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八风不动”的金庸先生动起来了:与台湾远流合作出版的新版中,他“大幅度”修改《射雕英雄传》的新闻刚让读者错愕,上周又传出继《射雕》修改版后,新《天龙》也将有重大情节改动的消息;另一边,他因听说新《金庸传》中将他描写成“口拙、狡猾”的商人之事答记者问,一句“那是满纸谎言”全盘否定该传记。 修改“新版”的事看似简单:网上的金迷评点金作时,早就半玩笑半善意地指出书中的一些失误,比如著名的“老牛吃嫩草”(按书里的细节推算,蓉儿起码比靖哥哥大个五六岁)等。这种缺失固然遗憾,毕竟可以体谅:先是为友情难却,后来则为维持《明报》大业,金庸先生而立之年后才开始创作的武侠小说,最初是以连载方式进行,难免有前后不连贯处,甚至偶然出现事务繁忙而需他人代笔的情况。如果是出于想修正错漏的心情修改新版,这原是无可厚非的事儿。只可惜,这次远流出的新版中,对情节所做修改许多使人错愕,如黄药师对梅超风感情暧昧,或段誉之后遁入空门,阿紫不曾爱上乔峰等改动,更将使新版变得面目全非。联系此前金庸先生两次大幅修改过去作品的时机,以及这次“三联”版权期将满,及与远流出版社之外在大陆也更换新的合作出版社之事,此版金庸先生修改的真意就昭然若揭了。 为先生辩护的人可能会说,“那又如何?作者对作品有绝对的处理权,想改到怎样就改到怎样。”这话在理论上并不错。然而,《鹿鼎》之后封笔武侠,自称要潜心专研历史的金庸先生,这些年除了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以及为他人写序外,并无历史大作问世,反在步入八十高龄时,将之前认为是雕虫末技的作品,重翻出来大为修改,这不但让曾与先生合作,并为在大陆推动其作品流传的编者心寒,更让读者心寒。何况,创作者的创作高峰也是有一定之期的,许多名家到晚年述而不著,正是为此。先生以现下心态修改出的“新版”,结果会是让先生再次名利双收?或让本已对先生为人失望却仍热爱其作品的书迷,这次连对“金作”也一起失望?私心之中,不由颇为之担忧。 比起这也许是杞人忧天的担心,新版《金庸传》作者被先生“拒见”并批评所引起的另一疑惑,似乎更沉重一些了。其实从当年先生与鄢烈山、王朔等人的笔墨官司,已经知道先生为人并不能真正做到“八风不动”。 自然,王朔之事时,先生当时虽不动声色,事过境迁后却在评点大陆名家作品时狠狠给了对方一个耳光,这件事可以理解为彼此理念完全不同之故,但以先生曾身为《明报》评论专栏作者,指点江山之余,自然也知道,评论或曰批评者,与被评的对象并不一定有交往。既然如此,又如何能以“无论是先前明报或这版《金庸传》的作者我都不认识”为理由,得出因此他们就无写传记的权利呢?先生少年壮志,未能成酬;中年丧子,是为不幸;李敖当年笑谈先生时说自称笃信佛教却不能放弃过亿身家,是为“伪善”,此评也许苛刻,但曾为忠诚读者,终不忍见先生晚年,追逐名利一至于此。(文/伍德)
|