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王刘案”将正式在南京开庭审理,此前王建中于去年10月8日状告“刘晓庆及妹夫靖军侵犯名誉权”。目前刘晓庆被关押,而靖军业已被逮捕,该案将如何审理发展尚不得而知。昨天,本报刊登了《清算刘晓庆偷税额》一文,今日应读者要求,继续披露《调查刘晓庆》一书中关于王刘恩怨的内容。
刘晓庆此次遇到麻烦,很多人都在猜想,是不是有人举报?为什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独独在她与王建中打官司、且独独她的官司第一审第二审已经获胜眼看胜利在望时,却后院起火,掉进了税务官司里呢?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王建中在下面使绊子,在刘晓庆的背后放了一把火。
难以割断的“情缘”
王建中与刘晓庆相识是在1995年。那时,刘晓庆已是名声响彻中外的大明星了,而王建中也是在南京小有名气的演出策划“三大巨头”之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建中与刘晓庆相识,王建中用他“非凡的才能”引得了刘晓庆的注意,后来刘晓庆邀王建中参加拍摄《刘晓庆打开引号》,王建中在这部片子的拍摄中,拉来不少企业赞助,为摄制组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刘晓庆当然对他另眼相看。
刘晓庆与王建中的合作,由刚开始的比较愉快,到后来不断出现分歧,特别是王建中随着《火烧阿房宫》电视片征集广告工作的铺开,他手头掌握的客户越来越多,他手中掌握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多了。最后,在整个刘晓庆公司里,他成了惟一敢跟刘晓庆当面顶撞的人物。后来经过一次“要车”事件和撬了档案柜之后,王建中确定了“三个一下”:再观望一下,再努力一下,再等待一下。
王建中为了实现自己长期潜伏的战略,尽管车子被强行拿走,办公室被撬,蒙受了耻辱,但他还是决定“再努力一下”,在刘晓庆面前争取一个好印象。然而,在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王建中在实施他与《火烧阿房宫》投资方郑州市某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战略时被刘晓庆察觉。刚开始,她只是暗示王建中,希望他不要离开,后来,刘晓庆终于行动了。1998年6月24日,在《火烧阿房宫》的发行工作结束之时,王建中被扫地出门。
出书试探刘晓庆
王建中从刘晓庆公司出来后,一直希望刘晓庆能给他打一个电话。但两年多来,刘晓庆从未想到过给王建中打电话这件事。王建中便有点沉不住气了。他给刘晓庆打过两三次电话,刘晓庆对他都很客气,讲的是如何忙呀忙的客套话,可王建中心里就有一点发毛,老觉得有些别扭。
一次王建中说想约一约刘晓庆,请她吃个饭或者喝喝茶什么的,刘晓庆很客气地说,要请还是我刘晓庆请你,我是老板嘛。但刘晓庆仍旧是既不接受王建中的邀请,也不实质性地邀请王建中。两年多一晃就过去了,他始终未见到“老板”一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建中想到了出书这一招。作为试探气球,1999年8月,《策划亿万富姐——刘晓庆经纪人浮出水面》正式出版,很快一炮打响。书中写的都是刘晓庆“正面形象”。可是,刘晓庆还是不出来。不与王建中进行任何联系。
轰轰烈烈的出版发行、宣传造势,大张旗鼓地与媒体交谈,王建中以刘晓庆原经纪人的身份,南下北上,签名售书,很是风光了一阵。
然而就在这本书出版不久,一家报社9月12日便刊登了一篇大标题为《刘晓庆:我从来没有经纪人》的报道。随后,各类媒体频繁出现“王建中不是我的经纪人”“刘晓庆大老板跟王建中没有任何业务接触”之新闻。
嘴皮官司打得很热闹。适得其反,刘晓庆与王建中几乎断绝了联系。
第一次正面交锋
试探气球破后,王建中抛出了第一颗炸弹。王建中表示,要见刘晓庆一面,哪怕在法庭上,见她一面,要看看她对自己的今天是什么眼神;要听刘晓庆一句服软的话,只要刘晓庆服软,哪怕1000万元他一分都可不要。这一枚炸弹抛出去了,却是一颗哑弹,刘晓庆还是无动于衷,反而对媒体说她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王建中决定走最后一条路:起诉。同时,写书把一切都揭示出来,即便刘晓庆能逃得过起诉这一关,但能逃得过铺天盖地的书籍和新闻单位的炒作、揭露吗?
于是,2001年3月23日,王建中出现在法院门前,递上了起诉状,正式拉开了诉讼的战役。
而伴随这桩官司,一本由王建中亲自操刀的《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的书铺天盖地涌了出来。在这次综合实力的较量中,官司的输赢顶多只会在这场战役中占据几个制高点,双方都不会把它作为自己胜利的惟一标志。
王建中,首先认为自己赢官司有一定胜数。即使官司输了,在人气旺盛、眼球效应和品牌资源等无形资产方面也可能大获全胜。
然而,也是经过近3年磨砺修炼并且牢牢盯着王建中锁定不放的刘晓庆,敢于跃马横刀、兵来将挡,深谙谋略的她难道也是吃素的吗?
防守反击逼王入死角
2001年9月11日法院在没有开庭的情况下直接裁定:因没有法律依据,王建中不具备本案原告资格,驳回王的起诉。随后刘晓庆就把一纸诉状递交到法院,状告光明日报出版社和王建中侵犯其名誉权并索赔480万元。
9月20日,在刘晓庆方面出具100万元诉讼保全金的情况下,法院对王建中写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一书进行了查封。王建中认为“刘晓庆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个驳回裁定只是一个诉讼程序问题,并不能改变刘晓庆欠我巨款不还、赖账不给的事实。裁定,只是让刘晓庆得一时之逞。”他表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1比9的搏斗
2001年11月27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于开庭开始对王建中的上诉进行调查。因为是公开审理,王建中事先通知了一大批记者。他戴着黑色墨镜,身穿灰色休闲装,他带去的一行9人像啦啦队似的登记鱼贯而入,抢占着有利位置坐在旁听席和原告席上。
而刘晓庆那头,位置空空仿佛无人光顾。直到开庭前两分钟,才有一位小姑娘轻轻坐在被告席上。一边是齐刷刷人多势壮的阵营,一边是势单力薄的一个小姑娘。仿佛为了回避来自对方的气势和压力,小姑娘只顾两眼盯着卷宗,根本不看对方。
与王建中情绪激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小姑娘般的律师始终一脸漠然,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对于王的主张,每一次法官在征询刘晓庆辩护律师意见时,得到的都是:不属实。这个词被该律师一连用了10多遍,让她简述,她言简意赅地说:“王建中只是个雇员,是发行部负责人,仅此而已。”王建中代理律师反问道:如果是雇员,是否缴纳了养老等保险。她向法庭出示一本厚厚的王建中报销的汽油等发票,向法院证明“王是员工”身份。对此,王建中冷笑着说:“这本账就是我做的,所有费用都是从我自己的提成里拿出的,它能说明什么?”庭审结束时,法官征求双方是否愿意和解,王的律师说,在对方愿意承认事实的前提下,同意和解,1000万的数目可以商量。而那位小姑娘辩护律师斩钉截铁地表达了刘晓庆的意见:我们不欠他钱,和解什么。一番话,说得素有铁嘴之称的王建中就像一条被抛在岸上的鱼,拼命张嘴,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反击一浪接一浪扑向王建中
不到一个月,双方较量的第一个回合便见分晓了。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二审结果:王建中诉刘晓庆千万欠款案判决王建中败诉。
对此,王建中很愤怒,可是,不待王建中上诉,刘晓庆的反击一浪接一浪扑过来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尘埃已经落定之时,刘晓庆与王建中之间的战火重燃,并且以比从前更加猛烈的势头在蔓延,刘晓庆在湖南省郴州市中院以侵权为由再次将王建中及《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一书的出版社及销售单位都一并推上了法庭。刘晓庆在起诉书中不但向王建中、光明日报出版社等索赔百万,而且要求全部诉讼费用由被告方承担。
随后,王建中财产被冻结。
刘晓庆被捕刹住王刘恩怨
但是,就在刘晓庆公司步步为营,由防守到反击、由被动到主动,把王建中一步步逼到墙角的时候,刘晓庆这个新闻不断的公众人物再爆“猛料”:刘晓庆涉嫌偷税在京被捕,其妹、妹夫一个月前已分别被拘留,晓庆公司196万元存款解缴入库陷于停顿。
有媒体称:刘晓庆涉及的偷税额在上千万元。她将面临怎样的处罚?法律自会作出公正的判决,但回眸一下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于一时的“名人”所走过的人生成名路,或许会给人们留下众多的思考与启迪……
(王吉瑛李瑛整理自《调查刘晓庆》一书,路野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