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第五代电影人,人们总会想到张艺谋、陈凯歌、何群、黄建新、冯小宁、霍建起等等这些在银幕上讲述故事的人,其实在1978年9月的那个重要的日子里,和这些人一起迈入那座中国电影最高学府的还有许多日后在银幕上亲自演绎故事的人,他们中有张丰毅、张铁林、谢园、方舒、沈丹萍、周里京,每个名字都会让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一个属于他们的电影画面。而我们的主人公就是北京电影学院82届表演系毕业生——张丰毅。
采访张丰毅之前,心中总有些忐忑,因为从搜集到的有关他的资料上看,他与媒体一直不是很亲近,而且在接受采访时经常只用三个字就回答了问题,这样的采访对象对记者来说着实有点头疼,但是这种忧虑和担心在张丰毅坐到北京的采访厅内立刻就被打消了。
不考数理化才进电影学院
我是十四岁半从中学进的云南省东川市文工团,先练了两年京剧,然后练舞蹈。因为在文工团里分的不是那么细,什么都干,演过话剧,演过歌剧,还唱过戏,连相声都说过。我父亲一直以为我是干大事业的人,有一年高考的时候,父亲弄来一大堆复习材料,说赶紧复习一下,考大学去。我说:“怎么考得上啊。”他说:“你可以,你可以。”我说:“你让小三(我弟弟)去考吧。”他说:“小三那性格啊,考上了也没多大出息。”那年是1978年。其实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大学就开始招生了,可是那时我中学没毕业就进了文工团,我在创作组,所以文科一直没丢,但数理化就不行了,1978年有了艺术院校,由于报考艺术院校不考数理化,我这才选择了电影学院。
刚入学时,想在电影学院从头开始学另外一种表演,可是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怕上台了。因为表演系的学习就是老师不断地找你的缺点和错误,如果你不适应的话,积极性会受到打击。我们班同学基本没有怯懦的,都咬着牙挺了过来。迈过了那道槛儿之后,我发现以前学过的东西太有用了,都是金子!比如我们演的京剧吧,程式化的东西很少,激动的时候,在台上哭啊什么的都是真的,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成长期的演员收益很大。
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想看电影,绝对是近水楼台。从文革时期的电影,包括《枫树湾》、《火红的年代》都看了无数遍。当时凡是演得好的,我们就说:“这演得好。”要是过火的、虚假的,我们当时就在底下起哄。我们那时是用朴素的、老百姓的观念和眼睛看待表演。
电影学院78级表演系当时在城里的小西天,和张艺谋、张会军他们当年热热闹闹的朱辛庄大本营比起来,这里可消停多了。我们的老师很多,住的很近,不像他们一到星期六、星期日就撒欢,他们没人管,我们有很多人管,一次我没叠被,钱老师还骂我一顿呢。
“皇阿玛”有自知之明
张铁林气质上很弱,比如跳木马,我们几个同学纵跳,可以很容易过去,但他就要取消好几层才敢跳,大家看不起他,但我们关系很好。我们系因为是文革后的第一期,大伙便觉得自己以后都是大明星的感觉,都挺自信,所以谁先红,谁后红,好像都无所谓。张铁林第一年暑假演了《有一个青年》后,他就开始火了。火了以后就不是他了,整天戴着个墨镜逛美术馆,经常有影迷来找他,男男女女的,找他签名往墙上挂。由于我们不羡慕他,谢园还经常编段子糟践他。毕业后他又演了《大桥下面》,还不错,但接着又出国了。你们看他现在演的《还珠格格》,毛病挺多的吧?《吕不韦传奇》播出后,他给我打电话还带着得意(他这人挺透明的,这点特别好):“我那吕不韦可是演得不错,你看了吗?”我说:“看了,你除了瞪眼睛还会什么?”你们知道他自己怎么说,他说:“那是我演《还珠格格》时落下的毛病!”他还挺理直气壮的,我说:“知道是那毛病你怎么不改呀?”他说已经改了很多了。
我很幸运总遇上大导演
我觉得我最幸运的可能就是不断地遇到大导演。凌子风、吴贻弓、陈凯歌、黄健中,而且我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吸取很多东西。像凌子风,我觉得他个性比较真实,人比较坦白。拍《骆驼祥子》时,我好多东西还不懂(我26岁,但是那时还没出校门),凌子风根本没什么顾忌,该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他教我去体验生活,不断地去接触北京市民,采访啊,拉着洋车北影满院跑啊,去接近这个角色。我的优势就是有劳动人民的形象,祥子是我表演生涯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角色。
毕业分配时我遇到一点波折,当时北影剧团的陈强老师,还有北影的汪洋厂长拼命地要我。我们班的钱老师告诉我必须自己要名额,外地来京的,有了名额才能留北京,我好不容易要来了名额(北影想要我和沈丹萍),可学院还是把别人分到北影去了,我一听都是班上处得不错的同学,就说:“那我没话说,分配我去哪都成。”结果我被分到了峨嵋厂。后来那两个同学都说,丰毅在分配上对得起咱们。我觉得平常都是朋友嘛,在最关键的时刻,也是考验一个人为人的时刻。
第五代导演崛起在演员之后
第五代导演刚开始起步的时候确实很难,而我们表演系的同学一毕业就已经有名气了。什么颜世魁、沈丹萍、方舒、张铁林、周里京都已经大名鼎鼎了,但都不是跟第五代导演合作出名的,而是和第四代、第三代或者第二代。而第五代导演崛起的时候,他们的成功在于银幕上用的是另一种方式拍电影,用银幕造型这种手段,演员并不重要,他们的重点不是在塑造人物上,我是在1992年和陈凯歌合作的《霸王别姬》,那时候第五代已经成熟了,开始塑造人物了。
我觉得文学是人学,电影也是人学,现在第五代导演走的路是对的,观众要看的是人,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塑造人。在我毕业的20多年里,拍过的电视剧多于电影。1996年以后拍电视剧多,以前拍电影多,那时候电视剧不成熟,比较粗糙,可是到了1995、1996年之后,觉得电视剧反而比电影好,电影越来越走下坡路,没人看就陷入恶性循环,投入的也少了,很多地方就粗制滥造,而电视剧对一个演员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舞台,可以淋漓尽致地塑造人物。(冯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