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君
今年8月26日,牛群在安徽蒙城县参加新闻发布会,将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移交给蒙城县委县政府,并发表演讲称自己“是一个好人”,做的都是好事。当天,蒙城县政府也出示审计资料证明牛群的清白。但与此同时,部分牛群的债主和一些蒙城的群众却仍不断向本报记者举报牛群。为查清事实真相,记者于近日赶赴蒙城深入采访,发现牛群在蒙城的所作所为存在四大疑点。
疑点一
巨额捐款去向不明
经济问题是牛群的债主和一些蒙城群众举报牛群时,提及次数最多的,9月1日,记者到达蒙城后,首先对此展开了调查。
9月5日晚,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了蒙城五子牛教育有限公司前财务总监谢伟。这是谢伟在牛群债务风波后,首次接受记者采访。
谢伟于2002年5月到2003年5月期间担任蒙城五子牛教育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对五子牛特教学校和五子牛水厂的账务情况比较了解。他向记者证实,在他任职的一年里,五子牛矿泉水厂的营业额只有60万元,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社会对五子牛特教学校的捐赠。这一点,牛群在2002年1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亲口承认,“我再利用我的知名度到处去募捐,到9月1日正式开学的时候,账上就有500多万了”。
对于这些捐款的去向,牛群一直对外界说是进入了中华慈善总会的账户,自己没有落下一分钱。但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慈善总会关于募捐和捐款使用的相关规定,牛群的捐赠属于专项捐款,也就是说,由捐款人自行选定捐款使用的方向、地区或项目。对此,谢伟透露,当时的捐款确实直接进入了中华慈善总会的账户,但经过处理,又回到学校的账上,至于具体数额他记不清楚了,大概是好几百万元。
谢伟说,捐款虽然到了五子牛特教学校的账户上,但学校其实并没有得到牛群多少好处。学校有学生180名左右,每人每学年的学费为1400元左右,加上县财政对每位学生补助的50元,特校每年的资金缺口在25万元左右。牛群经常会去县、市、省里活动经费,县里经常发动各个单位给牛群学校捐款,县市财政也会有几万的补贴,省民政厅偶尔也能给个几万,这样一来,学校的开销基本就差不多够了。牛群原来要为学校建新学校的承诺也随着移交而落空,现在孩子们还在租来的厂房中上课。
五子牛特教学校前校长张真则告诉记者,他在任的两个学期,学生的学费、吃住,老师工资以及日常办公开支等一共只花了50多万元。
学校既然没用多少捐款,那这笔钱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对此,谢伟告诉记者,“中华慈善总会从来没有过问过五子牛特教学校的财务和财产去向”。集团所有的开销,只要涉及钱的问题,从来都是只有牛群签字才能作数。这些钱去向比较明朗的只有五子牛水厂,牛群花在水厂上的钱大概有200多万元。
“还有一些比较大的钱去向是北京,我有一次一下就汇了50万,说是房租。当时是牛群说哪里要钱,我们就打到那个账上去,至于那是哪里,为什么要打到那里我们都不知道。其余的钱都用在牛群说的一些项目上了。牛群自己也经常有一些报销,这些报销则由他说了算,只要有票就可以。”谢伟称,最后这些项目也没有见动静,钱就那样没有了,“截至我离开,账上基本上已经没有钱了,最后牛县长从县财政拿了200万去还了他在蒙城农行贷款的200万,这200万直到我走还一直没有还。”
9月13日,中华慈善总会财务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慈善总会没有动用过一分捐款”,所有的钱都是依据规定返到了牛群的账上。过程是,先由慈善总会项目负责人写申请报告,报告批准后,财务就将款项汇入申请指定的账户。记者找到慈善总会的“五子牛特教”的项目负责人王女士,她告诉记者,该项目现在已经移交给蒙城县政府了。王女士透露,牛群所有的捐款是由蒙城县财政局管理,慈善总会不会也不能动用这笔款项。
谢伟表示,在他离任时,牛群所有的财务工作全都移交给了蒙城县财政局管理。但此前,学校账户上的几百万元捐款到底花哪里,他不清楚。
疑点二
仍是教育公司法人代表
在8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牛群已将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移交给蒙城县委县政府,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蒙城五子牛教育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依然是牛群。
9月6日下午,记者持介绍信到蒙城县工商局想了解牛群在蒙城开公司的情况。工作人员称,可以去蒙城行政服务中心查公司注册情况。
记者在蒙城行政服务中心意外地发现,蒙城五子牛教育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栏,赫然写着“牛群”二字。
疑点三
是租地还是非法征地
为证明牛群的清白,8月26日,蒙城县政府对五子牛水厂占地问题的解释是:这是在专家建议下,为避免矿泉水受水井周边的庄稼耕地施肥带来的污染的租地行为,并与当地群众签订了土地租用协议,协议补偿金总额为91.8万元。目前,水厂已付休耕补偿金45.9342万元,协议约定明年5月1日前再付剩余的土地补偿金。
9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蒙城县三义镇周楼村周东村民组的五子牛水厂采访,当地村民却给出了与政府大不相同的说法。
村民们说,牛群从周东村民组征的这100亩地原本是国家基本农田。按照法律规定,征用基本农田必须经由国务院批准。但据知情人透露,这块地根本没有经过审批。该知情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由牛群亲笔签名的征用该片土地的补偿协议,协议上写明:“五子牛饮品公司因扩大生产需用地100亩,双方协商现从周楼村周东村民组一次性征地100亩,协商土地补偿价格,实行土地征用办法,每亩价格7800元,合计土地补偿款柒拾捌万元。”协议第六条还规定,本协议有效期限50年,期限内不得干涉一切活动,否则按违约承担法律责任。
知情人告诉记者:“从协议可以看出,这块地是被征用而非租用。”
村民们还纷纷反映,他们其实不同意征地,是县里和镇里强制要求卖的,到目前补偿金还没有给完。一位姓周的村民还说:“这些地根本就没有经过批准,我们村手里仅有这个协议,我们这些村民只是去按了个手印。”令村民们感到更加痛心的是,这块地除了兴修了两栋新仓库和门楼以及打了一些水泥地外,剩下的约80多亩地一直处于荒废状态。
当天,记者来到蒙城县土地局采访,被告知采访必须要经过县委宣传部。而蒙城县委宣传部通讯科邵健的回答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事情,要特定地进行对待。”
疑点四
到底是不是红顶商人
多次有人指出牛群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红顶商人”,但是蒙城县委县政府以及牛群自己,都认为牛群的身份是特殊的。
蒙城县委县政府这样回答人们的质疑:牛群到蒙城县担任挂职副县长,是经过省、市组织部门同意,并履行了法定程序的。牛群虽是蒙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但并没有具体分工,不占职数,不拿工资。他虽然也办了企业,但这是一个福利性的企业,企业的赢利全部用于慈善事业。牛群的“从政”与“经商”,是一种特例,是“牛群现象”。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政府官员,也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
牛群本人则感叹:“当官别当我这种官,哪有不占编制、不拿工资的官呢?我这是组织行为,是到这里来锻炼的。有人说我是‘官商’,首先我不是官,其次商呢?哪有不设会计,让财政局监督的商?我也不参与公司的经营。”
9月10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的任建民副主任,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牛群是十分明显的红顶商人,安徽曾有过多起类似的案例。只要是通过人大选举的官员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官员,其他所谓的不拿工资、不占编制不能成为不是“官”的理由。只要是“官”就不能在企业里担任职务,这是中央文件明文规定的。
据介绍,根据中纪委、中组部的通知要求,2004年4月底以前完成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问题的清理工作,严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但是目前,牛群依然是蒙城县副县长。9月8日,记者从蒙城县工商局了解到,牛群依然担任着包括“蒙城五子牛教育有限公司”在内的四五家企业的法人代表。
副县长的身份给牛群办企业带来了方便。如2002年6月3日下午,蒙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骆方平主持召开协调会,目的是为解决困扰牛群饮品有限公司发展的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该事件的起因是牛群觉得矿泉水厂外的路不好,提出修路意见后,县里紧急召开的。当天的纪要上显示,会议最后决定,修筑从牛群饮品公司到三义镇的全长两公里的路面。工程费用由三义镇出资1万元,牛群饮品有限公司17万元,其中2万元为现金,其余15万元到企业发挥效益后偿还,剩下的12万元全部由蒙城县交通局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