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正如影评人普遍指出的,前不久刚刚闭幕的第57届戛纳电影节弥漫着政治气息。以政治为题材的影片,尤其是美国影片大行其道——
此次参展的美国政治电影除了因获金棕榈奖而名声大噪的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的反布什纪录片《华氏911》外,还有美国总统候选人克里的千金亚历山德拉导演的越战题材短片《最后的完满节拍》,新科奥斯卡影帝肖恩·潘主演的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刺杀尼克松》,反映布什最主要幕僚罗夫成长历程的纪录片《布什的大脑》,以及质疑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的《揭密:伊拉克战争》。
片名:《刺杀尼克松》
导演:尼尔斯·穆勒
主角:肖恩·潘(扮演一个拒绝向腐败妥协,以致丢了饭碗的家具推销员)
背景:越南战争结束和水门事件发生之际
奥斯卡影帝仍关心政治
虽然本届戛纳电影节的艺术光芒被过多的政治色彩所掩盖,但新科奥斯卡影帝肖恩·潘仍然认为电影工作者没有对当今的世界给予足够的关注。
今年凭借电影《神秘河》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肖恩·潘日前飞抵戛纳,宣传由他主演的电影《刺杀尼克松》。一向对于伊拉克战争坦率直言的肖恩·潘认为,布什领导下的美国给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刺杀尼克松》根据真人故事改编,有相当浓厚的政治意味,讲述1974年一名美国家具推销员劫持一架飞机企图撞向白宫、行刺总统尼克松未果的惊天事件。肖恩·潘与澳大利亚女星纳奥米·沃兹继《21克》后再度携手,在影片里饰演夫妻。
这个真人故事与9.11事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连肖恩·潘也觉得这种巧合十分微妙,“只要人的心灵被压抑得太深太久,他就会在沉默中爆发,以另一种极端暴力和恐怖的方式表现出来。”肖恩·潘头头是道地分析说:“所以虽然巧合,但故事改编得非常好,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危机发生前及时解决问题。”
现实中的肖恩·潘也曾有过与本片主角相似的经历。去年,他两次高调远赴伊拉克,抗议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战争,令他遭到美国新闻部门的指责,甚至有传闻说他已经被好莱坞列在攻击政府的黑名单上。
只出演过小角色的克里之女 片名:《最后的完满节拍》
导演:亚历山德拉·克里
主角:一名9岁小女孩、一个从战场上返家的父亲
背景:越南战争后
克里之女战争短片为父宣传
美国民主党人约翰·克里忙于总统竞选的同时,他的30岁的女儿以制片人身份进军戛纳电影节。克里之女此番赴戛纳向观众送上一份“薄礼”———一部以越南战争为背景的短片。由于当年的那场战争如今已成为克里为自己竞选总统增添分量的筹码,克里女儿的这部短片也就颇受关注。甚至有人猜疑这部以越战和父女情为题材的影片有“自传”色彩。但亚历山德拉说,片中除了一些对父女情的描写之外,“片中人物形象纯属虚构”。她还说明,父亲还没有看过这部作品。
亚历山德拉导演的这部短片在戛纳反响平平,倒是她的一身前卫打扮引起了媒体和观众的浓厚兴趣。当时她穿着一身黑色透明装亮相,胸部清晰可见。这种装扮在时装展示会上并不鲜见,一些电影明星在参加大型活动时也喜欢“春光乍泄”。但亚历山德拉刚刚出道,父亲又在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在电影节上着装如此大胆,确实不多见。所以,她的透明装照片通过媒体迅速传遍了世界,一些媒体打出了“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漂亮女儿在戛纳让影迷们窒息”这样的标题。但也有人质问:难道她只能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宣传吗?她父亲对这张照片会有什么反应?这简直就是政治广告,女儿要帮助父亲当上总统。
片名:《布什的大脑》 导演:迈克尔·帕拉蒂斯·索布约瑟夫·米利
主角: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首席政治顾问卡尔·罗夫
背景:现任美国总统布什最重要幕僚的成长历程
揭秘总统幕僚成长历程
很少有人知道卡尔·罗夫,但有谁不知道美国总统布什的大名呢?然而,如果没有罗夫这位现年53岁的白宫高级顾问,恐怕布什很难像今天这般出人头地。布什本人称这位心腹智囊是个“天才”,了解罗夫本事的人则称他为“布什的大脑”,该片的导演更是断言,真正影响布什把伊拉克与反恐联系在一起、做出对伊动武决策的幕僚正是卡尔·罗夫。一部根据同名书籍拍摄的纪录片《布什的大脑》也入选了本届戛纳影展,将“幕后英雄”罗夫带至台前。
影片开头,布什总统神采奕奕地走下“空军一号”,银幕上先是打出一行字:“这一切是怎么来的?”随即给出答案———罗夫。尽管如此,罗夫本人似乎并不想走到台前。影片制作班底跟他提过几次采访要求,但都被他拒绝了。媒体问他对这部纪录片有什么看法,他也不肯说。虽然罗夫对影片的拍摄不太合作,但是索布约瑟夫与另一位导演约瑟夫·米利还是把只有高中学历的罗夫成长为政坛精英的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位1950年圣诞夜出生的政治玩家有着许多传奇:年幼时就在自己床头贴着“美国人,觉醒吧!”的海报,学生时代就已是一个狂热的共和党人,他念过几所大学,却没有得到过一个学位,但却博览群书,主要是政治类,特别是和选举有关的书。
片名:《揭密:伊拉克战争》 导演:罗伯特·格林瓦德
主角:所有与美国做出伊拉克战争决策有关的人和事
背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及合法性存疑揭秘总统幕僚成长历程
翻炒“夫人门” 质疑伊战
这部纪录片以美国做出伊拉克战争决策的理由为主线,再次质疑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导演罗伯特·格林瓦德为了拍摄此片,采访了大批与美国做出伊拉克战争决策有关的人,包括政府反恐专家、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员、外交官、美军将领、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专家以及为布什编辑《总统每日简报》的工作人员,得出的结论与同样是基于这些人的判断的布什政府官方声明大相径庭。该片认为,布什政府故意忽略了一些对伊拉克有利的情报,而凭空捏造了所谓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证据。
此外,该片在如此沉重的主题下也不忘轻松一把,就是翻炒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夫人门”事件。2003年7月,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一语惊人地抖出“美国前驻伊拉克大使约瑟夫·威尔逊的夫人是CIA秘密特工”后,有关“夫人门”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中情局、白宫、威尔逊乃至布什本人都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威尔逊更是声称有人为了报复他在伊拉克武器调查时的“亲伊”表现而恶意泄露了他妻子的身份。而上文提到的卡尔·罗夫的名字也赫然被牵扯在内,有些报道认为罗夫正是向媒体透露威尔逊夫人特工身份的白宫高官。
有份出镜的威尔逊还亲自到了戛纳影展现场为该片打气,同时他重申了他的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观点———“这是一场灾难,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编辑:尔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