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影坛动态
叶未央:跳出电影外 四大因素全面解读张艺谋
YULE.SOHU.COM  2004-08-03 10:06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叶未央:跳出电影外 四大因素全面解读张艺谋
 

  关于《十面埋伏》和明星导演张艺谋,这两天媒体上已经议论得太多。虽然褒贬双方一律唇枪舌剑,但是总体上的感觉已经不是旗鼓相当的争论,而是批评的声音占据压倒性的优势——除了影片创作者们及其相关人士敝帚自珍之外,绝大多数影评人、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和网民给予的都是负面评价。

  此刻,制片人张伟平和导演张艺谋从《英雄》以来一直指责的“个别人”呈现出了“大多数”的本来面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不管票房高低、口碑好坏,张伟平和张艺谋一律咬紧牙关为《十面埋伏》叫好是可目,为《十面埋伏》叫好的声音却物以稀为贵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张伟平和张艺谋再一味指责批评意见来自“个别人”、出于“别有用心”就显得很可笑了。如果真有什么力量能够制造这样众多的“个别人”和这样齐刷刷的“别有用心”,那么这种力量只能是公道而不是偏颇、只能是真诚而不是阴谋。以理解的或者说是人之常情。换句话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他们的位置上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既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是圣人,也就别要求张伟平和张艺谋去做那百分之一的圣人了。不过张伟平和张艺谋的心里必须明白——必然是影片在创作上或其他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否则不会激起如此“公愤”。如果在心底都没有这样的自知之明,那么张艺谋不仅无法在艺术上超越自我而且下一次面临的可能是更大的创作困境。

  其实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事先自夸得天花乱坠的影片映后会引来恶评如潮?创作方的主观评价和接受者的客观评价肯定有差异但为什么反映在《十面埋伏》上如此大相径庭?为什么票房和炒作成正比而口碑却和炒作成反比?不同的媒体或者不同的编辑在审美趣味上肯定不一样但为什么对于《十面埋伏》进行评价时显得如此南辕北辙?为什么不良的口碑却造就了优良的票房成绩?等等等等。所以,关于《十面埋伏》和张艺谋,褒贬的双方都大有必要暂时抛开一些细枝末节如语言的硬伤和情节的穿帮等等之类的对攻战,转而对这些电影之外的现象进行一番形而上的理性分析。跳出电影之外,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业乃至整个娱乐业、传媒业更清晰的现实。

  既然跳出了电影之外,我们该从何入手来解读张艺谋呢?

  第一是文学。从《英雄》到《十面埋伏》,甚至可以由此一路上溯《幸福时光》、《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等等,张艺谋把自己在电影艺术方面的“人缘”几乎丧失殆尽。但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张艺谋在电影的表现形式如影像、服装、美术等方面一如既往地精益求精甚至更为圆熟。查找这种反差的原因,最后只能推导到文学上。丧失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张艺谋的空中楼阁必然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记得很多年前张艺谋就曾经在媒体上介绍过他的成功经验——第一时间阅读并买下《收获》等中国顶尖文学杂志刊载的作品的电影改编版权,但是从《有话好好说》以后,举凡《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等,可以看出张艺谋在选择改编什么小说拍电影的问题上,眼光已经越来越不济了。直到《英雄》和《十面埋伏》,张艺谋连小说原著都不要了,直接一度创作剧本。这种创作模式本来无可非议,但是对编剧的要求极高。早期的张艺谋聪明就聪明在——知道找不到好编剧就去借莫言、苏童、刘恒、余华乃至陈源斌、李晓的光;现在的张艺谋错就错在——高估了自力更生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结果当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保留了自己摄影师出身杰出的影像表现能力,却失去了文学的内在张力。

[1] [2下一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