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影视天地 >> 影视动态
《天下第一楼》电视话剧齐上演掀起新热潮(图)
YULE.SOHU.COM  2004-04-10 14:03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昨天晚上,北京人艺的著名话剧《天下第一楼》开始在首都剧场上演。从1988年首演以来,《天下第一楼》已经连续上演了403场,昨晚是第404场的演出。巧合的是,中央一套正在播出由该剧改编而成的同名话剧。两个《天下第一楼》在京城内外掀起了一股“老字号”的热潮。本报记者特别专访了《天下第一楼》的编剧何冀平和导演顾威。

  《天下第一楼》剧照。信报记者 刘志坚/摄

  何冀平:不要从历史剧中学历史

  曾经身为北京人艺编剧的何冀平已经在香港定居了15年,但为了这次《天下第一楼》的重新演出,她还是千里迢迢地赶回了北京。

  记者:您当时是怎么开始创作《天下第一楼》的?

  何冀平:起源其实非常简单。我家有很多海外亲戚,我总要带他们游长城、吃烤鸭,我发现描写长城的故事很多,但和烤鸭有关的故事却非常少。这样我就开始构思写一个和烤鸭有关的话剧。

  记者:您剧本中描写的都是100年前的老字号,您当时是怎么去搜集素材的?

  何冀平:为了写《天下第一楼》,我可费了一番工夫。我自己和这行的距离很大,于是我从全国政协找到了一位委员,他是烤鸭的第三代技师,他又把我带到了全聚德,让我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感到我不但应当描写卖烤鸭的老字号,还应当描写所有撑起中国饮食文化的老字号,所以现在观众看到的《天下第一楼》绝不是全聚德一个店的历史,它融合了很多老字号的历史故事。另外舞台上的话剧虽然只有两个半小时,但我却查阅了很多历史文献。当时有一套书叫《文史资料汇编》,我把那套丛书里的100本都看了。

  记者:您是怎么把话剧剧本成功地改编为电视剧剧本的?

  何冀平:我当时写完《天下第一楼》剧本的时候,于是之就跟我说,小何你这个题材是可以写长篇小说,你把它写成话剧剧本可有点吃亏了。这回改编成电视剧我可以把以前舞台上的“暗场戏”都拿出来了。由于电视剧有32集,我在话剧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新的情节,让主人公卢孟实受到来自内部、外部的双重压力,这样剧情才丰满起来。这里我必须强调王姬在电视剧《天下第一楼》里扮演的角色绝不是一个噱头。在话剧里,只有玉雏这一个女性角色,但放到电视剧里就会显得很单薄,因此我另外加入了王姬这个女扮男装的人物,让人物丰富起来。

  记者:您的《天下第一楼》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原创话剧,您怎么看待原创话剧越来越衰弱这个现象?

  何冀平:我觉得话剧创作起来很艰难,我一年能写三个电影剧本,却只能写一个话剧剧本。话剧本身的高要求就限制了作者的创作进度。而且我怀疑现在是不是还有人能塌下心来进行话剧创作。

  记者:您认为我们的原创话剧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何冀平:我觉得在创作方面不必受太多的限制,可以有现实主义的,也可以有先锋派的、现代派的作品。我现在就正在香港导演一个集话剧、昆曲和舞蹈为一体的作品。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创作的剧本必须是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必须有观众来源、有票房收入。

  记者:写了这么多历史戏,您对现在古装影视剧持什么样的态度?

  何冀平:我很不欣赏现在一些古装作品让演员穿着古代衣服,举手投足却完全是现代人的派头。我觉得历史的东西你可以去戏说、去演绎,但你必须把握住历史人物来描写,而不能单纯地跟风。

  记者:张艺谋的《英雄》和何平的《天下英雄》您更喜欢哪一个?

  何冀平:我个人更欣赏《英雄》,它代表了张艺谋的水平,但这个电影对人性的描写上弱了一些。

  记者:有些观众质疑,现在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部分都违背了真实的历史。

  何冀平:我觉得在看话剧或者电视剧的时候不要总想从中学习历史,文艺作品是娱乐大众的,还要以艺术性为主。如果你要了解真正的历史应当去看教科书或者纪录片。观众在看这些历史题材作品的时候要把握好欣赏的尺度。

  记者:您现在在创作什么新剧本吗?

  何冀平:我正在筹备拍摄《新龙门客栈》的续集。别人跟我提议拍个《新龙门客栈》的续集,我一听就说好啊。于是就把十年前的剧本翻出来了。这个续集的故事延续了从前的结构,但内容基本都变了。

  顾威:第一楼里演出大写的人

  话剧《天下第一楼》的导演顾威是个和何冀平一样的重量级人物,他是三版《天下第一楼》的导演,目睹了《天下第一楼》演出400余场的辉煌历程。

  记者:和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相比,您觉得话剧《天下第一楼》的长处在哪里?

  顾威:和电视剧相比,话剧的表现力更集中、更鲜明一些,由于话剧主要靠台词来征服观众,所以它的文学性要比影视更讲究一些。

  记者:经典的复排总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您在复排《天下第一楼》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同样的情况?

  顾威:演员不可能在舞台上“演之不已”,比如林连昆、谭宗尧,他们是不可能再回到舞台上演出了。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老演员的退休就放弃对经典的演出。我常说“铁打的经典,流水的演员”,一部戏被一代代演员传承下去才是真正的经典。

  记者:您觉得这批年轻演员的表演到位吗?

  顾威:我觉得他们表演得非常到位,在某些方面比原来的老演员演得还要好。比如杨立新,他把商人的机敏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现在有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方法,一些人总把新演员的第一场演出和老演员的第400场相比较。话剧表演和影视剧不一样,它有一个磨合的过程,第一场往往不是最好的。

  记者:您对经典的复排怎么看呢,比如这次复排《天下第一楼》,我们是要延续前人风格,还是要搞创新呢?

  顾威:我们现在复排《天下第一楼》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会把前人全部推翻。我历来觉得创新不是样式上的,真正的创新是往内容上去创新。复排必须要尊重传统,这个传统不是某个人的神来之笔,而是几代导演的积累结果。

  记者:那么《天下第一楼》在400多场中有过什么创新吗?

  顾威:1988年我们第一次排《天下第一楼》的时候,是把卢孟实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家来处理的。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就告诉杨立新要对这个人物进行重新处理,要演绎出“大写的人”。

  记者:那这一版的《天下第一楼》里融入了什么新的变化吗?

  顾威:没有,我们还在延续着上一版“大写的人”这个主题。在现在的社会里,人越来越被金钱所淹没了,我们不想再在这个“人”的主题上做什么变化。

  记者:那您觉得现在演《天下第一楼》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顾威:没有。如果经典戏剧有什么现实意义,那就不称其为经典了。《天下第一楼》就是让观众来看人,看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信报记者王菲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天下第一楼》4-29首都剧场上演 为话剧开道(04/07 06:56)
  • 电视剧Vs话剧:演员导演比较两版《天下第一楼》(04/03 10:33)
  • 《文汇报》:父子比拼《天下第一楼》(03/24 15:35)
  • 天下第一楼今晚开张 三道大菜新鲜出炉(03/24 14:59)
  • 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分集提纲(03/18 18:57)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