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影片《华氏911》摘取金棕榈大奖,好比法国人又送给美国一尊自由女神像。
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政治真的可以说是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这个电影节最初的创办动机是要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抗衡,因为后者在1935年以后被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大部分奖项授予德国和意大利影片,引起美英法的抗议,法国于是决定在1939年创办自己的国际电影节。
说戛纳只青睐有政治寓意的影片那绝对不准确。创办之初,电影节的章程里就写着“凡是攻击他国国家元首及其政策的影片不得参加评奖或会外映出”,法国人崇尚浪漫与自由,因此多年来政治题材的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并不受青睐,尤其是1968年由于法国国内动乱,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被迫取消后,政治题材更成为了戛纳的“禁区”之一。
但说戛纳对有政治寓意的影片越来越宽容应该是成立的。2002年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科拜恩的保龄》在戛纳摘得“55周年特别奖”殊荣,而今年更是有《华氏911》、《布什的大脑》这样敏感的政治题材影片亮相。《华氏911》最后更是获得金棕榈奖。《华氏911》不仅披露了布什家族和众多中东显赫家族有多年的经济往来,还指出在“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曾协助本·拉登家族成员离开美国。由于抨击布什在经历“9·11”恐怖事件后的外交政策,这部影片在来到戛纳之前,在美国国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影片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公司,已经遭到其隶属的迪斯尼公司的封杀——其原因是这部影片的内容过于敏感,公司不愿卷入不必要的政治纠纷。
但这部影片在戛纳却大受欢迎,而且持续到颁奖典礼上:非常有节奏的掌声和口哨声以至导演迈克·摩尔无法发表获奖感言,最后他说:“在几个礼拜前,我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现在全世界都能看到这部电影了。有人偷走了自由,现在有个共和国总统,他说把自由还给观众。”
有人偷走了自由,戛纳贡献了勇气。同样是在5月,1884年5月21日,法国雕塑家巴托尔迪完成了他的传世佳作———自由女神像,后来法国人赠送给美国以纪念法、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华氏911》拿到的金棕榈奖成为法国人送给美国的另一座“自由女神像”。
文/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