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6月8日下午15:30广州话剧团史诗剧《白门柳》主创,导演王延松领衔主演韩再芬、杜源做客搜狐聊《白门柳》的创作历程和体会。
主持人:欢迎王延松导演和韩再芬老师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跟我们聊天最新的史诗剧《白门柳》。韩老师其实是第二次来到搜狐的聊天室,上一回是因为时装的黄梅戏《公司 》,这回又重新恢复到古装打扮,韩老师能否谈谈从时装到古装的转换吗?
韩再芬:从时装戏转到古装戏,这前一直是古装戏,这次遇到《白门柳》是一个话剧,所以说有一种特别不同的感受,尤其是王导能够给我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从事戏剧这一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次排练以后,对我今后的艺术道路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现在有网友在留言的时候提到,为什么不叫话剧而叫史诗剧?王导能否解释一下?
王延松:其实史诗剧它也是话剧的一种形态,它也是在大的话剧概念下面的一个定义。史诗剧比这个简单肯定是历史剧,有史。然后它有一种解读历史的立场和心态,这就是经常讲的诗意。剧,就是让我们观众看到好听好看的戏剧内容。
主持人:强调史诗,不是叫历史的话剧,强调的史诗是不是要突出诗意?
王延松:是,特别是强调了史和诗应有的含义。
主持人:很多的网友不太明白这中间要如何结合和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表现?
王延松:话剧《白门柳》不是简单地讲红颜恋白发的千古佳话他是把这个放在天崩地裂的时代,明末清初,明朝是汉文化为标志一个伟大的王朝,这个伟大的王朝走像覆灭的时候,被一个所谓的非汉文化的满族的一个人给打败了。所谓的天崩地裂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的一种改变,所以人们很不适应。我们把钱柳因缘的故事,放在名清时代的巨大的动荡历史背景里面讲的时候,发现这个故事很大,里面有很多大的含义,大的题目,也有很大的视野需要我们去展现。如果仅仅把它叫做一出历史话剧就委屈了《白门柳》。所以我们叫它史诗剧,史诗剧作为一种演剧的方法,或者是一个演剧的流派在西方老早就有了。它有很强的思辨的力量,不是仅仅讲一个故事就完了。
主持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白门柳》的剧本?
王延松:我一直想做一个大的块头的东西,《白门柳》是一个大块头的东西,一百多万字,而且刘先生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写了那么漂亮的剧本,我们一头扎进去了,人家用了十六年的时间,我们要用两年的时间才能爬出来。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改编,是完全把一百多万字的文学基础作为一个素材拼命消化,然后再跳出小说文学的框架,回到更广阔的历史的视野里再看它。确实做了很多的作业,思考了很多的问题。然后把它咽下去重新消化,变成一个全新的剧本。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韩再芬老师在戏剧界非常有名。这回您选举话剧也选择她做女主角,听说当时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您当时选择韩再芬老师主演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王延松: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因为我一时半时在话剧界里面找不到柳如是了,我觉得韩再芬像柳如是。虽然她没有演过话剧,但是她像,这是对于导演来说最重要的。虽然你没有演过话剧,你是老艺术家了,你有丰富的舞台经验。韩再芬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普通话不灵,我说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一生普通话都不好,但是演什么像什么。通过这个道理我一方面说服韩再芬,一方面说明我自己,因为我请一个从来没有演过话剧的人来演话剧。担纲这么大的史诗剧,我要选一个往那儿一站,观众信任她的,这样的演员给我走过这么一个比较艰苦的排练场的过程。她非常努力,很踏实的,台词一句句的,理解话剧剧本,戏曲剧本可能没有话剧剧本那么多的理解的过程中在里面。我觉得不仅仅是念台词在里面,她经历了一大部分的他的转变的过程,这是他在戏剧当中很多没有遇到的环境。
主持人:韩老师担心自己普通话的问题吗?
韩再芬:当时的时候确实有考虑,王导给了我信心和鼓励,我非常踏实地跟着王导的感觉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去感受,就这样走过来的。
主持人:导演能谈谈她的表演情况吗?
王延松:我很满意。我觉得我对了。
主持人:杜源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一会儿就能加入我们的聊天,请关心杜源老师的网友且踊跃提问。
主持人:导演先谈谈你眼中的杜源老师吧,他也很久没有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您是怎么选中他的?
王延松:我在解读这个剧本的时候能不能把这个剧本解读明白,两个演员必须选择好,一个是钱谦益,一个是柳如是。选择钱谦益对我的压力不大,我希望这个演员的基本功很好,有解读剧本的能力,有很强的与导演共同的能力,他津津有技术不够的,必须有头脑和文化,有修养,有历史观,杜源是最后一个进组的。我跟他进组前跟他通了两次电话,我感觉到他是我要找的人。
网友:非常高兴韩再芬老师能够加入到这样强大的团队当中去,希望这次的经历能够给她更多的帮助和进步。
网友DFE:请问王导,《白门柳》是商业剧吗?
王延松:不是商业剧。它不是一个通俗的商业制作,它是带着很多的思考。但是我们希望它能够得到普遍地认同,希望能够帮助投资人收回投资,但是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网友DEF:韩老师,有倾城之貌,一定有很多的观众支持您的。
主持人:杜源老师,您是一个话剧演员,可是更多的观众认识您是通过很多的电视剧,拍了这么多的电视剧忽略了本行,您是这样吗?
杜源:没有好剧本,没有好导演。
主持人:您觉得导演怎样?
杜源: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一个能说多少就能做多少的人。这是我的最高评价。
主持人:想请您谈谈您本身怎么看待钱谦益这个角色?
杜源:太复杂了。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完的。我觉得现在回我头来看470多年前的一个人,在每个历史时期,回头看历史的时候都会站在他自身的生活的时代,我觉得470年前,400年前和300、250年前对钱谦益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时代在改变,时代改变了,人们可能对过去的事情,因为我们是在回头看历史。我们了解历史也是通过文字,不管是正史的还是野史的,来看待这个人物。可能每个人都会对那段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钱谦益应该用历史的唯物观看待这个人物,你不能脱离那个生活的时代和变革的时代,那个时候人性和世界观,是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一切的。在广州演出了三场有很多人说导演、编剧、杜源把这个人物美化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大家看历史都是根据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观念,他对历史的认识去看待。
杜源:我们觉得可能会跟有些以前对钱谦益作出评判的历史学家或者文学家,基本上这个人物已经定掉了,但是我们还是有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看法,我们按照我们的理解,我们看待历史的眼光,我们的高度,我们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人物。我觉得理解很重要,我说的理解不是用现在的文字去看待那段历史,而是用现在的人的思想、灵魂、人性人文的东西多一些看待那个人物,当时他做的那个举动和行为,为什么。我演了好多的电视局,搞刑侦的人去抓犯罪分子,搞评论的时候就是他为什么要犯罪,为什么要投降。投降这个词本身也不准确,他不是投降日本人,也不是投降韩国人,它是投降中国了。51个民族民族也算一个。
主持人:满族以当时的眼光也是我们现在看待日本人一样了。
杜源:对。这是我们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的人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家可能这么认为,也许在民国以前大家就不那么认为了。当时辽金元也没有归为别的国家的版图,只不过作为少数民族没有统一起来,共产党伟大在让中国人认为这是中国的民族。现在回过头来看,他投降谁了?他再投降没有离开中华民国这个大家庭。他没有投降日本人,没有投降蒙国人、南韩人,我们这是一家,等于是兄弟之间闹矛盾。你站在历史和唯物角度来看,历史肯定是要变革的,就跟中国似的。中国一个变革跟着一个变革,根据你的历史时期,你的社会经济也在变,他变不是改朝换代地变,但是人的观念和物质在变了。我不认为他是卖国的,人们都那么说,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个人物是伟大的人。人民内部矛盾,兄弟之间也会打得头破血流,扬州杀了几十万人,皇帝、武官都跑了,他领着文官能去抵抗吗?如果抵抗南京城就沦落了,接着而来的就是老百姓的死亡。
杜源:我回过头来看待历史觉得这个人很人性,他抵抗没有任何地意义。如果能打得过不打,你也可以从这方面谴责他。他明明知道打不过打什么?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跟我打架打什么?这是无视生命。
主持人:导演谈谈,你们在感谢这个剧本的时候,对钱谦益的塑造是不是和杜源老师是一样的?
王延松:历史的语言是复杂的,历史的语言是公给今天的人解读的。史诗剧有两个时间表,一个是历史本身的时间表,一个是演出者对哪个时间表解读的时间表。实际意义上就是要把两个时间表的关系建立起来。比如说在钱谦益这个人物比较有理式争议的投降派或者不投降派的问题说法上,我当初有一个出发点,超越即有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我们做这个戏并不是因为事先有人对哪段历史做过那样的评价而做戏,我们不是为了反驳那样的评价,我们做这个戏就是带着我们认识这段历史的眼光和解读的观念来做这个戏。我对于钱谦益的贯穿行为是这样建立的,以中华文明、以中华文化同命而共运。我死跟他一起死,我活跟他一起活。他也不是不可以死,也不是不可以投降,但是他投降以后身上背了一个罪名,是引起争议的。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懂得中国文明进程的人,他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要以中华的文化共运同命。他也不让柳如是来死,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们还曾经做过一段后来的反清复明反朝廷的活动,重新被抓进北京。他开城投降保住了满城老百姓的性命。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心理的盼望,他认为国亡了,但是史不能亡。中华民族的精神,汉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的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就不能简单地被暴力所摧残。如果一个人能够活一个两个,留下文明的种子,留下文化人的种子写这个历史,传承这个文化,比简单地舍身取义,留个美名都有意义。站在今天的时间表上我们非常冷静地分析,他不是一个赞成投降派的人,他反对投降派的狭隘的历史观的问题。我们要超越这个历史观进入到更高级的中华文明进程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历史。
杜源:他一再在这个戏里面不是谈马文化明文化,一直用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我觉得他有一个大的东西,不是一个常人。
王延松:我们希望借助于这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今天杜源先生所演的钱谦益的形象,是我们这出史诗剧《白门柳》舞台上的一个艺术形象。这并不是在写史书,也不是写一部政论体的历史研究报告,我们这是一个艺术形象,我们借助这个艺术形象表达我们对中华文明的情感期待,以及表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们关注这样一个历史的问题,关注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的问题,关注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命运的关节点,恰恰是为了回应当下我们所谓的中华民族进程的思考。先进的文化代表到底是什么,伟大的中华复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精神文明复兴的问题。这里的思考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好了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文明就好了。精神文明的层面也是非常广博的,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剧,如果大家愿意探讨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杜源非常精采的表演已经把我们的语言,把我们想说这段历史的语言已经通过他的艺术形象已经演出来了。看戏就是最好的,凭空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杜源:一定要来看戏。
主持人:一定。我想问一下,刚才你们谈了对这部戏里面的钱谦益的一些看法,可以说是对钱谦益这个形象的一种尝试新的解读。对于柳如是的传统形象在这部戏里面有什么新的解读吗?
王延松:我觉得钱柳因缘,说钱谦益就要说柳如是,说柳如是就要说钱谦益。我们刚才好象是在说钱谦益,我在猜想,柳如是25岁嫁给钱谦益那一年钱谦益60岁,如果不是很快地发生了历史的改变,明朝不是很快就亡了就没有这段故事了,就没有这段千古佳话了,就没有《白门柳》了。就是一个老早被人忘记了的今天没有人谈起的红颜恋白发的事。就是因为这两口子热热乎乎地想好好享受一下人生,老的有老的想法,小的有小的追求,但是他们都是大人物,他们都是大盼望,大盼望还没等实现,国家亡了。所以他们两个人面对这个历史时期的时候有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想法,他们有矛盾、有争执,不管怎么矛盾和争执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是相同的。后来有博学大师写了6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她不是一个简单的青楼女子,不是今天简单地理解妓女的清单女子。她就是明末女子的精英,由于清流女子的出身本身就是一个自由人,在封建的社会活动的世界里面她是一个自由人,所以她是柳如是,所以她那么有才情,所以她想拜谁为师就拜谁,她想读诗就读诗,她想学做画就做画,她想选一个全天下最好的男人就去敲钱谦益的门。她的自由思想是最值得现在的女性标榜的。这个就是我站在今天的时代上看到的今天柳如是,韩再芬有这个戏份,我们就要这个样子,这是我们的发现,是我们的创造,是我们给当下中国话剧观众的一点点所谓的贡献。
主持人:韩再芬老师,您之前加入这个剧组,受导演的洗脑之前对柳如是之前的看法和之后的看法有改变吗?
韩再芬:有改变。以前毕竟对柳如是这个人物没有深入地了解。只 知道秦淮八艳通过这次表演,对柳如是确实有了不同的感受,她追求自由的精神,直到今天为止,现代女性同样也是在不断地追求的过程中,甚至于现在可能还达不到。
王延松: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文明史,我觉得一直被一个题目禁锢着,大家一直做一个题目,就是民族的忧患意识与个人自由精神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这当中在选择。成也好,败也好,千古流芳也好,遗臭万年也好。一方面要担当国家大任,中国知识分子都要替国家出思想的,一方面要凸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凸现自己的人性的价值,常常在两者方面进行选择和取舍。我们很多千古流芳的故事和千古流芳的历史上的士大夫,比如说钱谦益,有这样一个中国文化的母题在流传,我相信以后继续有人解读这个故事。
网友:韩老师,您尝试过很多的表演形式,在春节晚会的小品中也见到过您的身影,您目前最渴望尝试的艺术形式还有哪些?
韩再芬:音乐剧。
主持人:接下来已经有打算了参演音乐剧吗?
王延松:在准备。
网友: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再演黄梅戏还是继续尝试其他的表演?
韩再芬:下面开始要做黄梅戏了。
网友鸭鸭:杜源老师,以前看过您的电视剧,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这次看了钱谦益,觉得话剧真实地反应了您的演技。
网友DFE:导演,您认为这出戏的观众会哪个年龄段?
王延松:还是应该在大学生往上的文化层次,我觉得知识层会多一些,不管他做什么职业的,只要他有知识,他对历史有兴趣,或者是对我们两位明星有兴趣,他们都会来看的。看这个戏的年龄段应该是跨度比较大一点的。
杜源:也不会太大,15—80岁吧。
网友:请三位谈谈对目前的话剧市场有何评价?
王延松:话剧市场有没有一个市场还很难讲。如果是说有一个市场的话,我觉得主要还是在北京,其次是在上海。因为过去中国国有体制下的话剧是不需要一个市场的,是国家包养的。现在这个市场正在形成,但是我有一个很乐观的精神,只要不断地出好作品,市场会形成很快,现在中国的话剧市场正在一个形成的过程中。
主持人:杜源老师本身是话剧演员,也参演了很多的影视剧,很多的戏剧演员包括话剧演员也积极加入了电视剧的表演当中,是不是话剧比较萎缩使很多的在舞台上应该出现的人跑到荧幕上了。
杜源:主要是没有好剧本,我觉得有好戏就会有观众。
网友:您参与了这部话剧以后,下一部继续在话剧舞台上演戏还是回到电视剧中去?
杜源:两条腿走路。
网友鸭鸭:杜源老师,如果有好的电视剧和好的话剧同时请您参加,您会选择哪一部?
杜源:如果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会演舞台剧。
主持人:是否代表了很多的舞台剧演员的心声?
杜源:人要活在现实当中,警察要罚我100元的款,还是要交得起这个罚款才行。
网友:在这出戏当中有没有什么迎合市场的考虑?
王延松:没有迎合市场的考虑,我们愿意把这出戏放在更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去推广,我们不会迎合但是会积极地去推广。
主持人:韩再芬知不知道有一部电视局,《白门柳》也拍成了电视剧由伊能静演的,您怎么看待她的表演?
韩再芬:我没有看到,因为正在拍,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网友:韩老师是否想要转行,不想唱黄梅戏了?
韩再芬:黄梅戏还是自己的主业。
主持人:初次演话剧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韩再芬:最大的困难一开始是语言,因为有王导,跟王导认识也有两年了,通过这种接触对王导的信任特别深,所以跟着他来排哪个戏没有那么多的困难。
主持人:王导,关于这部戏上演以后,有人称《白门柳》为当代戏剧的里程碑,您怎么看?
王延松:这是《广州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我看了文章的内容,是采访原小说作者刘诗奋查原的作品,因为他的《白门柳》获矛盾文学奖以后,被誉为中国文学岭南文学的里程碑作品。小说已经是岭南文学的里程碑作品了,如果戏剧获得成功的话,它也应该是岭南戏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了。因为这个标题是《广州日报》的,这样理解可能会比较冷静。它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并不在这个字上。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多半是对人物塑造的探讨,在舞台设计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王延松:很有创意性。我们把舞台的一面墙完全给重新建筑了,我想了一个词,很多人问了我这个问题,我说怎么说这个布景呢?我说好了就是把一面墙重新建筑,你看到的一面墙跟以前看到的不同了,重新建筑了以后完全为戏剧服务了。还有一个很具有创意性的舞台的景观就是舞台上有大小不等的三条船在那里完成导演的调度,在那里演绎历史的场景。因为这个戏是开在秦淮河上的,有时候我们舞台上什么都没有了非常空,有时候可能就是一把椅子。像后来钱谦益非常重要的开城投降的一场戏连一把椅子都没有了。我们是怎么演出来的呢?我们就在空和满,非常写实和非常写意两个极致的方面找到视觉的平衡,很新鲜,突破了我们以往所看到的一些舞台剧的模式。
主持人:在表演开城投降的这一部里面,一般人人想法哪个场景应该是很多人,但是您却说的好象很安静。
王延松:我们做了一个仪式,就是一些人的一些心理活动的铺排,我们做了这么一个仪式。
王延松:以少胜多的仪式。
网友鸭鸭:杜源老师,我认为您演的话剧好过您的电视剧。
杜源:他还没见到我演的好的电视剧呢。
主持人:是吗?给他推荐几部。
杜源:还没拍呢。(笑)
网友:您以前的一些作品在国际上也很受欢迎,也曾获过一些国际戏剧的大奖,您会把这部《白门柳》也送去参奖吗?
王延松:其实《白门柳》非常中国,历史是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的,我们采取的舞台演出形式也非常中国。我们解读历史的观念也没有牵强附会地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我觉得这样一个非常中国的戏剧,如果有机会进入西方世界的话一定是很惹眼的,应该是能够代表我们中国戏剧水准。
主持人:可能文化过于中国化了,是不是对西方观众有理解上的障碍?
王延松:文化是载体,人性是相通的,他们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不会有任何障碍的。
主持人:钱谦益这种行为在中国会引起很多的争议,这些争议造成了这部戏的一些冲突。但是对于西方人完全没有投降和不投降的概念在里面。是否在冲击里面会有一些削弱呢?
王延松:也许反应更强烈,他关注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评价,而是一个人在艰难的选择内心的痛苦,人性的过程。我们要演的就是这些东西,我们希望观众关注这些东西。我觉得他们可能会直截了当地进入这个层面了。
主持人:中国的观众可能还比较能够理解那种挣扎,在西方他没有受过我们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能认为这种挣扎是很奇怪的,但是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王延松:但是改朝换代的情况他们是很理解的,我不选这个总统,我选另外一个总统,取舍,赞成和反对,大家都是人之常情的,人情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也许对他们来说改朝换代是很自然的过程,不会像中国这么艰难。
王延松: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封建的时代,当然美国没有经历过。如果他经历过这个时代都会理解我们,就是皇权下面的时代,只要有封建的东西在里面,他那种更迭,老百姓的无助,文化人在里面的痛苦这些东西都是相似的,我有信心。
主持人:韩再芬老师,您出演柳如是服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韩再芬:服装很年轻,是赵燕(音)国家话剧院的设计。
主持人:给柳如是什么样的造型突出她的身份?
韩再芬:她给她设计的服装用的面料是重磅真丝的材料,上面设计了一种特有的花纹,她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或者对这个戏份的理解,通过她的服装,她想在服装上面体现出这部戏,这个服装在任何地方都买不到的。她特别设计的布料,从服装的款式上面也赋予了柳如是很多性格的东西在里面。当我穿上这个服装以后立刻找到了柳如是的感觉。
主持人:导演,在对于服装设计方面是不是也提出过自己的设想和要求?
王延松:提过,我们反复修改和推翻,最后确定这个方案。我觉得赵燕很聪明就是选择了很好的技术,用电脑印染的布料。有了这个方法以后就可以很好地呈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这个方法很成功。
主持人:柳如是整个的服装全部都是用真丝来做的?
韩再芬:钱谦益的服装也是。
主持人:制作成本能够增加?值吗?
王延松:增加,我们觉得值。我们常常不缺钱,常常缺花钱的地方。
主持人:在其他的道具方面呢?
王延松:全部的家具都是在广东最好的一家做名任家具厂里面定做的,木料非常好的。搬运的过程中也会采取特殊的措施保护,哪个道具一百年以后都可以用。实木的。
主持人:运输的时候可能要很小心。
王延松:确实是真材实料的。货真价实的。
主持人:这部戏演出时间多长?
王延松:这是广州话剧团保留剧目,会选择不同的时期定时演出。
主持人:到时候会请韩再芬和杜源老师来主演?
王延松:不容易,要换他们两个人很难了。
杜源:也许有第二第三版。
韩再芬:作为一个名剧来讲应该有很多的版本。
主持人:这样的话两位老师可能被这个剧绑定了,每年到要来演?
王延松:我没有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但是我觉得只要时间许可应该会来。
杜源:有时候会想坐在下面看别人怎么演。
韩再芬:我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看见自己演出。
杜源:我们最大的希望是看见第二第三版。
网友鸭鸭:您演的警察总是板着面孔,我觉得舞台剧才给了您广阔的发展空间,可塑性较好。
杜源:等我女儿大学毕业以后我就不演影视了,我就去演话剧了。我得先把女儿的学费赚够。
网友鸭鸭:韩再芬老师,我觉得您台词的戏曲强浓了一些。
韩再芬:我将继续努力。
网友鸭鸭:请问导演下一步的舞台剧是什么?
王延松:我心目中特别想做的下一步舞台剧应该是《白门柳》的姊妹篇。我不知道这部戏会诞生在哪个城市,我非常有信心做好《白门柳》姊妹篇的历史剧。
主持人:主角是谁?
王延松:剧本还没有完成,现在还没有来得及想主角的事情。
网友TEXT:导演,您估计此次在北京演出的票房如何?
王延松:广州话剧团是把整个的市场营销委托给中演公司了,我相信这种强强联合会给它的票房带来较好的收益。
网友: 《白门柳》这部戏已经非常成功了,这部戏将来有没有更长远地打算?
王延松:有。我希望跟广州话剧团为这部保留剧目要合作很多年,我是对这部剧非常有感情的。它每年的演出我都会尽其所能协助它的每年的演出工作都做好。
主持人:将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您还会对这部剧做出调整和修改吗?
王延松:会。我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出检验,不断地打磨,使它变得更精致,更完美,意无止尽,我会毫不迟疑地说会的,我们会使它更令人满意。
主持人:这次的巡演在广州和北京,会不会在其他的城市巡演?
王延松:会去江浙和上海。
主持人:有没有顾及到全国更多的城市演出,比如说像湖南和湖北?
王延松:南京要去,秦淮河在那里,故事是在那里发生的。安徽要去的,因为我们的女主角韩再芬老师她要带一部话剧安徽剧去演一演,我们也希望到沈阳东北去演一演。非常南方文化的东西到北方演出可能也很有意思。
主持人:我们的聊天时间一晃就过了。很高兴三位老师能够在这儿跟网友聊天。我觉得收获很多,非常感谢王导演、韩再芬老师,以及第一次来到我们聊天室的杜源老师,希望您赚足了女儿的学费以后能够继续回到舞台上面。
王延松: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朋友们对我们的关心。
杜源:谢谢!
主持人:我们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嘉宾,谢谢网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