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小姐选美盛会定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却引发了当地一场严重的暴力冲突,导致250多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1000多人被迫逃离家园。目前虽然各国佳丽已经全部安全抵达新的比赛地点伦敦,但250条人命已经令这届选举染上了血腥的味道,批评的声音如潮水般袭来,这一届的世界小姐注定要戴上滴血的桂冠。
|
尼日利亚警卫守护着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的参赛者。 |
|
中国小姐吴英娜安全抵达伦敦。 |
“邪恶的代言人”
《今日报》登“糊涂”文章,成暴乱导火线。
大洋网讯冲突发生在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杜纳及其周边地区。当地居民以穆斯林居多,他们认为选美大赛本身就是一件不雅的事情,曾先后多次要求政府取消举办此次盛会。
11月16日,尼日利亚《今日报》刊登了一篇赞扬世界小姐选举的文章。文章甚至昏了头地说:“穆罕默德(先知)会怎么想?说句实话,他都有可能从这些佳丽中挑选一位,与她成婚的。”
尽管事后该报迅速发表了更正和道歉声明,但愤怒的当地穆斯林依然将报社视为“邪恶的代言人”,并放火烧毁了报社设在北部的两个办公室,卡杜纳的局势也随之失去了控制:20日,约5000名穆斯林青年走上街头。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据一位目击者称,一伙暴乱青年截住一名路人,先在他身上乱捅了几刀,然后又将一根浸满汽油的绳子套在他的脖子上,就这样把他活活烧死了。暴乱者们还大声喊着“世界小姐是罪恶的”之类的口号,点燃了路边许多轮胎路障,整座城市上空一片黑烟。
22日,卡杜纳的骚乱事件有蔓延到阿布贾的迹象,市中心一些停放的汽车被烧毁,首都开始陷入恐慌。
大赛被迫移师
局势恶化,佳丽们陷入恐慌,以罢赛相威胁。
在暴乱爆发的最初几天,世界小姐大赛组委会一直坚持这场暴乱与大赛没有任何关系,并称大赛将继续下去。但到了22日的深夜,组委会突然宣布,将决赛的举办地从阿布贾搬到伦敦,比赛的时间不变,还是定在12月7日。组织者称,这一决定是在充分考虑尼日利亚国家利益和参选佳丽的人身安全等各种因素后作出的。
但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世界小姐大赛之所以突然移师伦敦,与英国参选佳丽带头威胁“罢赛”密切相关。参加此次世界小姐大赛的英国佳丽共有4位。参赛的苏格兰小姐保拉·墨菲的母亲约瑟芬·墨菲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女儿保拉22日晚从阿布贾给家里打电话时,情绪很坏,她说自己不想再与大赛有任何关系了。后来,保拉·墨菲在征求英格兰小姐和威尔士小姐的意见后,径直找到大赛的组织者要求马上离开尼日利亚。大赛主席朱莉娅·莫利对几位英国参赛佳丽的行动极力劝阻,但保拉等人不为所动。万般无奈之下,大赛组织者最后决定将大赛决赛的举办地改到伦敦,并紧急联系包机将所有佳丽撤出尼日利亚。
保拉·墨菲本人后来接受采访时证实了她妈妈的说法,所有参赛者当时就想搭乘航班回家。她说,从电视上看到骚乱的场面后,自己和其他参赛者就想立即离开尼日利亚,因为选美比赛不值得有人为此死亡。而就在大赛组委会宣布移师伦敦不久前,加拿大小姐退出了大赛。
最后时光难熬
临行在即,佳丽们下榻的希尔顿酒店驻军森严。
23日,在即将离开阿布贾之前,98名参赛者在希尔顿酒店的购物中心打发了最后的时光。
保安人员下午4时30分就已进驻希尔顿酒店。佳丽们有的在办理退房手续,有的在酒店里闲逛、参观酒店的工艺品商店。早些时候,军队在酒店的大门设岗检查进出者的身份。大约3时40分,岗哨撤消。士兵们改在酒店首层监护着专门为参赛者开辟的活动区域。
虽然许多佳丽都热切地期盼能快点离开,但也有部分佳丽对尼日利亚人的好客和热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们认为,受这种热情的感染,她们已经学会凡事要积极地向前看。这样一来,竞赛所带来的压力就会降至最小。
中国小姐吴英娜称赞“这里的人民非常热情”。
哥伦比亚小姐纳塔莉亚·佩拉尔塔是一位牙科学生,喜欢绘画和陶艺。她觉得尼日利亚是个可爱的国家。她说,实事求是地讲,尼日利亚和这里的人民是“迷人而热心的”。凡是有机会来尼日利亚的人都会受到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友好对待。她接着说:“我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会像尼日利亚那样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来自巴哈马群岛的舒拉·安姆布罗丝是法律系在校生,对住惯了伦敦的她来说,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她表示要探索这个热带国家所蕴涵的巨大财富,光来一次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她承诺“一定会再来,我会怀念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好人”。
|
塞浦路斯小姐、土尔其小姐和希腊小姐(从左到右)平安到达伦敦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
安全抵达伦敦
脱离险境,佳丽露出久违的笑容,但烦恼依旧。
25日,各国佳丽从阿布贾飞抵伦敦。一下飞机,面对媒体的镁光灯,许多佳丽脸上立即“堆”出了几天来少有的笑容。据说,当飞机快到伦敦时,佳丽们纷纷涌向飞机的盥洗室清洗、化妆,希望“擦”去脸上的愁云,给外界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不过仍有一些佳丽走出飞机时看上去很紧张,大概尼日利亚的血腥场面仍在她们的脑际萦绕吧。
虽然安全抵达伦敦,但佳丽们的烦恼还在继续。出于安全考虑,她们还不能随便外出。波斯尼亚小姐说:“我们不能外出,哪儿也不能去。只能在房间里看书、看杂志,或者沿着楼梯不断地上上下下慢跑,以此保持体形。”
另外,从炎热的尼日利亚到寒冷的伦敦,佳丽们一时还不能适应,甚至没有足够的御寒衣服。大会于是批准她们外出购物。已经被困在宾馆一周多的世界小姐们马上冲进流行服装店和食品店。挪威小姐说:“我不能再等了,我们要进麦当劳!要进商店!我们需要购物!买衣服!”
加国小姐重返
退出比赛的加拿大小姐飞往伦敦,重新参加比赛。
加拿大小姐Lynsey Bennett原本已经退出比赛,坐飞机回到渥太华。她的母亲抱怨女儿瘦了超过10磅。有报道说,加拿大小姐煽动其他国家的选手离开,其中有英格兰小姐、比利时小姐、韩国小姐等,但目前还未能证实这一消息的可靠性。
这几天Bennett成了加拿大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人物,大部分评论都为Bennett选择退出世界小姐选举而鼓掌欢呼,也有许多记者建议她重新参赛,不过《多伦多太阳报》记者迈克利·曼德尔倒质问为什么要Bennett回到“那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比赛。
11月26日,Bennett接受主办方的邀请,重新参加比赛。
尼英佳丽抢手
尼日利亚和英格兰小姐成焦点,其他佳丽备受冷落。
艾维·奥秋芭因为是尼日利亚小姐,自然成了各国记者追逐采访的对象。这位19岁的计算机系大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和世界小姐选美比赛表示出坚定的支持。当被问及在非洲国家举办这样的比赛是不是一个错误时,她非常惊讶地回问:“错误?为什么是错误呢?这根本就没有一点错。”
因为比赛转移到英国继续进行,所以英国小姐也颇受瞩目。但是,同样的问题,英格兰小姐丹尼拉·卢安却有不同的答案,她认为在尼日利亚进行世界小姐比赛是一个不够慎重的决定。她说:“此次在尼日利亚发生的暴乱很危险,我确实也很害怕。至少目前尼日利亚不是举行世界小姐选举的最好地方。”
相比之下,其他那些昔日备受关注的各国美女,此刻却多少有些被冷落了。正如20岁的波兰小姐玛尔塔所说,摄影记者根本没有看她,就忙着去找尼日利亚小姐或英格兰小姐了,她说:“我不知道我们还将在这里呆多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应该放松一下,好好准备比赛。”
抗议滴血比赛
女权主义者强烈抗议,苏格兰小姐认为比赛已毫无意义。
虽然世界小姐选举得以继续,但一些女权主义者25日发起抗议行动,认为本届选美的后冠已经沾满鲜血,要求取消大赛。
前奥斯卡获奖女演员、现任英国国会议员格伦达·杰克逊带头呼吁取消比赛。她说:“在经过(尼日利亚冲突中的)自相残杀和流血事件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取消比赛。”
澳大利亚女权主义者日耳曼·格里尔说,在伦敦举行本届世界小姐选举的前景将是“不堪设想”的。而作家谬里尔·格雷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些女孩子将穿着滴血的泳衣参加比赛。”
英国参赛选手的亲属的反应也非常直率。苏格兰小姐保拉·墨菲的母亲约瑟芬·保拉说,保拉对她说,即使自己赢得了此次世界小姐冠军,对她来说仍毫无意义,因为这顶桂冠已沾满了在骚乱中死去的非洲人的鲜血。
11月27日,世界小姐组委会宣布决赛将在亚历山德拉宫举行,亚历山德拉宫是英国一座以华丽著称的汇展比赛地点。同一天,远在尼日利亚的卡杜纳宵禁已经进入第六天,暴乱仍未完全平息。
贫富的悬殊
大赛的奢华和当地民众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贫穷才是祸根。
英国《独立报》分析说,这次暴乱是一次两个极端的大碰撞,选美比赛的豪华场面与当地人民贫困的生活形成极大反差,光这一点就足够引发这场骚乱了。此外,卡杜纳也是尼日利亚最动荡的地区之一,在两年前发生的一起宗教冲突中,6天内就造成2000多人丧生。
卡杜纳市商会副会长艾西亚库也说:“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搞什么庆祝活动,不光是选美。世界小姐只会让尼日利亚成为全球的笑柄,这个国家连工资都付不出来,却把全世界的美女请来,还给她们总统级待遇,而国内的老百姓则躺在医院因为缺药而等死。”
文明的冲突
作家言论亵渎先知,成为积蓄已久的宗教矛盾冲突导火索。
一言不当激怒穆斯林——11月16日,就在世界小姐大赛在尼日利亚首都拉格斯拉开帷幕后不久,一份名为《今日报》的报纸在头版发表作家丹尼尔的一篇文章。丹尼尔在文中写道:“教徒们总觉得让92个女人来到尼日利亚,并让她们进行‘真空表演’是很不道德的。但先知会如何看待此事呢?坦白地说,他很可能会在她们中选出一个来做自己的妻子。”在文章旁边,该报还用大版面配上了60多名参赛者的照片。作者的言外之意也许是,选美大赛是一件很喜庆的事,连先知也会被吸引的。但没想到,这篇缺乏常识的文章不但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因为亵渎性的言论而激怒了当地的穆斯林。这一“重磅炸弹”抛出后,尼日利亚宗教事务最高委员会立即谴责了《今日报》的做法。而《今日报》也于21日刊登声明,宣布撤回这一文章,并配发了一篇向当地宗教徒的道歉信。道歉信中说,他们根本没有侮辱当地宗教的意思,报社的多数领导也是虔诚的教徒。此外,他们在刊发这篇文章前就意识到可能有问题,但因为“管理”上的失误,才让文章“泄漏”了出去。但愤怒的教徒们还是将该报视为“邪恶的代言人”,随之发生暴乱。
11月23日,尼日利亚秘密警察逮捕了《今日报》的一名编辑西蒙·科拉沃莱,正是他刊载了那篇亵渎先知的文章。
有官员下令追杀女作家——尼日利亚北部一个主要是穆斯林聚居的省份的官员欣卡菲11月26日向当地穆斯林呼吁,要求他们团结起来处死撰写文章“亵渎”宗教先知的丹尼尔。他在该州首府古绍的电视讲话中强调:“任何一个真正的穆斯林都要确保,无论这个女人走到哪里,都要把她杀了。”
据该州情报机构官员丹加拉迪马透露,和所有的穆斯林一样,欣卡菲认为处死丹尼尔是“真正基于《可兰经》教义的行为,不管是谁杀了丹尼尔,都将进入天堂”。丹加拉迪马还表示,《今日报》的其他记者和编辑也应该接受伊斯兰教法的严厉裁决。
尼日利亚扎姆法拉省的信息专员当天称,该省政府已签署了一道伊斯兰教的“法学裁决案”,要求对亵渎宗教先知的作家丹尼尔处以死刑,这一宣判进一步恶化了地区局势。
尼日利亚信息部部长说:“这里隐藏着一个国际阴谋,只想证明非洲国家不能应付这种事情。”这不是一场阴谋,这是一场致命的、显而易见的、毫无必要的文化冲突,原因非常复杂,而且是全球性的,尼日利亚的宗教冲突还会持续,除非能彼此包容,而不是煽动仇恨。
政权的争夺
世界小姐选美比赛是否成功关乎总统明年能否连任。
据报道,本来,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的决赛将于12月7日在卡杜纳南部125英里处的阿布亚式举行,这是尼日利亚1960年独立以来承办的最大的一次国际赛事,能否成功举办这次比赛也是奥卢塞贡·奥巴桑乔总统明年能否连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尼日利亚在独立后一直处于北部势力的军事统治下,直到1999年,这种军事统治才宣告结束。因自己力量被削弱,北部势力处心积虑攻击奥巴桑乔总统。此外,奥巴桑乔亲近美国的政策也令北部势力很不舒服。
尼日利亚47.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自1999年以来,包括卡齐纳在内的12个州已经先后宣布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法。
自扎姆法拉州1999年10月率先宣布实施伊斯兰法以来,南部的基督教徒和人权组织就指责此举“违宪”。近3年来,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冲突已经导致3000多人丧生。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北方的几个伊斯兰省将有可能采用似乎有些粗放式的伊斯兰法律判案,这将使该国明显呈南北截然不同的状态,因为南部居住的大多为基督教信徒。更为严重的是,北方省份领导人认为,采用伊斯兰法律判案将是对总统奥巴桑乔的蔑视和对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挑战,因为他们认为总统忽视了他们的利益,只顾及南方经济的发展。而南方居民则指责北部地区领导人的做法是企图以宗教来划分选民,并以此来分散选民对他们自3年前就结束军事统治以来的无所作为的注意力。
历史的遗留
同样罪行判决结果不同凸显尼日利亚南北矛盾。
她死里逃生——2002年3月25日,尼日利亚一名因通奸而被下级法院判处石刑的妇女被上诉法院改判为无罪。这名被释放的妇女名叫萨菲娅·侯赛尼·汤加图都,她的案子不仅在尼日利亚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吸引了欧盟等的注意力。这名35岁的妇女是5个孩子的母亲。尼日利亚一家伊斯兰法院去年10月判定,萨菲娅同一位有妇邻居通奸,而且怀了一个孩子。法院判决如下:将萨菲娅下半身埋入沙子中,用石头砸死。
对萨菲娅的石刑判决不仅在尼日利亚引起强烈反响,而且招致有关国际组织、妇女团体、欧盟议员和美国议员的谴责。在萨菲娅上诉时,尼日利亚政府和有关团体为她雇请了辩护律师。
尼日利亚北方索科托市一家伊斯兰上诉法院受理了萨菲娅上诉案。检方律师在法庭上称,离婚数年的萨菲娅13个月前生下女婴阿达马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她曾与人通奸。
索科托市上诉法院一位名叫坦巴里·奥斯曼的法官说,由于检方和警方没有向萨菲娅解释清楚通奸罪的性质以及伊斯兰法中这种罪行的严重性,因此萨菲娅的认罪是不可接受的。
她接受石刑——2002年8月19日,尼日利亚北部卡齐纳州一家法院裁定,与人通奸并生下一女的一名村妇必须接受石刑处死。伊斯兰高等法院的阿利尤·阿卜杜拉希法官宣读判决书用了一个小时。他说:“我们维持低级法院的判决。”他解释说,他和另外4名法官之所以驳回阿米娜·拉瓦尔·任美的上诉维持原判,主要基于她本人承认与人发生婚外性关系的事实。
这位法官宣布,一俟阿米娜的哺乳期结束,将立即执行对她的石刑判决。届时,下半身埋入沙中的阿米娜将被石头打死。法官给予阿米娜30天上诉时间并准其保释。
闻听判决,现年30岁的阿米娜紧抱着只有8个月大的女儿,泪水夺眶而出。在60多名旁听者中,不少人支持法院的裁定,并用豪萨方言高呼“真主伟大!”
在法庭外,阿米娜律师表示,将于当天向卡齐纳州的伊斯兰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8月22日,沙利亚上诉法院作出裁决,维持对拉瓦尔的石刑判决。
黑色缔造荣誉
尼日利亚小姐赢得了去年世界小姐冠军,为国争光。
在英国,世界小姐选美可能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在极需要提升国际声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小姐选举就颇具意义。去年的世界小姐冠军、尼日利亚小姐阿戈巴尼·达雷戈是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黑人姑娘。她对“荣誉、尊重和神圣的体验”有很独到的见解,她到过许多国家进行亲善访问,为慈善团体筹款;她感谢上帝赐予她“灵感”;她体现了现代世界小姐选举的精神——“有内涵的美丽”;她说“上帝的爱令她成为选美王后”。达雷戈的率直、认真,令她的祖国——尼日利亚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在世界上获得了无比的荣誉。
播下仇恨种子
尼日利亚政府没有照顾国内穆斯林的情绪,危机埋下伏笔。
尼日利亚政府同样感到自豪,并且努力争取向世人展示这个国家的机会。然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小问题,两年前,北部穆斯林聚集的12个州实行严厉的伊斯兰教法,一些州只允许单一性别的学校,禁止赌博喝酒;被强奸的受害者却被冠上了通奸的罪名,至少一人被判用石头砸死的刑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米娜·拉瓦尔。从此,穆斯林与基督教徒的隔阂迅速加剧,据悉,在过去两年的两次严重冲突中,已经有2500人死亡,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为此头痛不已。
在成为世界小姐主办国后,尼日利亚政府似乎太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忘了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国内穆斯林对世界级的美女在自家门前搔首弄姿异常反感。愚蠢的是,组委会还将比赛安排在斋月举行(前不久才改到12月7日)。而且一开始,组委会就要承受着佳丽们罢赛的压力,后来尼日利亚政府重申不会使用石刑,因为“政府不容许公民的权力被滥用”,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不过,最危险的还在后头,《今日报》那篇愚蠢的报道成了导火索,导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成了冲突的无辜牺牲品。
反对赞同再反对
世界小姐比赛的历史就是人类意识观念转变的历史。
回溯到上世纪纯真的60年代,女权主义者穿着连衣工装裤抗议世界小姐选举,因为她们对用身体作为评价女性的标准感到无比愤怒;现在,女性的身体在欲望城市成了吸引异性的“本钱”,女权主义者倒过来开始反对伊斯兰国家将女性裹得严严实实,因此导致了穆斯林国家一些狂热分子对世界小姐选举采取暴力抗议的手段。
世界小姐比赛的历史就是人类意识观念转变的历史。1951年,埃里克·莫利在伦敦创办世界小姐大赛,利用选美盛事让英国从战后经济萧条的“隆冬”中走出来。比赛就像一个热闹而清新的假日营,异常有趣。但在战时物资紧缺、衣服供应都要实施配给制度的年代里,要所有国家都同意让他们的“可人儿”抛头露面,就像要在军营里禁止挂流行女明星的照片一样难,一些国家拒绝的原因不是因为女权主义者,而是因为对选手们的装束感到不满,莫利于是将比基尼泳衣换成一件头的泳衣。
女权主义者在开始的几年里怒斥世界小姐比赛,渐渐地,英国广播公司(BBC)不再理睬她们了,而相反,从1959年到1979年,BBC每年都播放世界小姐选美,因此在那个年代成长的人会记得世界小姐选美是每年一次的、热闹的家庭聚会,在高峰的时候,仅在英国就有2700万观众打开电视观看埃里克·莫利与选手眉目传情,后来,BBC在播映世界小姐选美上遇到太多的阻碍,泰晤士电视台在随后的8年里取得了大赛的播映权。此时,女权主义者再度抬头,并赢得了不少阵地,任何人甚至是一些麻烦的人,都可以对世界小姐大肆抨击。
世姐瑕不掩瑜
不论是被与暴力挂钩还是遭女权主义者批判,比赛终将继续下去。
后女权主义者认为,为了实现野心,再没有人会比选美皇后更厚颜无耻地展现性感的身材了。
虽然遭遇女权主义者的批判,但世界小姐大赛毕竟是一个慈善筹款活动,一点点的瑕疵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芒,在英国,它可能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在有些国家,世界小姐比赛要想顺利开展可能还困难重重。现在,世界小姐“美丽的盛会”与暴力挂上了钩,在伊斯兰和基督教徒冲突的阴影笼罩下,各国佳丽回到了伦敦,下星期的决赛将如期举行。
暴乱事件簿
3月25日尼日利亚因通奸而被下级法院判处石刑的萨菲娅·侯赛尼·汤加图被上诉法院改判为无罪。
8月19日尼日利亚北部卡齐纳州一家法院裁定,与人通奸并生下一女的阿米娜·拉瓦尔·任美必须接受石刑处死。
9月多个国家佳丽因为尼日利亚执行石刑而要杯葛世界小姐选举。
11月16日《今日报》刊登了一篇赞扬世界小姐选举的文章被当地穆斯林指亵渎先知。
11月20日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杜纳爆发了大规模暴力冲突。11月22日卡杜纳的骚乱事件有蔓延到阿布贾的迹象,世界小姐组委会宣布将比赛改到伦敦举行。
11月25日各国佳丽安全抵达伦敦。
11月27日世界小姐组委会宣布决赛将在亚历山德拉宫举行,同一天,卡杜纳仍未取消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