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喜爱“红杏出墙”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在过去,很多中国电影因为仰仗海外资金,所以在没有取得国内审查通过的情况下,偷偷把影片送到海外参展,以期在海外的艺术片院线里取得回报。如今,国内的制片公司开始大量投资拍片,审查制度也越加宽松,使得绝大部分电影都能在国内取得一个合法身份。然而有一个现象却没有改变,海外的电影节依然对中国影片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许多导演往往片未拍完就叫嚷着要到国外参赛。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参展为了收回投资成本
保利华亿公司的总经理董平说:“中国电影走出去,是我们唯一的一条出路。举例来说,《绿茶》这部影片虽然在国内票房一般,但它在日本和欧洲的票房收入帮助了制片方收回投资并赢利。”董平的话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海外票房对于国内一批从事艺术片创作的导演而言,是绝对无法放弃的“蛋糕”。贾樟柯也认为:“电影越来越变为夕阳工业,长期的艺术电影创作根本不可能依赖一国资本、一国市场维持,应该说作为导演被迅速接纳到艺术全球化的系统能够帮助你维持创作的连贯性。”
在海外电影节上引起关注是进入国外电影院线的前提。不可否认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年轻一代的导演开始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国外去参赛,还频频获了奖。他们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在海外也拥有了相对固定的观众。
得奖不能保证国内票房
但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在偏向艺术性的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影片都面临了国内票房惨淡的尴尬。中国电影一味地往国外跑,这样的国际化能否拯救中国电影的票房?张元的《过年回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和平文化电影特别奖”,但在成都公映时只有12名观众,惨遭票房打击。贾樟柯的《站台》、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也备受冷落。
董平坚持一个观点,得奖与票房必须结合起来,“一个没有好票房的导演,他会慢慢失去观众。我们这几年拍摄的电影几乎都得奖,但是这些得奖影片同样需要一个好的市场,如果没有好的市场得了奖也会被人忘却。我觉得得奖是为了发行,发行也是为了得奖”。
台湾著名导演朱延平却认为这样的结合,在内地以及港台市场很难实现:“很多得奖的电影不是拿来给大众看的,它的娱乐性不够。一个娱乐性很强的电影基本上跟得奖是无关的。有的人说得奖跟卖座是两回事情,除了奥斯卡的得奖片大部分都有很好的票房以外———因为奥斯卡本身就是以商业为导向,四大影展戛纳、威尼斯、柏林等等,这些影展并不以商业为考量。所以很多得奖的电影在内地、在台湾、在香港甚至整个华人地区都没有好的收获,反而法国、日本等国家,对这些得奖的电影比较有兴趣。”
保利华亿公司的宣传总监杨劲松认为:“国外获奖只能打开国外的市场,国内的观众不是特别看重,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宣传作用。”此外,国内电影市场大环境不景气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杨劲松直言:“现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萎缩得厉害,国内很多观众是冲着电影的品牌来看的,导演要有名的,演员也要有名的。比如说《紫蝴蝶》的演员,章子怡、刘烨有名吧,但导演的知名度还不够,所以吸引不了观众,票房就不行。中国有品牌号召力的导演,只有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
面对票房这个严峻的问题,不少导演却抱着轻松而乐观的心态。贾樟柯说他的个人想法比较乐观和纯粹:“我们从1998年开始制作电影,描写那些人群,那些生命经验,讲述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这些都引起了国际的注视,对我来说则是一种被遮蔽的生活终于受到了重视和肯定。我为我们的电影能引来这样的关注而骄傲。”
由“地下”转到“地上”的首部电影《世界》得以公映,他却不在乎票房的多少,“别人问我对票房有信心吗?我想我有信心,但是我对票房一无所知,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的经验。我也不太在乎票房和评论,如果不好,没有人再给我投资了,我可以回去再拍我那种投资10万元的电影”。同样是第六代导演的娄烨对《紫蝴蝶》票房的失利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像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请观众们随便。”
拍了导演处女作《孔雀》的顾长卫却把票房看得很重:“当然是票房更重要,没有票房收入,以后就没有人给你投资了。获奖可以提高知名度,对票房有很大帮助。”
中山大学的陈培湛教授认为,很多导演选择到海外参赛主要是考虑得奖后会提高导演的知名度,吸引海外投资,有利于影片的宣传、发行等。另外不同的电影节有不同的评奖标准,一些导演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电影节去参加,也是希望获得业界的一种认可。广东省电影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先生则表示,现在政府对电影的审查制度比以前宽松了很多,而且很鼓励拍摄倡导主旋律与娱乐性并重的影片。毕竟,观众的口碑也很重要。
北京电影学院的郝教授更是一语中的。他认为:“从电影产业角度来看,如果所有导演都对票房抱无所谓的态度,那将造成很可怕的后果。一方面主流观众对电影的热情会愈加降温,会导致国产影片票房更加惨淡,另一方面投资人无法从电影市场中获得预期的利润,那么后续资金将很难进入这条产业链,电影产业化的道路会越走越窄。”他说:“中国电影产业化要从对电影人的培养抓起。长期以来,我们教学生的时候都是以艺术电影作为蓝本,却很少教他们如何考虑票房的问题。在这样的理念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不少中国导演都缺乏对投资人对票房负责的精神。因此,我觉得在电影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要树立电影产业化的思想,让他们先学会为票房拍戏、为投资人拍戏,再考虑如何拍个性化的艺术化的电影。等到国内电影市场春色满园的时候,在国外获奖的出墙红杏才能更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