春、真率的观点,所以这一项事业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大学生也极力推崇这种研讨会交流的形式,所谓“众多专家,集体上课”。

  大学生电影节始终关注学术前沿,关注当下的理论动向,凸现在繁杂的现实语境下的理性意识与文化追求。所以,本届大学生电影节还邀请业界专家就数字电影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展望、商业化背景下如何保持电影的艺术质量等话题同大学生一道进行集中的分析与研讨。同时,大学生电影节借机继续推出问卷调查,就数字电影的发展、电影与科技的关系、电影与民营资本运作状况以及电影与娱乐之间关系等话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访谈,然后向相关部门提交总结性质的调查报告,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意见参考。

  “昔日重现” 青春评判

  时光流转,经典永恒;人往人来,精华不变。百年电影银幕,总有一些形象永远地定格,总有一些故事反复被流传。那些斑驳的影像就是活的历史,吸引着后来者一次次的膜拜。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经历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拷打与考验,有着一个标杆性的高度。而时隔几十年,当现代人以现时的思维方式重新演绎历史故事的时候,还有多大的空间可待发掘,还有多少新鲜的感悟可以增添?

  为了迎接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纪念时刻,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正式开幕前的序幕阶段隆重推出“昔日重现——中国新旧版经典电影联合展映”单元,每场先是旧版影片,再是同名新版影片。精心挑选的旧版《夜半歌声》是中国恐怖电影历史上的一部标志性的个案,但它又不是单纯地诉求一种生理的刺激,而是充盈着浓烈的现实批判;旧版的《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集大成者,一夫,一妻,一妹,一客,再加上个仆人老黄和几只待客的鸡,五个人,一个大院,几天的时间……简单的情节、简单的场景引发了道德伦理的探讨与美学精神的绽放;旧版的《十字街头》以喜剧片的样式直接介入对现实的质疑与控诉,具有强烈的观赏意趣与现实意义。而新版《夜半歌声》、《小城之春》、《新十字街头》则通过不同的角度对经典进行了重新的演绎。新旧版本的对照为观众特别是大学生提供了一种特别但直观的观影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相关技术的研发及投入实际的运用。但是技术的跃进并不一定就会提供新的电影美学观念,从而成为主导性的美学范式,例如色彩的运用可以带来绚丽的视觉刺激,但黑白则往往更富有艺术生命力的质感。所以电影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一代有一代之胜,通过新艺术观念介入和新技术手段的引进无法真正还原特定电影在特定时代的特定存在意义。由此也造成新版本影片几乎“全线溃败”,无法同旧版展开切实的挑战——新版《夜半歌声》不过是在浓烈的商业气息下对经典进行的一次仓促、实用的改写;新版《小城之春》“点金成铁”地抛弃了经典的精髓与华彩;《新十字街头》则完全是对经典的一次粗暴承接,丧尽元气。“这个影展让我强烈感受到在这么一个快餐文化消费的时代语境下,好的艺术是可以永恒的。好的艺术作品不是历史陈列室里面的古董,而永远是活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大学生对此的激情感言。

  影片多元 趋向尽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既网罗老导演的最新力作,也接纳青年导演的初试啼声;既欢迎已经在市场院线得以运作的影片,也钟情那些刚刚出炉的新鲜电影。大学生电影节具有一种宽容的气度,为电影人呈现个人艺术追求铺展广阔舞台,也让大学生有一个难得时机集中纵览国产电影的现时发展状况。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参赛及参展影片风格多样,既有对历史重大事件及人物的钩沉,也有对现实小人物、小情绪的倾情关注;既有对过往生活的款款回眸,也有对现实生存状况的临摹与批判;既有对现实生活进行喜剧化的温情处理,也有对情感世界彻骨的质疑与悲观;既有小众化的艺术咏叹,也有大众化的商业诉求……这些影片从一个侧面客观反映了当前国产电影的艺术特色与风格趋向,让大学生立体、全面地感知了当前国产电影的创作水准。

  虽然说27部电影不能涵盖当前中国电影的全部意义,但它们集中性地负载着中国电影发展趋向的信息。考察与提炼这些信息,就基本把握了中国电影近期的特质呈现——

  一是电影的娱乐化趋向明显加温。当下,娱乐不再躲躲闪闪,而是以宣言的形式公开亮出自己的姿态;娱乐也不再只是停留表层,而是大胆甚至铺张地伸向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内核。2003年,赵本山凭借“当今中国娱乐第一制造者”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一次现场直播活动中当众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但还是顺利进军了这一年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当然可以看成是社会文化文明发展成熟的一个佐证,不过也或多或少宣告了娱乐文化已经拥有着自己特定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姿态。事实上200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首次放弃在晚会中进行“年度大事回顾”式的庄严套路,而是在娱乐的风向标下主打喜庆。

  电影的娱乐化趋向不仅仅是说参赛影片有着《警察有约》这样风格轻盈活泼的“轻喜剧”和《阳光天井》这样搞笑意味浓烈的“小品电影”,更重要的是娱乐的因素已经大肆地渗透进各种电影类型——《惊蛰》是一部纪录风格的“状态电影”,完全以一种真正在场的方式呈现一个农村女孩的生存遭遇,但在台词方面却有着一种刻意的追求,那就是以敏锐的现实捕捉能力,营造现实生活中特有的语言狂欢,在真实的语境进行真实的“插科打诨”,使得影片的观摩完全笼罩在“猎奇”的氛围之下,形成观赏快感。

  电影娱乐化趋向的外显是对明星的任用呈现规模性和自觉性。《天地英雄》中“文珠”的角色并非承担不可或缺的叙事功能,反而这个角色的出现使叙事陷入拖沓的弊病,但为了扩充影片的明星阵容,在男人世界增添女性的风采,赵薇就赢得了这个角色。凭借她个人的人气与号召力,自然为影片提升了人气和商业号召力;《夺子》主打没有血缘的亲情,这样的情节于观众于电影而言“如今已觉不新鲜”,但是它还是引起我们的眼球关注,主要在于它的主演是曾经叱咤体坛的王军霞。尽管电影片方宣称电影中宁志英这个角色需要大量的跑步镜头,所以需要一个擅长跑步的演员,王军霞就成了首选。显然,这只是一个表层的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王军霞这个人本身能够赋予这部电影以特殊的意义。因为眼球关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期待,意味着话题,意味着商业。而《我爱天上人间》艺术质量低劣,叙事陈旧,创新缺席,深度缺失,但是它成功网罗了吴镇宇、袁咏仪、林心如、陆毅等两岸三地的当红艺人,在他们的各种话题的间隙提升着影片的附加值,从而巧妙地使观赏与电影本身脱离,而直接由明星参演引发的话题来拉动电影的商业利益。

  二是电影的合作化趋势明显加强。广播是地方的,电视是国家的,电影是国际的。电影的国际性不仅仅是指电影具有国际意义上的影响力,而且还指电影制作需要寻求国际间的共同协作。全球化背景使得电影的创作不再仅仅是依靠国内力量单方面的苦心经营,而是应该注重在国际视野展开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发行等等层面的“互通有无”。借助CEPA的签订及实施,香港与内地电影人合作越趋密切,《我爱天上人间》就是这种语境下催生的产物。而《惊蛰》的制作班底则吸纳了德国的优秀摄影师卢茨先生和灯光师丹尼先生;《恋爱中的宝贝》则邀请了日本“电子音乐教父”小室哲哉担纲其音乐制作,并邀其新婚太太为影片献歌,一时传为佳话。而这种合作化趋势的集中体现是有关国家的职业演员以“进军”的架势参演中国电影。如果说《天地英雄》和《紫蝴蝶》邀请日本演员参演是为了角色设置的需要,那么《暖》由香川照之担纲剧中哑巴这一角色,则完全是为了借助导演霍建起在日本已经形成的独特影响力以及演员香川照之在日本电影市场敛集的人气,来打开电影在日本发行的市场,提升电影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中国电影不只是力求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从技术、人才上“引进来”,而且还勇敢地运用商业化合作性策略,大胆地“走出去”。

  三是现实题材创作依然强劲。对现实的迫近关注是中国电影的一大传统,现实题材电影也是中国电影类型长河中最为庞大的一支。对现实的关注体现出电影的力量,也容易唤醒人们对现实认知的枯萎状态,达成艺术上的共鸣与认同。《看车人的七月》真实、冷峻,把当下真正“小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且直指道德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悖论;《冬至》把中产阶级男女情感的困惑、危机推到前台,诉说着物质背景下人的信任与无助,最后在充分弘扬爱情伦理之时突显家庭伦理的至高地位;《手机》将精英分子的精神状态进行集中曝光,并直接刺向当代人的虚荣与焦虑病症;《惊心动魄》、《38度》则直接以“非典”为背景,阐释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甚至连皮影电影《小康路上》诉说的也是一个现实题材的主旋律故事,《钢琴梦》则直接以纪录片的方式介入对“望子成龙”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现实题材创作的繁荣让电影可以成为特定生活时代的一种影像折射,折射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同时对现实的直接干预、介入也可以彰显电影的艺术功能与现实意义。但是现实题材创作的全面开花让电影的梦幻、烂漫气息不断式微,缺乏一种无羁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27部参赛参展影片,仅仅在《恋爱中的宝贝》、《天地英雄》出现了部分段落的超现实意味。电影创作风格的多元诉求使得电影创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电影还应该弥散灵魂的梦幻,充盈感性的烂漫。

  自我创作 艺术追求

  顾城有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DV给了大学生一个小小的镜头,大学生用它发现大千世界的沧桑变迁、岁月蹉跎中的感动瞬间,寻找那些被忽略的角落之中蕴涵着的美好、坚韧、真谛。

  录像短片竞赛单元已经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第五次隆重亮相,参赛数量与去年相比以翻倍的方式猛增至300余部。这些作品来自于全国60多所大专高等院校,其中香港城市大学相关专业学生也奉送12部作品参赛。参赛作品以及参与学校数量的连年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短片创作正在大学生群体之中迅猛涨潮。

  本届参赛的录像短片集中反映了一年来中国高校短片创作的整体水平,从参赛作品的质量状况以及与前几届作品相比,可以明显地发现,今年的参赛短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影像自觉与艺术追求。大学生不再把短片创作仅仅看成一种纯粹的自我梦呓的个体行为,不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不再是放弃一切原则进行随意的拍摄与组接,而是更广泛地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关注现实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同时短片的题材也呈现多元化,具有更为强烈的历史与现实纵深度,也对影像本体的探讨投向更大的关注,体现出一种创作的激情与理性。另外,中国电影整体性缺失的梦幻、浪漫气息在大学生的短片创作之中找到了归宿与端口,大学生以自己的激情挥洒着艺术的想象空间,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传递着对现实对未来的积极想象。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见证了中国大学生短片创作发展的历程,大学生短片创作也在摸索过程中积极走向成熟。

  结语

  内容立体全面、特色鲜明突出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轮回的门槛。对于过去,光环与创痛并至;对于未来,唯有坚守与变通同步。“大学生电影节又开始了第二个十年的征程,沉积于中的其实就是青年人的艺术真诚和理想梦幻,历史将会证明,其纯净的风范给予中国电影的不仅是驱逐太多世俗气的激情,还包括注入的艺术真情和文化涵养。”这是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对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过往发展历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向的一道宣言。相信,学术品格与文化追求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恒久不变的精脉所在。

  附录: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参赛影片:

  《冬至》《天地英雄》《小康路上》(皮影)《暖》《极地彩虹》《来了》《阳光天井》《恋爱中的宝贝》《惊心动魄》《看车人的七月》《一百万》《警察有约》《跆拳道》《夺子》《惊蛰》《手机》《台湾往事》《走近毛泽东》(纪录片)《我爱天上人间》《来不及爱你》《楠溪江》《心动岁月》《紫蝴蝶》《38度》《爱情在线》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参展影片:

  《钢琴梦》(纪录片)《茉莉花开》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影片及演员:

  最佳故事片:《暖》

  最佳导演:郑洞天(《台湾往事》)

  最佳男演员:范伟(《看车人的七月》)

  最佳女演员:余男(《惊蛰》)

  最佳观赏效果奖:《天地英雄》

  艺术探索特别奖:《恋爱中的宝贝》

  最佳处女作奖:《冬至》

  评委会大奖:王全安 《手机》

  组委会大奖:《惊心动魄》《心动岁月》《走近毛泽东》

  儿童演员特别奖:黄豆豆(《阳光天井》)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舞剧结构模式的定型、变异及其更新(12/01 17:51)
  • 无主题变奏曲 2004国际戏剧季随想(12/01 17:47)
  • 从中国的传统哲学看窦唯和崔健(12/01 17:45)
  • 推动舞剧艺术前行的两只轮子(12/01 17:43)
  • 科学与艺术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讲话(12/01 17:40)
  • 进一步退十步:评高名潞的中国现代性(12/01 17:36)
  • 和马拉美的诗(12/01 17:28)
  • 非常“中国”与“现代”(12/01 17:27)
  • 《等待戈多》及其在中国的命运(12/01 17:26)
  • 娱乐天天精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靠胸吃饭的众女星全解
    关之琳成长私密照曝光
    ·明星新闻-笔笔暗指春春壮阳|梁咏琪自剖分手真相
    ·章子怡中田英寿亲密看秀|张靓颖提起黄健翔就变脸
    ·娱乐社区- 看明星牙齿揭露明星另一面 夫妻吵架
    ·八位保养得面目全非的女明星 张靓颖走秀输给周迅
    ·我音我秀- 锵锵揭露假币骗局 CrazySoccer 卢正雨
    ·网友原创视频四部曲 过年了您该休息了 九曲黄河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